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上網催生移動能源春天

6月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聯合發佈了一份《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強調優化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同時加快光伏發電補貼退坡,降低補貼強度,完善光伏發電電價機制,加快光伏發電電價退坡。該政策一出便在業內引起強烈震盪。本次政策的核心在於激勵平價上網,淘汰產品質量差、技術落後的生產企業,同時一些先進技術、高質量光伏發電項目和企業勢必將在這個歷史時期迎來發展的春天。

平價上網催生移動能源春天

“這既是緩解消納問題,也是為先進技術、高質量光伏發電項目留下發展空間。”通過國家能源局對於新政的解讀,新政頒佈的目的,是鼓勵新技術、高質量的產品和項目。作為光伏行業的“異類”,漢能早在8年前就已開始佈局薄膜太陽能行業,開創了嶄新的發展局面。自2009年就開始了對光伏行業的超前判斷和遠見佈局,沒有選擇進入當時技術、市場都更成熟的晶硅領域,而是進入技術難度更高、資金需求更大的全新的技術路徑——薄膜太陽能。而薄膜太陽能芯片以其可摺疊、輕、薄、柔及高效率的特性,應用領域更為寬泛,是未來太陽能技術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上,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漢能深知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掌握是產業的制高點,先後併購德國Solibro、美國MiaSolé、GSE及Alta Devices四家技術領先的海外公司,通過成功的全球技術整合與自主研發,掌握了領先的銅銦鎵硒(CIGS)和砷化鎵(GaAs)技術,擁有了全球領先的薄膜太陽能裝備產線的技術研發及交付能力、薄膜太陽能組件生產能力。通過9年的努力,漢能不斷攻堅克難、砥礪奮進,成為了全球薄膜太陽能領域無可爭議的領導者。

在應用成果方面,漢能早已擺脫了傳統地面電站模式,2014年,漢能創始人李河君首次提出“移動能源”的概念,並依託自身擁有的核心薄膜太陽能技術,創造性地提出移動能源發展模式。通過多樣化的薄膜太陽能產品研發,全面覆蓋人們“住”、“用”、“行”等各種生活場景,將薄膜太陽能芯片與各種終端產品相結合,打造包括漢瓦、漢車、漢傘、漢包、漢紙等在內的移動能源應用產品,賦予了傳統產品全新的發電功能,讓太陽能真正走進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時,漢能以薄膜太陽能為切入口,通過拓展與物聯網領域的合作,構建新的移動能源生態圈。

漢能與摩拜單車、順豐快遞、京東物流達成合作,將薄膜太陽能產品植入單車、快遞車等物流企業剛需產品上,此外,還牽手奧迪、北汽、一汽等車企,共同研發應用於多個車型的薄膜太陽能車頂。推出“生態城市”解決方案,提供能源端的底層架構,助推城市綠色發展。

在全球移動能源大會上,漢能創始人李河君表示,全球移動能源時代已經全面到來。 對於漢能,“531”新政的推出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光伏未來要實現平價上網,必須要不斷鼓勵先進、高效技術產品的發展,而薄膜太陽能技術為核心的移動能源產業必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也可以說,平價上網,催生了移動能源春天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