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到停不下來的腦子,怎麼可能有創造力?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忙到停不下来的脑子,怎么可能有创造力?

許多孩子一到週末就要被送到各種培訓班裡去補課,放假能睡個懶覺都是一件奢侈的事。即使孩子不去上補習班,許多家長也沒時間陪伴孩子,因為他們自己也要加班或者應酬。很多人怪培訓班和應試教育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們的憤怒和指責遺漏了一個重要的對象:忙碌。

編譯 七君

忙碌就代表不虛度光陰嗎?實際上,忙碌是創造力的敵人。

儒勒·昂利·龐加萊在搭乘公交車的時候想出了非歐幾何的原理。發明家阿瑟·弗萊在唱詩班裡唱讚美詩的時候想到了便利貼的主意。愛因斯坦也喜歡在白日夢做各類思想實驗,他曾經幻想自己搭乘著一束光,然後從這個白日夢中得到了相對論。

下面這個例子就更有名了吧:阿基米德在泡澡的時候理解了浮力的原理,頓悟瞭如何利用水來計算物體的密度。據說,欣喜若狂的阿基米德連衣服都不穿就跳出浴池跑回家進行計算。

196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約翰·史坦貝克曾說,“晚上的問題在早上會被解決,因為睡眠‘委員會’會在晚上進行處理。”

這些名人的經歷是倖存者偏差,還是濃縮著真理呢?

你放鬆了,創造力才上線

忙到停不下来的脑子,怎么可能有创造力?

放鬆和睡眠的時候人的創造力處於最優態,這個觀點得到了不少研究的支持。神經科學家已經發現,當大腦處於休息的狀態時,創造活動最為活躍。

比如,2004年,來自美國西北大學和卓克索大學大學的研究者發現,當你放鬆時,大腦的一些遙遠的腦區之間開始有了更多的互動,一些在專注時不會同時響應的腦區在前側顳上回的疏導下開始有了交流。這或許就是新點子的來源。這項研究目前被引用了多達800多次。

加州理工學院教授、美國物理學家作家、編劇和暢銷書作者倫納德·姆沃迪瑙(Leonard Mlodinow)提出,現代社會有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強迫自己忙碌。家長讓孩子每天做這做那,彷彿那樣就不會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隨手塗鴉和放空望天變成了浪費生命的代名詞。

再加上現在人人幾乎都有手機在手,“閒暇的時間極度匱乏”,大腦也在庸碌的迷宮中無處可走。姆沃迪瑙認為,放下你的手機,像愛因斯坦那樣做做白日夢,珍惜睡前和醒來以後的無厘頭的思想,就是拯救創造力的一個好方法。(他就是靠著這些方法跨越了理論物理和編劇這麼多領域。)

忙到停不下来的脑子,怎么可能有创造力?

倫納德·姆沃迪瑙(左)和霍金(右)

睡眠能促進創造力嗎?

忙到停不下来的脑子,怎么可能有创造力?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現在能睡個好覺的人似乎正在變得越來越少。這對你的大腦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

睡眠也是靈感的溫床。歷史上就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滾石樂團創始人之一的基思·理查茲在夢中構思了(I Can’t Get No)Satisfaction(我不能得到滿足)中的著名連復段。諾獎獲得者、化學結構理論創始人之一的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凱庫勒在夢中夢到了一條首尾相連的蛇,從而頓悟了苯環的結構。門捷列夫據說也是在夢中看到了化學元素表,才恍然大悟的。

忙到停不下来的脑子,怎么可能有创造力?

凱庫勒夢到了首位相連的蛇,於是頓悟了苯環的結構

現在不少科學家也開始意識到,做夢是創造力的產生過程,也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

2004年,德國呂貝克大學的神經科學家 Ullrich Wagner 和 Jan Born 等人在

《自然》(Natur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報告了睡眠和問題解決之間的關係。

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需要解決一些駭人的數學問題,但是實際上這些問題都有巧妙的捷徑。一部分參與者在實驗過程中可以睡一段時間,另一些人則不能睡。

結果,從整體上來看,只有20%的人能找到這些捷徑,其他人都花了好幾個小時在苦算。可是,睡了一會兒的人中,有59%的人找到了捷徑。Wagner 和Born 認為,睡眠“能夠促進知識的提煉和創造力。”

忙到停不下来的脑子,怎么可能有创造力?

那麼,為什麼睡眠可以促進創造力?

哈佛醫學院的心理學教授德爾德雷·巴雷特(Deirdre Barrett)一直致力於研究夢和創造力之間的關係。她認為,睡眠是一種不同的生理狀態,當我們睡覺的時候,大腦在積極地整理知識和解決問題。

關於睡眠是促進創造力的原因,不少科學家認為這主要歸功於不同的睡眠階段。英國卡迪夫大學的潘妮·劉易斯(Penny Lewis)表示,不同的睡眠階段互相協作,在神經層面進行“頭腦風暴”,幫助你跳出思維定勢,發現事物之間不太明顯的聯繫,“這是你在清醒狀態下不會出現的狀況。”

創造力訓練有用嗎?

忙到停不下来的脑子,怎么可能有创造力?

除了睡覺和放鬆以外,那些創造力訓練有用嗎?

許多公司每年要花大筆鈔票“釋放”員工的創造力,家長們也在不遺餘力地學習觸發和保留孩子創造力的技巧。其中湧現出了不少“具有創造力”的創造力啟發法,比如水平思考法(lateral thinking program)、心智圖法(mind-mapping technique)、創造性問題解決法(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process,CPS)。

在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一項綜述性研究中,西華盛頓大學的研究者評估了156項創造力培訓的項目,發現其中的11項的確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這些有效的創造力提升項目的主要關注的是創造力產生的認知過程,比如頭腦風暴、強迫關係法(forced relation,在2個看似無關的概念之間強行建立聯繫)等。

忙到停不下来的脑子,怎么可能有创造力?

現在很火的思維導圖實際上就來自於心智圖法

除了上述概念產生的主動型創造力訓練法以外,另一類被動型的創造力訓練叫做“放鬆訓練”。放鬆訓練通過呼吸和拉伸活動來減少焦慮感、消除負面情緒。正念冥想就屬於其中的一支。

放鬆訓練也能提升創造力。2015年的一項綜述研究回顧了1977-2015年間的和正念訓練以及創造力相關的20項研究,發現正念訓練的確對創造力有一定的作用。

不過,究竟選擇熱熱鬧鬧的主動訓練法,還是選擇更為安靜平和的放鬆訓練法,要看一個人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了。

2006年發表的一項被引用了600多次的綜述性研究發現,不同性格的人需要不同的創造力觸發方式。比如,外向的人更依賴外在獎勵,社會地位、金錢和權利更容易觸發他們的創造力,因此充滿社會碰撞的主動型創造力訓練(比如頭腦風暴)對他們來說更有用。

而對於性格內向的人來說,放鬆訓練或許更好,更為激烈的概念形成訓練就不太適用了。

忙到停不下来的脑子,怎么可能有创造力?忙到停不下来的脑子,怎么可能有创造力?

好評圖書

不過癮,請戳

討厭上班的40歲大叔,宅在家裡靠折玩具實現了財務自由和夢想

忙到停不下来的脑子,怎么可能有创造力?

把科學帶回家

ID:steamforkids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Batey, M., & Furnham, A. (2006). Creativity,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scattered literature.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32(4), 355-429.

Wagner, U., Gais, S., Haider, H., Verleger, R., & Born, J. (2004). Sleep inspires insight. Nature, 427(6972), 352.

Wieth, M., and Zacks, R. (2011). Time of day effects on problem solving: When the non-optimal is optimal. Thinking and Reasoning, 17 (4), 387-401 DOI: 10.1080/13546783.2011.625663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j.2162-6057.2004.tb01238.x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beautiful-minds/relaxation-increases-creativity-of-introverts-more-than-extravert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1886915006133

http://bigthink.com/insights-of-genius/relaxation-creativity-the-science-of-sleeping-on-it

http://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article?id=10.1371/journal.pbio.0020097#http://www.plosbiology.org/article/info%253Adoi%252F10.1371%252Fjournal.pbio.0020097

https://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18/05/sleep-creativity-theory/560399/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the-power-of-flexible-thinking/

https://undark.org/article/book-review-mlodinow-elasti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