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準研究院丨去中心化交易所研究報告

鯨準研究院丨去中心化交易所研究報告

中心化交易所因為其易用性、效率高且主流數字貨幣的集中受到用戶的廣泛歡迎,但是風光的背後是交易量造假、資金安全、黑客攻擊等各種問題。去中心化交易所在安全方面天生的巨大優勢緊緊吸引著用戶的注意力,本文分析了數字貨幣交易所行業的痛點、現狀,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發展模式、投資邏輯和優缺點,最後對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未來進行了展望。

(本報告由鯨準研究院 X Node Capital 聯合發佈)

(支持機構:巴比特,火星財經,金色財經)

————————————

鯨準研究院:王帆,陳文洋

Node Capital研究中心:劉聰海,郎瀚威

水木金融科技基金:陳宥任

. 01 .去中心化交易所行業背景

現在市場上主流的數字貨幣場內交易所主要有huobipro、Binance、Poloniex、Bittrex、Bitfinex、Yunbi、Okex、Kraken、Liqui等,它們為區塊鏈市場的資產代幣化發展提供了全球化、全天候的充足流動性,然而這些交易所是中心化的,中心化的模式存在一些顯著的風險和問題。

1. 應對突發情況能力弱

中心化交易所一般都提供賬戶體系、KYC、資產充值、資產託管、撮合交易、資產清算、資產兌換等業務模塊,在技術實現上已經有相對成熟的解決方案,但在面對突發狀況時往往沒有很好的應對措施,比如交易系統防篡改性較差,且基於中心化的運營模式存在宕機的可能性,當服務器無法承載超負荷的流量,中心化平臺有可能會出現宕機的情況。

2.安全問題突出,飽受非議

從早期的Mt.Gox 被盜事件,到bitfinex和coincheck等交易所被盜事件,在損害用戶利益和交易所聲譽的同時,也對整個行業造成震盪性影響。用戶將數字資產存放在這些交易所,不僅要面對交易所防盜措施不到位的風險,還要為交易所“監守自盜”的可能性擔驚受怕。

3.安全、成本、體驗三者不能兼得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對於區塊鏈資產交易,安全、成本和體驗是最受關注的三個要素。其中,“安全”包括資產安全、個人信息安全和交易安全,“成本”即交易成本、充值成本和提現成本,“體驗”主要指交易速度、操作順暢、高可用等。用戶想要的是儘可能高的安全性、儘可能低的成本、儘可能流暢的用戶體驗。目前高人氣的中心化交易所往往只能做到其中的一樣或者兩樣,並且伴隨著較高的交易費用。

4.中心化交易所把控上幣權和定價權

從整個市場層面來看,主流的中心化交易所把全球的數字貨幣流動性進行分割,但在交易量上沒有絕對的市場領先者,某些交易品種的上幣權和定價權被一些中心化交易所把持,可能會因為信息、資金流動不充分而導致價格操縱行為的產生。

. 02 .區塊鏈技術和去中心化交易所

在我們深入探討數字資產交易所在將來是如何運行之前,先讓我們回顧一下傳統交易所撮合交易的流程:

1. 收到數字貨幣來發行IOU(欠條)

2. 收取法幣來發行IOU

3. 處理訂單撮合

4. 贖回IOU

以上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基於高度的信任,並且將直接面臨對手風險(對手風險:交易中對方不履行其金融義務而產生的風險),因為用戶所交易的其實是來自交易所發佈的IOU。為了能夠獲得更好的流動性以及更低的價差,大多數人都會逐漸集中在少數幾個核心交易所上進行交易,於是每個人都面臨同樣的對手風險。

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匿名安全的特色。交易所從交易流程可分為一下三種類型:

  • 中心化交易所:在交易所本身的資料庫中增減使用者資產欄位。

  • 去中心化交易所:在區塊鏈上直接交換,加密貨幣會直接發回使用者的錢包,或是保存在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

  • 半去中心化交易所:加密貨幣統一發至交易所指定錢包進行撮合交易,交易用的錢包實際控制人屬於交易所,以德即這種交易所的典型代表。

. 03 .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交易所對比

對於現在的虛擬貨幣投資者來說,交易所其實只是工具,一般投資者並不十分關心交易所是否中心化/去中心化這個議題,並且區塊鏈的目前中心化交易所效率已經很高,比如幣安在短短半年間就可以很好地服務全球上百萬的用戶,因此,不能提供高流動率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目前還沒有辦法與中心化的交易所搶佔市場份額。

目前市面上流通/上線交易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如下:

鯨準研究院丨去中心化交易所研究報告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可以找到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幣種總數44個,其中上線並擁有交易量的去中心化交易所14個,交易協議開發中但已發行代幣的12個。這些去中心化交易所與目前全球排名靠前的中心化交易所在規模上還有較大差距:

鯨準研究院丨去中心化交易所研究報告

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第一名OKEx是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第一名的70多倍,去中心化交易所目前還未出現具有同等競爭力的交易所,該領域存在巨大的增長空間。

. 04 .去中心化交易所模式

去中心化交易所具有以下三種主要模式:

鯨準研究院丨去中心化交易所研究報告

目前,大多數所謂的“去中心化交易平臺”並非完全去中心化,而是半去中心化。在大多數情況下,中心化服務器仍然保存訂單本,只是不擁有秘鑰。當然,去中心化交易平臺也包含了其自身區塊鏈的特性,主要優點在於用戶的資金和個人數據是相對安全的,安全和隱私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既然去中心交易平臺具有安全優勢,允許用戶自己監管資金,但卻不被廣泛使用是因為這類交易平臺仍然存在著以下問題:

1.大多數去中心化交易平臺不易操作,流動性受限,也不提供法幣支付

2.用戶教育的缺失和技術的不成熟

3.技術的複雜、缺少中心化服務機構導致用戶體驗感較差

. 05 .去中心化交易所投資邏輯

在監管問題、中心化暗箱、資金被盜、交易所跑路等因素的促使下,去中心化交易所仍然有著很大的的發展空間,投資去中心化交易所應該遵循以下邏輯:

1.開源交易協議層項目價值大於單個交易所。

開源交易協議層指的是通用的交易協議,類似於polkadot引進的是一個跨鏈協議,它的價值就遠大於某單個解決應用問題的交易所比如以德或者dew。因為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基礎還是建立在跨鏈之上的,只有跨鏈的基礎設施做好了,才有可能出現好的交易所

2.用戶是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價值基礎。

很多去中心化交易所會發行自己的代幣,代幣的價值來自於對去中心化交易所的預期,而去中心化交易所的預期建立在越來越多的用戶量和交易量,沒有用戶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其代幣的買賣無疑就是空中樓閣。

3.性能更好,比如交易速度更快、吞吐量更大、支持跨鏈功能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很可能會在同類項目中脫穎而出。

4.對於單個交易所項目,主要關注開發進度、上線時間、交易速度、用戶體驗和交易量等因素。

. 06 .去中心化交易所未來展望

去中心化交易所未來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1.大量的主流的數字貨幣會出現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中

目前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都是基於以太坊的ecr20代幣的,所以很多擁有自己主鏈的公鏈例如zec,bch,xmr,xrp等等都沒有辦法出現在現在的去中心化交易平臺上。但是隨著跨鏈技術的更新和發展,當幣可以在公鏈之間價值流轉的時候,跨鏈的合約處理速度實際上是比人要快的,這樣會產生一個正循環的生態,去中心化交易所越來越流行,越來越多的公鏈也都會支持跨鏈,登陸去中心化交易所。

2.中心化交易所數量可能變少,同時去中心化交易協議的發展會導致錢包的價值越來越高

當去中心化交易所逐漸開始支持公鏈,它所提供給用戶的使用體驗會比中心化交易所更加順滑。比如說在中心化交易所,大多數提幣操作都需要人工審核,有時還會出現卡幣,吞幣的現象,這種現象在自動處理的跨鏈錢包上是會大大改善的。當去中心化交易所上的用戶越來越多,意味著原來用戶放在交易所裡的錢都會提到自己私人錢包裡,而不是交易所的錢包,因此錢包會變得地位越來越重要。

3.交易所之間套利機會將越來越少

當去中心化交易所逐漸佔據主流地位之後,跨交易所/跨錢包轉賬會變的越來越簡單和快速,那麼原來因為各家中心化交易所提幣慢或者卡幣導致的差價空間都會縮小,也將慢慢抹掉平臺間套利機會。

. 07 .投資方投資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上幣時間大概情況

鯨準研究院丨去中心化交易所研究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