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話:囊囊膪

昨天在看馮鞏與一群吉林省笑星們表演的小品時,有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你脖子下全是“囊囊膪”....哈哈,與他搭戲的是一位大胖子笑星,我特喜歡他的表演,就是想不起來名字啦。整個小品全是東北土語,不用鋪墊,句句爆響....我有點奇怪了,這不是咱洛陽土話嗎,怎麼東北人也這樣講啊....

囊囊膪:即"囊膪",本義是豬胸腹部肥而松的肉,後用以形容人性格懦弱,膽小怕事;有些人還喜歡在不高興、不滿時說"囊囊膪";有時也指人腹部、臀部的贅肉。

囊膪:也稱"滾刀肉"、"滾刀筋"。天津稱"滾刀肉"的俗語,豬身上的一種肉,在豬胸腹部肥而松的肉,既不是肥肉,也不是脂肪,確切的說法是"囊肉"。常用來形容沒用的或者技能低下的人。其最直接的效果是,用刀切起來很費勁,刀落到肉上,很容易咕嚕到菜板上,切不下來。

洛陽人說“囊囊膪”與東北和天津的意思一模一樣,囊在這裡說的是囊腫,膪的與囊合義,我們平時都用“囊囊膪”三個字來加重對這窩囊人的定義:他就是個囊囊膪,啥也幹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