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1969年的冬天,一列满载知青的专列从北京出发奔赴延安,车外响起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广播,车内有一位长时间没有说话没有流泪,只是凝视着来送他远行姐姐的青年。这位青年,就是今日带领中国人民奔小康的引航人,就是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领路人,就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追梦人。

在七年的知青岁月,留下了习总书记美好的青春回忆,记下了习总书记奋发的青春足迹,刻下了习总书记勤劳踏实的青春背影。

爱学习的恒劲

书中戴明说道:近平在知青岁月里,从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像《中国通史简编》近平从头到尾认真地读过,并且他会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他碰到喜欢看的书饿着肚子也要读完,遇到不懂的事就要研究透彻。习总书记执政理念、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

正是习总书记爱学习的这股恒劲,为他治国理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青年时期,是一个人学习欲望最强烈的时期,是一个人学习能力最旺盛的时期,是一个人学习习惯养成最重要的时期,我辈青年应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在书本中汲取营养,树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自己的人生道路与国家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应该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在坚持学习中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和自身文化修养,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经历总结提炼,以求内修于心,外践于行;在不断攫取知识的过程中滋养精神、洗礼心灵、升华思想。

爱劳动的干劲

书中这样写道:原本近平无需和我们一起下乡,一是他年纪小,还不到插队的年龄;二是齐老师的挽留,希望近平能有个更好的去处。但是近平执意要去延川县插队。习近平在梁家河村不到两年时间内,办沼气、办铁业社、办磨坊、种烤烟、办代销店,打井、搞河桥治理、打5大块坝地……“知青们刚开始干活不行,每天给他们记6分工。近平干活不惜体力,从挣6分,到挣7分、8分、9分、10分。10分是一个农村壮劳力一天的工分。打坝时,他的手掌上全都是水泡,第二天再干活,水泡就磨破了,开始流血。但是不管多累多苦,近平一直拼命干。”

我辈青年应向习总书记学习这股子爱劳动的干劲,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中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去实现“两个一百年”。

爱人民的心劲

“人要成长,要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首先要有使命感,二是强烈的忧患意识。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时就已悄然扎根。”这是与习近平同志一起插队的战友对他的评价。的确,心中有人民,人民心中才能有你。就如习近平亲切和蔼地对待灵娃那样,在得知习近平被组织选派去北京上大学告别前夕,灵娃和其母亲对他极其不舍;甚至有位腿部残疾,常年不出门的老乡,还拄着拐棍来送行。最后,习近平流下泪水。民心,在习近平的心里是最重的。在后来河北正定、福建宁德工作时,我们都能看到习近平礼贤下士、亲民爱民的动人画面。

青年,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一定要扣好。青年,是人生的第一步棋,一定要走好。青年,是人生的第一步路,一定要迈好。习近平用自己的青春生动的告诉广大青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