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机”是认真的,聊聊前行中的华为MateBook

我们做“机”是认真的,聊聊前行中的华为MateBook

引子:前几天买的ThinkPad 25周年纪念版到手了,一如既往的手痒开了盖,了解了一下这台心目中“神器”的升级潜力,然后把照片发到了微博上。但没想到的是,那条微博下边的评论炸了,几乎都是围绕着“电脑是不是应该做得里外一样好看”这个观点展开的。严格来说,小黑的设计并没有问题,因为除了无以伦比的操控性之外,那看起来远不如MacBook美观的内部,其实同样代表着出色的耐用性,特别是外壳材质的特点,让它在一些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甚至比MacBook还要更高,比如跌落。那么话说回来,PC是不是就在这方面做得比苹果要更差一些呢?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几个月前写过的华为MateBook X。

一脉相承的思路

双11那天晚上,习惯性的围观着各家厂商在京东和天猫两个平台上的数据战争,大约在凌晨12点半左右,京东平台PC销量榜引起了我的注意:华为MateBook在榜单上居然名列第9,一度超过了老牌的PC厂商Acer!不过后来因为隔壁的手机太过热闹,PC榜最后的情况也就没关注了。只是PC界的一员新军,能在双11这个大舞台上有此等灵光的表现,也算是不错了。后来,找时间又去京东翻了翻华为MateBook家族的销量以及用户评价,第二代产品X/D/E用户评价齐刷刷的都为98%!尽管以我的标准来看,第二代MateBook进步很大,但产品所存在的问题还是有的,不过买过用过的消费者都能给出如此高的评价,一直以低调态度示人的华为 MateBook,能有这样高调的市场表现,真还算是不错了。

我们做“机”是认真的,聊聊前行中的华为MateBook

在这体验过华为MateBook X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在机场或是其他一些场合,我的确也看到过华为MateBook X的用户,而且也特别注意了一下,他们无一例外也是华为Mate手机的用户。看来,华为MateBook当初制定的用户群目标,还是有它的道理的。

华为MateBook的团队是由王银峰带领,最早这个团队推出的产品,是数据卡和数码相框,而数据卡这个产品,在3G时代有多火,很多人绝对都是有印象的,而数码相框呢,则本身也是颇为符合平板电脑的几个要素,比如处理器、内存、屏幕。后来苹果在推出iPad,打开便携式平板电脑市场这个全新市场时,华为也将数码相框的有线部分去掉,跟上了平板电脑的大潮。

不过,平板电脑毕竟更多还是以内容消费的终端身份存在,而且,因为受到大屏智能手机的冲击,平板电脑市场很快就进入了平台期。这个时候,王银峰的团队又琢磨:内容消费型的平台电脑天花板看得见,但是用电脑干活的人却总不会少,哪怕是PC市场早被人冠上了“夕阳产业”这样的名头,但每年高达千亿的市场容量,却总是有机会。于是,华为的工程师们给平板电脑加上键盘,这就有了MateBook最开始的二合一形态——毕竟在两年前,二合一电脑正是处于被上游与PC终端厂商力推的状态中,而且整个主机部分,完全就是按一台精致的平板电脑来做的,与传统PC厂商的产品拉开了不小的差距。不过,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看到了,二合一电脑的市场接受度依旧有限,整个市场画风一转,传统形态的超轻薄笔记本又迎来了春天,因此第二代MateBook,就扩展成为传统与二合一形态兼而有之,特别是在轻薄本市场井喷式增长的2017年,华为MateBook X这样的产品,就很合时宜地搭上了这轮“东风”。


我们做“机”是认真的,聊聊前行中的华为MateBook

我们做“机”是认真的,聊聊前行中的华为MateBook

不过,也正因为这套系统的采用,给华为MateBook X超轻薄的造型带来了莫大的好处,12.5mm的整体厚度+1.05kg的重量,都造就了它的超高颜值,也给当下着重看脸的消费者一个非常心动的理由。而且,因为没有风扇部件,华为MateBook X的内部也能做得更加简洁漂亮——所以,里外都好看就这么达成了。

虽然华为MateBook的团队对于自家本本的观点是“时尚美观与生产力工具”可以兼顾,并不冲突,但其实个人觉得在时尚美观方面,是没什么可挑的了,但作为生产力工具,键盘、触控板还有散热体验这些,都让华为MateBook X作为生产力工具,打了一些折扣。这些问题,应该要留给2018年亮相的第三代MateBook去解决啦。

PC,只是应用场景之一

昨天,正是好是在华为南京研究所参观,这里为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云服务提供着强大的支持,而作为华为消费者业务未来非常重要的一环,华为消费者云服务也为PC规划了不少内容,也就一并写下来吧。

前边说到,华为MateBook最开始的定义之一,是为华为手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产品生态而生的。但在未来的规划之中,PC的定位更加有趣,也更加明确。华为认为,在未来用户的使用环境中,智能手机,依旧是所有应用的核心环节,其他的应用,都可以被视作手机周边的应用场景,包括PC也是。比如,一些轻度的邮件处理、文档阅读和处理,用户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但是,一些偏向重度的办公需求,比如PPT制作、长文档的处理与写作,使用PC来进行显然效率会更高,这个时候,智能手机的办公应用场景,就会升级到PC应用场景,但是,华为对其的定义,依旧只是手机使用的外延。

我们做“机”是认真的,聊聊前行中的华为MateBook

我们做“机”是认真的,聊聊前行中的华为MateBook

第三代的MateBook,现在我得到的消息,大约会是在2018年的MWC上推出,届时MateBook除了进一步更新产品硬件特性之外,基于以手机为中心的应用场景,再配合MyCloud在后台提供的云服务,华为MateBook会更加充分地去对用户数据在不同设备之间流动进行新的设定,也许到那个时候,产品使用上的综合体验也能进一步升级吧。不仅如此,王银峰的团队在硬件上也始终是在不断听取来自用户的意见,并且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些用户需求推动到产品研发端去,从这个角度,也让我个人对于第三代MateBook会有什么样的新特性充满了期待。

写在最后

好了,进入例行的BB时间。在写PC产品体验的时候,我老是会看到下边有评论说:现在看到电脑冠以“生产力工具”的名号就觉得可笑。其实,这应该算是电脑厂商在受到智能手机的严重冲击之后的“无赖”之举吧,毕竟现在用智能手机或是平板电脑进行内容消费的人占了大多数,那么,这些可以被消费的内容,是由什么设备生产出来的呢?除去那些用手机拍摄出来并直接分享的照片或视频,绝大部分内容,还是离不开电脑这个物件儿。你可以不用或是选择很少用电脑,但你却无法否认电脑本身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键盘与鼠标,依旧是创造和改变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包括那些藐视电脑的人,当你们需要用电脑干活,完成工作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一款合格的“生产力工具”所承载的重要意义。所以,在认真对待智能手机的同时,也认真对待PC,认真做“机”,华为MateBook引起很多老牌电脑厂商的紧张是必然的——因为,以智能手机为核心,将PC作为一个扩展的应用场景,并以此为思路打造相应的功能与服务,是一条非常符合未来消费者习惯的路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