遊戲大廠是被耽誤的動畫公司?

5月31日,米哈遊通過其官方賬號@偷電狂魔愛醬 ,在B站發佈了《崩壞3》的全新動畫短片《女王降臨》。

游戏大厂是被耽误的动画公司?
游戏大厂是被耽误的动画公司?

從實際質量上看,刨去時長過短、人物動作某些地方有些僵硬等問題,這兩部動畫總體來說還是可以算得上是中上水準。而米哈遊為《女王降臨》請來尚雯婕、橘正紀等一系列大牌參與內容創作,西山居在動畫人物、畫面等方面的細緻刻畫,也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做“有錢才是為所欲為”。

另外,這兩家遊戲公司忠實玩家們對這兩部動畫的評價也是十分有趣。

《崩壞》系列的遊戲玩家紛紛表示:

“諸君,這就是我們投資的動畫”

“看啊,這一幀是我氪出來的”

“這遊戲我投資了1.5萬啊,真值”

而西山居的不少老粉絲們也打趣道:

“用心做動畫,用jio做遊戲”

“我們給西山居的錢都在這裡了”

“西山居終於認識到自己的強項,改做動畫了嗎”

從最初的投資預算,到動畫面向的觀眾群體,由遊戲衍生出來的動畫項目,顯然要比其他國產動畫更佔優勢——有錢任性的出品方不僅能請到更多一線資源來進行內容製作,同時其面向的觀眾由於都是實打實的“氪金玩家”,所以顯得更為優質。

最起碼,觀眾們很少會因為動畫STAFF表中出現了日本團隊,或者動畫的表現手法與日本動畫有些相似,從而圍繞“動畫血統是否純正”這個問題展開無休止且無意義的爭執。

首先我們說說遊戲大廠騰訊。即使騰訊動漫、騰訊視頻、企鵝影視這些騰訊旗下的部門都在做動畫,但騰訊遊戲在動畫領域的發力我們也不能忽視。

2017年4月,騰訊遊戲就聯合了騰訊動漫推出了DNF的官方動畫《阿拉德:宿命之門》;

2017年9月,由視美經典負責製作,改編自手遊《天天酷跑》的2D動畫《酷跑英雄》開始在騰訊視頻播出;

2017年12月,改編自天美工作室旗下游戲《槍神紀》的3DCG動畫《槍神記》正式上線;

甚至連《QQ鬥地主》、《穿越火線》等騰訊旗下的知名遊戲IP,也已經推出或者宣佈了相應的動畫作品。

游戏大厂是被耽误的动画公司?

此外,另一家遊戲大廠網易在遊戲IP動畫化方面的動作,同樣也不能小覷。

2014年,網易遊戲就嘗試將《夢幻西遊》端遊進行3D動畫化,並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內先後推出了《夢幻西遊之天命之路》、《夢幻西遊之化境飛昇》、《夢幻西遊之雷怒危機》、《夢幻西遊之天命之戰》共4季動畫;

2017年3月,《夢幻西遊》手遊衍生動畫《時空之隙》正式公佈了角色人設;

2017年4月,網易盤古工作室又跟玄機科技進行了深度合作,將《天諭》這款MMORPG改編成了同名3D動畫;

2018年4月,《陰陽師》的首部衍生動畫《陰陽師·平安物語》正式上線,一個月後,網易又宣佈將推出同人漫畫改編的《百鬼幼兒園》,接下來還有同名動畫正劇和動畫電影將陸續與粉絲見面。

游戏大厂是被耽误的动画公司?

實際上,目前很多中國的遊戲公司,都加入了這股將遊戲IP動畫化的浪潮之中。比如由蝸牛數字製作並推出,於2017年7月上線的3D動畫《太極熊貓》;由SNK出品、龍族動漫工作室製作,於2017年8月上線的3D動畫《拳皇命運》;以及西山居於2017年12月公佈的《劍網3》動畫正劇和番外動畫項目……這都是目前遊戲IP改編動畫的典型代表,這些動畫作品也都被不少玩家們笑稱為“不務正業”。

游戏大厂是被耽误的动画公司?

隨著越來越多的遊戲公司開始涉足動畫業務,因此動畫業務,很有可能將會成為遊戲行業未來發展的新潮流。

在動畫產業成熟的海外市場,很多動畫作品的商業本質其實就是廣告。比如由萬代出品的《機動戰士高達》,這部動畫在過去幾十年時間裡的推陳出新,其實就是為了向粉絲及潛在的消費者銷售其模玩產品“GUNPLA”;再比如《LoveLive!》、《賽馬娘》為代表的“跨媒體企劃”,其動畫作品的推出,除了能通過BD/DVD、衍生品等方式變現外,更重要的其實也是為偶像Live、遊戲、音樂等其他媒體形態的產品進行聯動宣傳。

游戏大厂是被耽误的动画公司?

對於一部商業動畫來說,作品本身會出現哪些內容,它又將以何種方式變現,其實都是基於一套成熟的產業渠道。實際上,包括玩具、音樂、遊戲等行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都會對動畫產業造成相應的影響。換句話說,只有處於產業鏈終端、有成熟變現模式的產業,才是動畫產業的根本支柱。

遺憾的是,由於中國網絡動畫目前主要針對的人群主要集中在90後、00後(約為16-30歲這個區間),所以中國的玩具行業其實是很難成為其支柱的。比如奧飛娛樂,即便是旗下玩具品牌“奧迪雙鑽”的銷售網絡遍佈全國各大商場及中小學校園,但是這樣的銷售渠道,其實也面臨著幾乎無法覆蓋到青少年乃至成人市場的窘境,被奧飛娛樂收購的有妖氣,自然也很難藉助到這些資源和渠道方面的優勢。

相比起來,遊戲公司做網絡動畫的最大優勢,一是有充足的資金預算,二是目前的網絡動畫觀眾與遊戲用戶正好重合,三是遊戲本身早已發展成為了一種成熟的變現渠道。從這一點上看,有錢且又有泛娛樂開發需求的各大遊戲公司,其實很有可能成為中國網絡動畫的行業支柱,他們對中國網絡動畫的看法和態度,或許也將左右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軌跡。

ACGx看到,目前一些遊戲公司推出動畫的目的,其實就是將其作為遊戲產品的廣告。比如在3D動畫《拳皇命運》上線期間,由銀漢遊戲研發、騰訊遊戲發行的同名手遊就展開了測試。

游戏大厂是被耽误的动画公司?
游戏大厂是被耽误的动画公司?

但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遊戲公司做動畫都會一帆風順。比如上海軟星在2017年就曾宣佈將為《仙劍奇俠傳幻璃鏡》這款手遊推出同名動畫,並在2017年內播出。然而這部號稱“《仙劍奇俠傳》系列衍生作品中的首部動畫作品”,直到現在依然只能看到一個PV,其動畫的播放時間在B站顯示為“2018年秋”——此時其手遊產品早已上線了1年多的時間,這或許是因為對動畫創作流程的不熟悉所導致的。

游戏大厂是被耽误的动画公司?

從結果上看,市面上這些遊戲IP動畫化項目的實際表現,目前只能說有好有壞,有些作品由於槽點滿滿慘遭玩家無視,而有些作品則憑藉出色的動畫表現被玩家稱為“被遊戲耽誤的動畫廠商”,這或許是各大遊戲廠商在遊戲IP動畫化這方面的經驗不足所導致的。在經過相關經驗積累之後,相信這些在資金、資源各方面都頗有實力的遊戲廠商,都能製作出優秀的動畫作品來。

對於目前仍然依賴資本輸血的中國網絡動畫行業公司來說,抓住遊戲IP動畫化的這一股浪潮,與遊戲公司積極展開合作,在幫助遊戲公司進行泛娛樂IP開發的同時,尋求可持續且成熟的變現出口,或許能幫助中國的網絡動畫走出“不掙錢”的怪圈。從這一點上看,可能也只有“遊戲爸爸”,才能讓中國網絡動畫變得更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