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專利論文可搞定自主招生?這會被視為高考作弊,取消高考資格

近日,各大高校相繼公佈自主招生簡章,3月23日,教育部專門發文,要求堅決打擊和防範自主招生作假,切實維護公平公正招生秩序。針對有中介機構打著包通過、考前輔導、提供所謂專利論文等名義進行虛假宣傳和斂財、干擾正常高校自主招生秩序的現象,教育部專門下發文件,要求高校進一步嚴格自主招生資格審查和考核工作,提出嚴格報名條件、嚴格材料審查、嚴格學校考核、嚴格監督制約、嚴格懲處造假等“五嚴格”工作要求。


買賣專利論文可搞定自主招生?這會被視為高考作弊,取消高考資格

自主招生高校提出有專利、論文的學生可以申請,這讓有的機構看到商機,向焦慮的家長推出花錢就可搞定專利、論文的服務,而部分家長也信以為真,花錢去買專利、論文。這是買賣專利、代寫論文現象從評職稱領域,向自主招生領域蔓延。教育部門從去年起就進行嚴厲治理,可還是有機構、家長有僥倖心理。根治這一問題,在落實“五嚴格”之外,必須改革我國學術評價體系。目前的高校學術評價體系,不但催生高校內的功利學術,也一定程度誤導社會的學術觀。

有的家長之所以願意花錢買專利、論文,是因為他們以為只要有專利、論文,大學就會認可,給予自主招生機會,而他們之所以會這麼認為,是因為培訓機構告訴家長,大學在職稱評審,評比優秀學生時就是這樣評老師、評學生的,只看有無論文、論文發表的期刊檔次,不會關注論文的質量,在大學裡,就有教師、學生花錢買論文,我國買賣論文的市場交易達到上百億。

買賣專利論文可搞定自主招生?這會被視為高考作弊,取消高考資格

由於專利和論文可能存在的造假行為,有人提出大學自主招生應該取消這一條件,而且這對農村學生也不公平——農村學生哪有能力弄專利,發表論文。武漢大學在今年的自主招生報名條件中,就刪除了往年“學生在高中階段獲得各類競賽名次、發表論文和獲得專利成果的,享有優先資格”的規定。部分全國性競賽的獲獎學生,只享有筆試免考的“優待”。學校想以此扭轉唯競賽論、唯論文專利論。這需要理性對待。每所大學自主招生,完全可以自主提出不同要求,而大學自主招生提出有專利、論文者也可申請,這是鼓勵學生在中學參加課題研究,科創活動,並不是讓學生功利對待,沒有專利和論文也去弄專利和論文。對於造假問題,是可以通過嚴格初審和加強複試甄別的。而如果大學的教授在評價專利和論文時,不只看發表結果,那麼,農村學生對農村問題的研究,即便沒發表,也可作為申請材料。

買賣專利論文可搞定自主招生?這會被視為高考作弊,取消高考資格

另外,社會教育培訓機構,針對高校自主招生的要求,提供相關培訓服務,也並非不可。這某種程度是讓課外培訓多元化,從只關注學科知識培訓,到對學生進行素質拓展。但培訓不能違法、違規,“保過”的宣傳就違反廣告法對教育培訓機構的要求,而家長花錢,培訓機構給學生弄專利、論文,根本不是培訓,而是專利、論文交易。培訓機構應該給學生提供和大學教授、博士生或科研機構的合作研究機會,學生真正參與到研究中去,如確實獲得成果,可申請專利,發表論文,也就是說,專利、論文都必須是學生自己取得的成果,培訓機構只是提供機會,加以一定的指導。這樣的素質拓展,對學生來說,也才是貨真價實的。家長在選擇自主招生培訓時,不能只追求功利的結果,而要追求孩子真正的能力提升和成長,急功近利、弄虛作假,只會“弄巧成拙”,一旦發現造假,不僅會被取消自主招生資格,還會被視為高考作弊處理,取消高考資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