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政清院士回憶高考——曾難以企望的科學家夢

1966年~977年,此間漫長的11年時光裡,陳政清院士曾無數次感嘆遙不可及的科學家夢想,直至恢復的高考再次點燃希望,陳政清一直都在和時間賽跑,追趕科學家夢想。

陈政清院士回忆高考——曾难以企望的科学家梦

我的高考遲到了11年

1977年10月21號,國內各大媒體公佈了恢復高考的消息,這個特大喜訊激活了數百萬知識青年荒蕪的心田。與大多人不同的是,陳政清提前20天得知了這個消息。

40多年過去了,陳政清仍清晰地記得那一幕。十年來從未來過他工作地方的母親,趕了一天的路,從湘潭老家來了。當時正在岳陽錢糧湖農場總場中學任高中老師的陳政清看到母親的身影出現在教室外,第一反應是家裡出大事了!

“果然也是大事!是國家準備恢復高考了!”對於母親捎來的這個消息,陳政清第一反應是完全不敢相信。由於這比國家公佈恢復高考的消息提早了20天,再三和母親確認消息來源是在湖南大學教書的大姐後,陳政清仍是將信將疑。

1947年,陳政清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市一個商店職員家庭。“從小就嚮往當一名‘科學家’、‘工程師’,不僅學有所成,還能造福全人類。”談及當時的科學家夢想,陳政清說道。 然而,正當他信心滿滿準備報考半導體專業時,1966年6月13日,國家發佈推遲高考的消息,隨即高考停考,這讓陳政清傻了眼。

1968年12月,陳政清被下放到了位於岳陽市的錢糧湖農場成為一名知青。陳政清形容這段歲月,“那是一段漫長又迷茫的日子。”1974年底,感覺大學夢徹底破碎的他結了婚,1976年當了父親。

“直到高考恢復的消息完全公開,才真正相信,等了11年,我終於等到了高考!”對於這個特殊的日子,陳政清印象深刻。

高中畢業11年後,仍考了個地區數學第一

“這一路走來,唯一不變的是我對科學這件事情的興趣。無論有條件還是沒有條件,我都堅持看書學習。相信經過這麼多年的準備,高考絕對沒問題。”相較於很多荒廢了學業的考生,對學習有著驚人的熱情的陳政清對高考信心滿滿。

到錢糧湖農場的第三年,陳政清被“選拔”到農場七分場中學當初中老師。兩年後,又被“提拔”為總場中學高中老師。由於老師少,學校哪門課缺老師,他就教哪門,數學、物理、化學等等都教過。利用教書的機會,陳政清如飢似渴地閱讀了大量書籍。農村夏天蚊子多,陳政清就穿上長筒膠鞋看書。

就這樣,陳政清一邊當著高考補習班的老師,一邊自己複習著,一個多月後的冬天,30歲的他和他的學生們一起走進了高考考場。

那年高考語文題的難度,陳政清覺得連今天的初中都不如。他記得很清楚,第一題是把一句拼音寫成漢字,作文題是《心中有話向黨說》。“那年的數學最後一道題是有點難度的高等數學基礎題,基本上沒人做出來。”陳政清記得考完數學出來,馬路上到處都是人,大家一堆堆在議論考題。自學完高等數學的陳政清老師一下子就被大家圍住了。成績出來後,大家都知道就是那個農場老師數學成績考了岳陽地區第一名。

不久之後,陳政清等來了錄取通知書,通知書上寫著“湖南大學力學專業”。陳政清決定進入大學學習,從此開始了他與湖南大學40年的緣分。

與時間賽跑,追趕科學家夢想

1978年3月入校,陳政清已經31歲了,是全班年齡最大的同學,並且已經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面對遲來的學習機會,陳政清十分珍惜。對77級而言,最大的學習困難是學英語,大家幾乎都是從零開始。對於陳政清而言,學英語還有一樣格外的困難。“我有神經性耳隆,高音頻的音標聽不太清,第一堂英語課幾乎沒有聽懂教授的一句話,非常‘恐怖’。”為此,他咬牙花巨資買了一個收音機,連睡覺都戴著耳機聽,一個星期後才開始聽懂課。英語書不離手更是標準配置,每晚10點熄燈後在路燈下看半小時,每天早上6點起床晨讀一小時。四年堅持下,英語不再是難題。

隨著時間推移和學習的深入,陳政清開始領悟到力學科學的無窮奧妙。陳政清師從當時被譽為國內塑性力學“三巨頭”之一的熊祝華教授和結構力學的王磊教授,相繼獲得學士、碩士學位。在那個研究生像大熊貓一樣珍貴的年代,他沒有忙著找工作和賺錢,而是繼續和時間賽跑,追趕科學夢想。1984年,又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固體力學的博士研究生,師從清華大學杜慶華教授(後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嵇醒教授。

接觸陳政清的人都感嘆,他對學習有著驚人的熱情。博士畢業時已經40歲的他,仍然一有學習機會就會抓住不放。1991年,英國有一個面向中國政府的專項資助項目,陳政清順利地通過了由英方組織的考試,考取了英國文化委員會獎學金。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學習期間,他學習到了結構抗風與減振的最前沿科研成果。

此後,陳政清在柔性橋樑非線性設計理論和抗風理論與應用研究、結構減振技術領域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曾先後3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我的經歷是很多這個年代科學家的共同經歷。相較於後人而言,可能我們的路漫長了點,但我耐性比較好,能持之以恆,不管對理想,還是對學習科研,我都堅持下來了,這樣才能抓住機遇。” 陳政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