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課題調研之五

【課題調研】“鄉村振興與旅遊扶貧”之雪峰山景區鄉村旅遊精準扶貧農戶參與調研:結尾篇

導師:羅文斌

5月28日,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鄉村振興與旅遊扶貧”課題調研組順利完成在湖南雪峰山景區的調研任務,開始踏上返回長沙的旅程。

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課題調研之五

回顧前幾日的調研經歷,在羅文斌老師的帶領下,雪峰山景區負責人及景區相關工作人員的殷切支持下、統溪河鎮政府扶貧工作站的熱情幫助以及當地廣大居民的積極參與下,調研組收集到了很多珍貴的調研數據及一線資料,這為系統深入開展雪峰山景區鄉村旅遊精準扶貧農戶參與機制研究奠定了基礎。

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課題調研之五

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課題調研之五

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課題調研之五

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課題調研之五

五天來,調研行動一直緊鑼密鼓地進行。期間,調研組曾遇到過高溫極端天氣,也曾遇上山間大雨,被迫困於一隅。總之,在山區野外一般會遇到的各種具備挑戰性的困難,調研組都或多或少地有體驗過。但是,調研組全體始終堅持群策群力、團結一心、克服萬難,最終順利完成了既定的目標。雖過程曲折艱辛,但整個調研行動始終是朝著好的方面發展。不論是調研的過程,抑或是最終的成果,這些對於調研組所有的成員來說,都是一件頗具價值和意義的事。本次的調研實踐讓我們離鄉村旅遊扶貧農戶參與的真實問題又近了一步。

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課題調研之五

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課題調研之五

實踐調研的過程中,調研組成員們也收穫頗多,魯玉蓮說,“在調研過程中,接觸到眾多的人和事,碰到過許多的情緒困難和知識難題,如何接觸,如何解除,都有很大的學問。”;唐沛認為,“享受到旅遊扶貧的紅利的被採訪對象中,並不一定都是登記在冊的貧困戶。他們幾乎都有一個特質,那就是面對生活的態度積極而有幹勁,願意將自己更好的一面展現給他人。”;唐鳳蓮覺得,“鄉村旅遊的長遠之道早已不再只是簡簡單單地體驗農家樂、做做農家飯,而是起源於山水,紮根於鄉土文化,受益給農戶。”

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課題調研之五

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課題調研之五

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課題調研之五

此次調研要由衷感謝雪峰山景區及景區各景點工作人員、地方政府工作人員的大力支持!誠摯感謝雪峰山生態文化旅遊公司實控人陳黎明先生及公司各級領導對調研組的指導幫助!

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課題調研之五

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課題調研之五

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課題調研之五

本次“鄉村振興與旅遊扶貧”課題調研就暫告一段落,但鄉村振興與旅遊扶貧的研究仍在繼續。至此與雪峰山景區的依依惜別,卻也讓我們信心百倍。旅行在這大地上,我們相信鄉村旅遊的未來會更好!過不久,再相見。

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課題調研之五

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課題調研之五

景區地址:湖南漵浦統溪河鎮穿巖山村

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課題調研之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