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產出比會如何?為俄羅斯世界盃算算經濟賬

再過幾天,全球將進入“世界盃時間”,東道主俄羅斯也將檢驗世界盃效應能否為本國經濟增長添加新的活力。

北京《經濟參考報》報道,事實上,往屆世界盃對主辦國的經濟拉動作用不能一概而論:回顧歷屆世界盃的主辦國,1994年美國經濟增長1.4%,1998年法國經濟增長1.3%,2002年韓國和日本經濟增長分別為3.1%和0.3%,2006年德國經濟增長1.7%,2010年南非經濟同比實際增長2.8%,巴西2014年經濟增長率僅為0.1%。

當然,如果經營得當,世界盃賽事還是東道主的“搖錢樹”。2006年德國世界盃就是東道主大獲成功的一個範本。世界盃結束後,德國方面專門出了一份報告盤點世界盃對德國經濟的巨大貢獻,除了增加5萬個就業機會外,世界盃期間德國旅館業的營業額增長了3億歐元,零售業實現了20億歐元的營業額,德國財政部還從門票、獎金、賽事等各項相關收入中獲得大約1.7億歐元的稅收。

就本屆世界盃而言,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的文章說,2018年俄旅遊業對GDP的貢獻預計將在20億美元以內,其中大部分將集中在舉辦世界盃的月份。

從經濟邏輯上看,遊客數量大幅增加刺激俄羅斯旅遊業的發展,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俄經濟增長。俄羅斯世界盃組委會主席、前副總理阿爾卡季·德沃科維奇稱,世界盃足球賽的準備工作在過去五年中給俄羅斯經濟帶來了140億美元的貢獻,約佔該國GDP的1%。

還有俄羅斯經濟分析師稱,世界盃期間,全球球迷將給俄羅斯經濟帶來約30億美元收入,在4月到9月給俄羅斯GDP帶來0.2%的增長。俄經濟發展部預測,受世界盃影響,在2018年至2020年前往俄各大賽事承辦城市的遊客總數將達1075萬。

在獲得豐厚經濟回報的之前,是承辦國的巨大付出。

有報道稱,俄羅斯世界盃的預算已經增長到116億歐元,其新建的體育場館要比巴西當時建的還多一座。在俄羅斯世界盃的預算中,有57.6%的支出由中央政府掏腰包,13.6%來自地區政府,還有28.8%來自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贊助商。

各種基建設施建設也是另一大開支,本屆世界盃籌備期間,俄羅斯著手推進了改建或興建機場、車站、酒店、電視轉播中心在內的218個項目。

此外,自2002年以來,安保就成了一項越來越沉重的巨大開支。本屆世界盃,俄國民近衛軍下屬公司將提供約21500名安保人員;另有10餘家安保公司為整個賽事選派了約1.7萬名監控及調度人員。

俄羅斯世界盃組委會已經向全球表示,俄羅斯所有的世界盃賽場均通過測試賽驗證了自身的賽事組織能力,已經準備好迎接世界盃正式比賽。

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在談到這一足球盛宴時也說,作為東道國來說,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目標就是盡一切所能地來舉辦好這次世界盃,使它成為全世界百萬球迷的盛大節日。“這將是我們最重要的成就。”普京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