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常一樣,當老師邀請新同學歐姆上臺介紹一下自己的時候,他早已經額頭冒汗,手腳發軟,遲疑好久,才在同學們的催促和鼓勵下走上講臺,然而張了張嘴,除了我字,就再沒說出什麼來,他好像聽到臺下的同學們在竊竊私語,談論他的無能,這種窘迫壓得他抬不起頭來,他感覺心跳加速,呼吸都彷彿快要停止,甚至不記得自己是怎麼回到座位上,此刻的他只想趕緊回家,回到他熟悉的地方……
社交恐懼症多數情況都是受到一級血親的遺傳、兒童時期經歷和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個人氣質等因素的影響。兒童時期遇到忽視、虐待或者其他負性事件,會導致個體逐步養成社交場所的迴避行為和心理狀態,一級血親中有社交恐懼症的患者或者成長過程中經常有迴避未知情景的個體,也會增加社交恐懼症的風險。
社交恐懼症也叫社交焦慮障礙,源於個體在社交場所產生的無法自控的焦慮體驗,他們害怕因為說話不得體,陷入尷尬境地,被人看不起,相親的時候怕被人拒絕,不被喜歡,更怕他人發現自己的脆弱、緊張、愚笨等特質,導致被人欺負、看低等等超過實際風險的焦慮心態,因為難以承受這樣的心理壓力,他們本能的選擇迴避社交場所。
每個社交恐懼症的個體都為此感到迷茫和無助,他們不是不想交友,然而與更為嚴重的焦慮擔心相比,他們還是選擇了迴避一切有社交可能的場景,以減輕自己的焦慮,這種迴避一旦形成慣式,逐步加重,越來越多的損害患者的社會功能,損害患者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
閱讀更多 王培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