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口418萬的大市 已早早升地級市 GDP2315億

棗莊市,隸屬於山東省,位於山東省南部,東與臨沂市平邑縣、費縣、蘭陵縣接壤,南與江蘇省徐州市的銅山區、賈汪區、邳州市為鄰,西瀕微山湖,北與濟寧市的鄒城市毗連。介於東經116°48′—117°49′,北緯34°27′—35°19′之間,東西最寬56千米,南北最長96千米,總面積4563平方千米,佔山東省總面積的2.97%。

山東人口418萬的大市 已早早升地級市 GDP2315億

市駐地棗莊,在唐宋時形成村落,因多棗樹而得名棗莊,1961年設市後正式使用該名。地勢北高南低,東高西低,呈東北向西南傾伏狀。丘陵約佔總面積的54.6%,平原約佔總面積的26.6%,窪地約佔總面積的18.8%。屬中緯度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區,兼有南方溫溼氣候和北方乾冷氣候的特點。

山東人口418萬的大市 已早早升地級市 GDP2315億

1949年10月,今棗莊市仍為嶧、滕兩縣,嶧縣屬臺棗專區,滕縣屬尼山專區。1950年5月,嶧、滕兩縣屬滕縣專區。1953年7月嶧、滕兩縣改屬濟寧專署領導。1958年嶧縣機關遷至棗莊鎮。1960年嶧縣改為縣級棗莊市,1961年改建山東省直轄市。滕縣於1979年劃歸棗莊市。

山東人口418萬的大市 已早早升地級市 GDP2315億

2017年末全市公安戶籍總人口418.05萬人,其中男性219.41萬人,女性198.64萬人。據2017年全市1%人口抽樣調查推算,全市常住人口392.03萬人。出生率16.60‰,死亡率 5.84‰,自然增長率10.76‰。

棗莊市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回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傈僳族、佤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納西族、土族、達斡爾族、仡佬族、京族、布朗族、畲族、俄羅斯族、基諾族、撒拉族、鄂溫克族、塔吉克族、黎族、景頗族、羌族、錫伯族、普米族、烏孜別克族、德昂族、裕固族、門巴族、怒族等44個。

山東人口418萬的大市 已早早升地級市 GDP2315億

2017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2315.9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2.23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1194.99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958.69億元,增長7.9%。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7.5:51.7:40.8調整為7.0:51.6:41.4。人均生產總值59110元,增長6.1%。

山東人口418萬的大市 已早早升地級市 GDP2315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