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拳,为什么一实战就变王八拳?

一种说法是套路用不上,一种说法是没有练实战,等等。都有道理,但很片面。

为什么比如拳击、泰拳、巴西柔术、中国散打可以对博,且双方一出手,就明显看出来是何种拳法!泾渭分明!不像所谓中国传统武术,不论裁判报告的选手是哪门子拳术,都是一锅粥的王八拳?

不管什么拳,为什么一实战就变王八拳?

图片

因为,首先举拳击为例:就直摆勾几个拳法,训练时快速发拳可以达每秒数拳。一个组合拳,亦可在瞬间完成!大家可以计算一下,每天训练几小时,每拳打出多少遍?!正应了中华武谚:“拳练万遍,其艺自现”!再加上加强陪练、对练、实战,体验每式拳法如何运用,才能充分巧妙发挥自身的体能(功夫),作用于对手之身,这就是一般所说的传武的“懂劲”吧。(太极拳的“懂劲”,不是如此,是更高明的概念,不在这里多言)。

拳法与劲力的运用,熟练成熟成型,肌肉筋骨养成记忆,潜意识养成自然反应,由运动员渐成拳王。古今中外,共性的拳理是一样的,能不能使用,不是拳种,而是训练的问题!

再来说说武术,过去的传武也是这样培养出入室弟子的,区别在于套路的拳式比较多,可以说比拳击的组合拳式多得多,这就在单式拳法的训练次数上,产生了差别。而在闪、转、腾、挪之身步法训练上,确实更胜一筹,宗旨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避实就虚,决不生打硬抗,尽量减小自身不必要的损伤和保持体能,这才是中华传武的精髓所在,这也是李小龙出咏春而创截拳道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比看看西洋人与中国人的先天体质体能,就会有所领悟。

经过套路,也就是组合拳法的训练之后,就要开始陪练,对练,传武叫做“讲手,拆招”。训练到精熟,出手即能用(太极拳叫做“招熟”)。接着,师傅协同弟子外出“寻师访友,印证武功”,也就是切磋、实战。

这样练出的传统武术,又何尝不能实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