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十年,為什麼不在其中的你也感同身受?

汶川十年,为什么不在其中的你也感同身受?

各位壹堆飯,週六早!

今天是汶川地震十週年紀念日,十年前的那場舉國哀悼的災難帶來的創傷至今仍不斷的重現在我們眼前。

汶川十年,为什么不在其中的你也感同身受?

那場新中國成立以來震級最高、破壞力最大、波及範圍最廣的地震,帶來的傷痛不僅僅是汶川地震中的遇難者難以忘記,全國人民的傷痛都長久無法釋懷。

壹讀君對這場災難最深刻的印象是,當時每天下午的三分鐘默哀,這三分鐘裡,汽車鳴笛、警鈴長鳴。壹讀君清晰的記得當時在進行月考,但是全校都暫停了考試,起立沉浸在這種悲痛的情緒中。

汶川十年,为什么不在其中的你也感同身受?

每一個不在其中卻關注著這場災難的人,再去回想這件事時,都充滿了悲傷的情緒。其實這種情緒,是你有可能患上了類似於“PTSD”的症狀,被稱為

“替代者創傷”

替代者創傷和PTSD不同,PTSD是指直接遭受創傷後引起的應激障礙反應,替代者創傷是得知他人創傷經歷後發生的。

而在災難過後的替代者創傷主要是指,在目擊大量殘忍、破壞性場景之後,如果所接受的破壞性場景超出了一部分人的心理和情緒的耐受極限,而間接地導致的心理異常。

產生這些異常現象的人,通常都沒有現場經歷災難、甚至都沒有直接去接觸生還者,但由於經常接觸到創傷時間的圖片、文字或視頻,長時間接受負面信息而產生的一種共情和同情心理。

產生這種“替代者創傷”的間接受難者會產生跟經歷災難的人類似的創傷反應。在汶川地震後,各大媒體都在事無鉅細的播報災區的新聞信息,很多網友都表示看過之後產生了悲痛、感動、內疚等情緒,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甚至有許多人因為過分的關注災區信息,而無法正常的生活。

經歷過“911”事件的不少美國人也產生了替代者創傷。在救援活動結束後,紐約市消防局100多人因精神緊張而請假,據一位消防員說,即使在跟孩子玩耍時,腦海中也會不停的浮現出在現場撿拾遇難者殘肢的場景。

汶川十年,为什么不在其中的你也感同身受?

替代者創傷給人們帶來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能夠讓關注和經歷過災難的人重複體驗受災者的創傷經歷,產生恐懼、無助甚至於一種“倖存者愧疚”的情緒,嚴重的可能產生抑鬱情緒,讓他們有一種對生活的無力感,甚至自暴自棄。

近年來,不少人對媒體報喜不報憂詬病已久。其實,面對這種令人無力的天災,媒體能夠還原事件真實性的前提下,儘量避免展示災難現場的殘酷畫面,反而有利於避免大眾產生替代者創傷,反而會讓大眾面對這些災難和苦痛是更加有希望。

汶川十年,为什么不在其中的你也感同身受?

汶川地震的倖存者“豬堅強”

現在大家瞭解了替代者創傷這個含義,今天壹讀君想跟大家聊聊:

你知道哪件事對你產生了替代者創傷了嗎?

請以#週末考+事件+影響#的格式,在後臺或者文末留言給壹讀君。壹讀君會酌情找出5個小夥伴的答案在下週二的頒獎啦欄目裡上牆,並送上小禮品一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