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高考更難的事情在後面,志願填報必備常識,速點開!

比高考更難的事情在後面,志願填報必備常識,速點開!

1

高等院校分類

普通高校的分類是招生錄取中批次劃分的參考依據之一,也是考生填報志願所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1、按辦學層次劃分:可分為本科院校和高職(專科)院校等。

2、按辦學體制劃分:可分為公辦高校和民辦高校(獨立學院)。

3、按隸屬關係劃分:可分為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央其它部門所屬高校、省(區、市)所屬高校以及行業所屬高校等。

4、按辦學水平劃分:可分為“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等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和一般大學。

從院校綜合實力上分:有“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雙一流建設高校”、全國重點高校、省屬重點院校、普通高校、獨立學院、民辦高校等。其中“985工程”高校全國共39所,得到國家在政策、資金、物力等各方面的支持,教學水平、學術水平、國際化水平都很高;“211工程”高校全國共有77所,同樣得到了國家和地方的各種支持。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學校也會在多個批次都有招生計劃,考生在報考時一定要搞清楚。

2

招生計劃

考生在填報志願的過程中,首先要了解各個高校的招生計劃,根據招生計劃來填報自己的志願。高校在每年6月份前都要制定並向社會公佈本校的分省招生計劃,招生計劃中包括計劃的類型,比如:定向與非定向;學校的辦學層次,比如:本科、專科(高職)等;專業的科類,比如:理工類、文史類等;學制,即在校學習的年限;以及各專業的招生人數、收費標準等。

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是由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全省考生高考成績水平和招生計劃,按一定的比例確定的投檔新生的各批次、各科類最低成績標準。招生院校只能在本院校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錄取考生,只有高考特徵成績達到或超過批次線的考生(通常稱“上線考生”)檔案,才有可能被投檔到高校,由高校選擇錄取。由於重點高校都安排在本科第一批次,因此本科第一批次的控制分數線又被稱為“重點線”和“國本線”。相應地,本科第二批控制分數線又被稱為“省本線”和“本科線”。

4

院校調檔分數線

院校調檔分數線又稱調檔線,是指以招生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1:1.2以內),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準。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調檔分數線。省招辦在投檔過程中,將填報了該校志願且成績在批次線上的考生檔案,按特徵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進行投檔,自然形成調檔分數線。

通常情況下,許多院校調檔分數線往往高於批次線,第一志願生源不足的院校,其院校調檔分數線等於批次線。一個考生在升學志願中選報了某高校,能不能被錄取,首先取決於他的成績是否達到了這所學校的調檔線。只有進入調檔線的考生才有資格被錄取,但進入調檔線的考生不等於一定被錄取。這是因為現行的招生規定賦予了高校擇優選擇的權利,所以各高校的調檔線是按照多於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劃定的。

5

院校最低錄取分

由於院校在提檔過程中是按照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一般在1:1.2以內)提檔,因此,在生源充足的情況下,必然會有考生因為各種原因不能被錄取,那麼被錄取考生的最低的分數即為最低錄取分。一般這個最低錄取分都是大於或等於院校提檔分數線,但有時自主招生、定向就業生、少數民族預科等特殊類型招生由於招生政策所致,會使院校的最低錄取分下降。對此應區別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