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校!林校!

林校!林校!

北大林校與永康林校都火了!

本文共 4672 字

燒腦指數:★★★

閱讀大約需 14 分鐘

林校!林校!

昨天,北大林校長在全國朋友圈刷屏了。敏銳的濤哥感覺到永康崇德學校林校長這些天做的事說的話,一定也可以火一把。一直想做個林校鄉愁專訪,今天算是鬧臺場,期待不久的將來大家就可以在早報上看到林校背後滿滿的正能量故事……

2018年5月1日,6組編號52號,崇德"日究竟"【第982天】

(洞見:九百九十三)(文/林剛豐)

去支教

早上5點起床,直奔金華高鐵站。

7點15分,乘和諧號去上海虹橋站,後轉出租車去上海浦東機場。

12點,搭春秋航空的航班去甘肅慶陽。

14點30分,我們終於安全落降到慶陽機場。

一行9人,有在讀幼兒園的小朋友,有在讀初中的小男生,也有年輕攝影師與企業管理者,還有陪同孩子來的兩位媽媽,還有我。

我們此行支教的學校是: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新集鄉大灣掌小學。學校現有一位校長,兩位男老師(分別是55歲、57歲),全校22名學生,七個年級(一年級4人、二年級2人、三年級4人、四年級1人、五年級3人、六年級5人、學前班3人)。

洞見:一群人主動去一個學校支教幾天,這件事,看似很小,卻是很大。

2018年5月2日,6組編號52號,崇德"日究竟"【第983天】

(洞見:九百九十四)(文/林剛豐)

走進大灣掌小學

(一)

早起,趕往大灣掌小學。

當黃土高原的原生態自然景觀躍入我們視野的時候,我們情不自禁多望了幾眼。

溝谷縱橫,坡度陡峭,深不見底,狹窄的河網隨呈樹枝狀肆虐開去,跌宕起伏,極具氣勢。錯落在大山脊背上梯田裡的小麥長勢喜人,綠油油地精神著眼前的枯燥荒蕪的黃土高原。

在新集鄉街道,我們與安世棟校長接上頭,在他的帶路上,汽車一頭扎進了一條剛修的黃泥道,彎來彎去,忽上忽下,車輪捲起的黃土漫天飛舞,也不知彎了多少道灣,遠遠地看見一個小山坡蹲著兩座小平房,有圍牆,一杆旗幟在明朗的陽光迎風飄揚。安校長說,學校到了。

下了車,它與周邊的大山融為一體,方圓不見鄰居,這是一所孤獨的學校。

(二)

“安校長,學校最需要解決的困難是什麼?”我們問。

安校長想了想回答:“我們最需要一口井。我們學校沒有水,我們學校的水都是從很遠的地方挑來的。”

“你們還有什麼困難?”我們又問。

安校長說:“我們學校只有一臺電腦。”

我們說:“那我們就捐贈一口井吧!回去再寄電腦與一批投影設備過來。”

安校長很高興地接受了。

(三)

在捐贈儀式上,看到22個孩子拿到我們贈送的校服,書包、小水滴、文具、保溫杯等禮物的喜樂,心裡特別的幸福。

捐贈儀式結束後,我們就開始聽課。我聽了三節課,第一領略到了複式班教學的魅力。

第一節,聽安校長上:六年級5個學生《湯姆·索亞歷險記》、二年級3個學生《亡羊補牢》、《揠苗助長》。

第二節聽李廣睿老師上:學前班3個學生《寫字練習》、一年級4個學生《認識人民幣》、五年級3個學生《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第三節聽馮克儉老師上:三年級4個學生《面積和麵積單位》、四年級1個學生《小數的性質單元測試》。

(四)

我問:馮老師,您什麼時候來大灣掌任教的。

馮克儉老師:我是由民辦教師轉正錄用的,一直在大灣掌任教,在這裡工作了39年。

我問:你為什麼不換個學校工作?

馮克儉老師:因為1、我家在附近,離學校不遠。2、家有老人經常有病,需要我照顧。3、其他老師不願意來。有一年,有一個老師來了一個下午,就跑了。

我問:你教哪些課?

馮克儉老師:五年級語文、一年級語文、學前班語文、複式班班主任,科學課、活動課、圖畫課、思品課、二三四年級數學。

我問:你們安校長上課嗎?

馮克儉老師:安校長教二、六年級語文、三四五六年級英語,全校體育課,五六年信息課,二、六年級班主任。

我問:您工作中最開心的是什麼?

馮克儉老師:這周邊都是鄉里鄉親,好多人家中從爸爸、兒子、孫子三代都是我教的。家家戶戶知根知底。我教的很多的學生都走出大山了。

我問:留在山裡的家庭一年有多少收入?

馮克儉老師:一般家庭有二十來畝地,如果年成好畝產能有五百斤左右,如果年成不好,大概畝產二百斤左右,現在小麥1元每斤左右,有的年份可能還加點玉米、大豆的收入,一戶家庭純收入不到一萬。現在青壯年很少有留在山裡的。

我問:您現在有積蓄嗎?

馮克儉老師:我家九口人,兩個兒子也在外打工,一年純收入和起來勉強有個十萬元。然而也就勉強一家人的溫飽,難有積蓄。

(五)

下午四點半,放學了。

我發現沒有一個家長來接孩子。

孩子們排著隊,有序地走在山路上,爬上一個灣,一轉,隱沒在莽莽蒼蒼的山路上。

安校長告訴我:最遠的孩子,要走一個小時,才能到家。

(六)

我們陪三年級李等成回家,想看看他住的窖洞是怎麼樣的。裡的。

“你跟誰生活在一起?”我問。

“爺爺奶奶。”

“爸爸媽媽呢?”

“爸爸去世了。媽媽改嫁,帶著二姐到新疆去了。”

“你有幾個姐姐?”

“兩個。大姐15歲,不上學了,在大姑家看孩子。”

“你媽媽會回來看你嗎?”

“現在不來了,但會寄些吃的給我。”

安校長補充說:“他爺爺是殘疾的。這孩子特懂事,學習也很認真,就是不怎麼說話。”

看著李等成一聲不吭地走在我們的最前面,那麼從容與自我。我想,他已經完全適合了現在的生活,我們認為的孤苦對他可能不算什麼,然他的未來又會怎樣呢?

洞見:有人問我,這一天下來最大的體驗是什麼?我回答:致力支持“老少邊窮”欠發達地區的教育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2018年5月3日,6組編號52號,崇德"日究竟"【第984天】

(洞見:九百九十五)(文/林剛豐)

支教片斷

(一)

早上六點,我們從帳篷裡爬起來,黃土高原的朝陽已經明亮的照在山崗上。風一點點地拂面,透心涼。

“昨晚我被凍醒了。”

“昨晚兩點,我爬起來,又穿一件外套,又鑽進睡袋,冷得實在睡不著。”

“還好,我昨晚向安校長要了一床棉被。”

正當我們你一言我一言討論時,姐姐蘭小豔(五年期)、蘭芳豔(三年級)、妹妹蘭雙豔(一年級)、弟弟蘭金龍(學前班),已經飛奔進了校園。

我用溼巾擦了把臉,就來到教室裡陪孩子們早讀。一進教室,發現教室裡已有七個孩子。蘭小豔在認真地讀英語,蘭雙豔在背誦《端午粽》一文,蘭金龍在吃饃饃。

我打斷蘭小豔的朗讀,問:“你們四個早飯吃什麼?”

“他仨吃饃饃。我不吃早飯。”蘭小豔回答。

“早上走了多久?”

“不久”。

“你們幾點起床,不久到底多久?”

“我們五點起床,五點半出發,六點半到學校。”蘭小豔回答。

我聽了,一時語塞。

(二)

我走上覆式班講臺,給六年級上《湯姆·索亞歷險記》之“精彩片斷”,同時給二年級上《亡羊補牢》。大灣掌學校的三個老師都來聽課了。

我安排六年級的5個孩子圍成一個圓桌組成一個學習組,3個二年級的孩子圍成一個圓桌組成一個學習組。

我先給兩個組分別發了一張白紙,想先給他們報聽寫,各7個詞。我先給六年級組報一個詞,再二年級組報一個,並要求他們都寫在我發的那張白紙上。

在聽記中,我發現六年級組對“倒斃”一詞很陌生,二年級組對“窟窿”一詞中的“窿”都寫錯了。我就引導他們自學完成這兩個詞的音形義。我先讓二年級組自己訂正,然後參與六年級組的討論,伺機教他們理解“倒斃”與“死”語用的差異。討論好後,佈置給他們自讀“精彩片斷”,給文章加個題目,要求擬出五個不一樣的題目。然後我參與二年級的討論學習,不斷糾正他們的發音,並一次次示範書寫筆劃順序,完成重點詞語鞏固後,佈置他們分角色表演練習。然後我轉為參與六年學習討論,最終確定“獲救”為標題,接著佈置他們討論“湯姆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然後,我轉為指導二年級組的分角色表演訓練,訓練到位後,佈置他們理解討論“他為什麼後悔,他決心從哪幾個方面改正自己的錯誤?”。然後我又轉為參與六年級組討論,重點討論湯姆勇敢自救的方面,並從“貝琪”的絕望的表現來進一步理解湯姆勇氣。最後要求他們說一說自己身上那些方面也充滿勇氣。然後,我又轉為參與二年級組的討論,最後總結出亡羊人要改正不重視對未來的預判的粗心以及不重視他人善意的意見的狂妄。

下課鈴聲響了,我結束了第一次在複式班上的課。看著九個孩子意味未足的樣子,我心裡卻滿滿當當的,我想,它將永久的完美地定格在我的職業生涯裡。

(三)

他們的音樂課、體育課是22個孩子同時上的。

應卓宏老師給高段的孩子上“三步上籃”。

應闊老師給低段的孩子上老鷹捉小雞的遊戲。

兩位老師與孩子玩得不亦樂乎,孩子們怯怯地表現一去不返,小小的操場上,笑聲與清澈的陽光一樣明媚。

邱悅老師年輕時是專業的歌手,今天給孩子們上《蝸牛與黃鸝鳥》,孩子們一開始十分拘謹,不敢大聲唱出了,也不敢邊唱邊身體律動,邱老師一遍遍示範,忘我的表演,孩子們終於浪漫起來,越唱越歡快。邱老師在課堂結束時說:“唱歌就是最快樂的事情,我們可以一邊唱一邊手舞足蹈,大聲唱出心裡想說的話,邊唱邊跳,太開心了。”

(四)

午餐時,一年級李文薔一盛到我們親手給孩子們做的菜,立即挾些大塊的蘿蔔、肉放到一個塑料袋裡。我好奇地問:“帶回家給誰呀?”她靦腆的回答:“帶回去給爸爸吃。”

我又一次眼圈一熱。

看到昨天中午小朋友中歺的麵條裡沒一丁點的肉,我們就問安校長了解學生的伙食標準。安校長告訴我們,孩子每天政府補貼4元錢。有三個學前班的,政府還沒有補貼,他們只好自己帶乾糧來,一般都是吃饃饃。

昨天我們就買了一些肉、大米、芹菜、蘿蔔、雞蛋,夠孩子吃一小段時間。今天,我們就分工,給孩子做菜的做菜,上課的上課。

(五)

課間,我正和孩子們聊天,一位男孩子悄悄走到我身邊,遞給我一個東西,說:“給你!”

我接過手一看,一個比雞蛋小得多的蛋,讓我驚羨地是,蛋上渾身塗上了顏料,並畫有一個稚氣的笑臉。看這樣充滿夢幻的蛋,讓我立即想起崇學校“護蛋節”上彩蛋。

“這是什麼蛋?”我問。

“這是山上錦雞的蛋,我從野外撿的。”

“這太貴重了,我不能收!”

“這一一?”

洞見:大灣掌小學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2018年5月4日,6組編號52號,崇德"日究竟"【第985天】

(洞見:九百九十六)(文/林剛豐)

支教片斷

(六)

早上,武俏宏同學拎來一袋東西給我們。

我們一看,是一些核桃和一些雞蛋,袋子裡還附著一張信箋,上用工整的字跡寫著:歡迎你們千里迢迢來到我們貧困山區,謝謝你們對我們兒子的捐贈和幫助,同時我真心的祝願你們全體成員家庭和睦美滿、幸福、健康、工作順利!

我們被眼前的禮物嚇到了。

“這些雞蛋不能要!”

“是的,他們自己都捨不得吃!”

“但不要會不會覺得我們不近人情?”

“那就收9個,我們每人一個,其它回給他!”

我數了數,總共20個。

當我把11個雞蛋還給武俏宏時,他怎麼都不肯要。

(七)

早上,我經安校長同意,把22個孩子召集在一起,想給他們再上一堂課。

從學前班到六年級,年齡跨越大,對我來說是一次挑戰。

我計劃以講故事與朗讀相結合的教學策略來實施這堂課。

我與馮克儉老師商量之後,我選了《橋》這篇文章。馮克儉老師說,要不把學前班的三個孩子拉到另外教室。我說,讓他們留下吧!

一搬好桌子,學生們還是很好奇,特別是學前班的三個孩子高興得左顧右盼。特別是看到黑板上寫滿了一組又一組的拼音字詞,他們仨更是一臉興奮。我蹲下去問他們仨,黑板上的拼音有會拼讀的嗎?有一個字認識嗎?他們仨一股腦兒地搖頭。

“孩子們,今天七個年級的同學一起來聽我講一個關於生命的故事,你們能從我寫在黑板上的詞組中猜到這個故事的題目嗎?”

很多孩子都猜出來了,因為“橋”字寫得最大,寫在了榜眼的位置。

“在聽這個故事之前,我們得先完成故事中出現的一些詞語,以便你們更能聽懂故事,接下去請根據板書自學,高年級同學可以教一教低年級同學。”

在全體學生自學中,我主動去教學前班組,我主要教他們會讀會寫“生命”這個詞,然後要求他們仨在本子上畫幾遍這兩個字。教完學前班組的,我就去教一年級讀通黑板上的生字詞,一次次糾正他們的拼音。

接下來,我一個年級一個年級抽査剛才的字詞自學效果,並及時糾正發音與鞏固字形,看到學前班組的學生也能跟著念讀,甚是喜悅。

“這是一座怎樣的橋,故事中哪個人打動了你,他的什麼精神力量打動了你?請聽我慢慢給你講來。”

我聲情並茂地範講了一遍課文,學生們聽得入神。

為了便於學生們更好入情入境,再加上他們手上沒有課文教材,我就選了關鍵的幾句,反覆教他們讀出其中的意韻。我教讀一句,他們跟讀一句,直到他們讀得繪聲繪色。(1、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裡狂奔而來,勢不可當。2、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3、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4、突然,那木橋轟地一聲塌了。小夥子被洪水吞沒了。老漢似乎要喊什麼,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5,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裡祭奠。)

⋯⋯

最後,我邊唸唸有詞邊讓所有學生起立,雙手合十,閉目,完成了一次對“老漢與兒子”的祭奠儀式。

“孩子們,在我們的身邊,像老漢這樣的英雄有很多,是他們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創造了我們偉大的祖國,創造了我們今天和平的生話,創造了我們今天的教室與書本,他們可能是你的爸爸媽媽,也可能是你的老師與同學,也可能是你自己,讓我們向英雄致敬,熱愛生命,守護生命,創造偉大的生命。”

全體學生神情凝重而熱烈。

(八)

我們要走的時候,孩子們就悄悄地塞給我們他們寫的信。

我們邊看邊哭。

“林老師,謝謝您給我們上課。還有,您今天要走了嗎?我捨不得您走。您為什麼走?等我長大,一定來上海。您明年來嗎?要是明年不來,您就給我打電話。我的電話是153⋯⋯57,您的電話是多少?我真是謝謝林老師。我也最喜歡的就是林老師。林老師今天幾時走?我是9歲,董馬玉。”

(九)

離別時。

我問:安校長,我們是不是第一批來支教的?

安校長:是的,你們來之前,從來沒人來支教。

我問:安校長,你目前工作中最困惑的是什麼?

安校長:我最困惑的是,我沒有機會外出學習。

我問:安校長,你希望我們今後還能做點什麼?

安校長:希望我們的孩子有機會去你們那邊看看!

我問:安校長,你目前工作中最幸福的是什麼?

安校長:我最高興的是,我們學校終於連上WiFi,融入世界。以前,總覺得我們的22個孩子是被世界遺忘在某個角落的了。

洞見:支教路上,只有開始,沒有結束。

2018年5月5日,6組編號52號,崇德"日究竟"【第986天】

(洞見:九百九十七)(文/林剛豐)

星星之火

支教這幾天,我的朋友圈可熱鬧呀!

1、勇者無疆:教育的本初是愛,世界因愛而變得溫暖,大愛至於廣遨邊際,小愛隱於周身細微,向愛致敬。之前對於支教的粗略認識是鍍金積攢經歷。方才領悟到支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是社會整個環境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您們的善行善舉善為,讓人們(包括我)深感內疚,生活在如此幸福的環境中,沒有理由不去奮鬥。

2、落落青歡:原來現實中真的有這麼苦的山區的孩子們,一直以為都是電視裡拍拍的。很感動那些願意在大山裡面守護孩子的老師們。還有一點感想就是,真希望國家能夠儘早幫助更多人脫貧。

3、JOY:還有大量偏遠山區教育需要支援,這個需要社會力量!

4、樓肖如:世界上,還有那些讓人感懷感動的角落,只覺溫暖。

5、茉莉花香:沒有看林校前一兩天朋友圈,今天看到圖片引起了我的好奇,點開欣賞起來,第一感覺這樣的益教體驗下次可以讓學生家長和學生參加,不同的群體、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閱歷…都會有敲擊心靈的感慨,下次有機會我想和兒子參加。看了這篇,往前翻看了林校的朋友圈,果不其然,心聲共鳴了。

6、楓之夢:一遍一遍的看,淚溼眼眶!有愛,溫暖,又奮進!我和我們都該與你和你們一起做點什麼。難以剋制湧動的情緒,知覺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即是如此。今日,您的離開不是結束,而是全新的開始⋯⋯因為我們將真正為這樣一份教育使命時刻做好準備。

7、布翁焦爾諾:到今天,一看就已忍不住哭了,就看著這些孩子和愛心人士就已經有了感情。

8、FEI:看到這樣的畫面,這樣的故事,總覺得該做些什麼⋯⋯

9、微微:林校!我轉點錢給你,幫我帶點心意給孩子們,買點肉和菜。有時腦海裡經常夢想著結個伴去陪伴一下這群需要溫暖的孩子,麻煩林校幫我傳替一下,把自己的一點心意經過林校長傳遞到遠方,感覺自己很榮幸很幸福。

10、豐色:強烈建議把孩子們送過去體驗體驗山區孩子們的生活。

⋯⋯

洞見:一個善舉一次義行,就如星星之火,看似微乎其微,然它一旦融入社會打動社會,它就能喚醒社會的良知與正義,產生極大的號召力凝聚力,甚至會溫暖一座城。

北大林校致歉書

林校!林校!

校慶之前,林建華可能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名字會在短短兩天內刷屏兩次。

5月4日,因在校慶大會的致辭中讀錯了“鴻鵠”的發音(將“鵠”念成“hao”),北大校長林建華成為這個週末的焦點人物。他的致辭、他的發展軌跡和各方的反應,迅速成為社交網絡的一大看點。

5月5日下午,一封北大校長道歉信在網上流傳,後被媒體證實為林建華親筆,外界譁然,又一次刷屏開始。

一字之差何以引發軒然大波?原因或許不外乎以下三點:第一,林乃國內頂級學府的門面擔當,“鴻鵠之志”屬日常用語,唸錯實不應該;第二,近來與北大相關的爭議不斷,校慶當天校長的言行自然備受矚目;第三,林建華此前任職浙大校長時曾陷入過風波。

基於此,林建華這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必然不是一個孤立事件,高壓之下公開道歉,應該是想給自己也給北大一個臺階下。然而,面對校長道歉之舉和相應內容,再度沸騰的輿論究竟買不買賬呢?

鴻鵠是常用字,不會讀,說明文字功底太欠缺,直接認錯便是了,還厚顏拿文革什麼的說事太不應該的。贊同自由的評論[抱拳]。以前耽誤的,後天完全可以補上。如果放在民國時期,不說北大,任何一個校長出現這樣的錯誤,估計就乖乖提出辭呈了。(初園)

這一筆描的實在不太高明,認錯就不要找理由!有鋼就辭職,沒鋼就眯著,調侃就灑脫,裝叉就擺戰績。有點兒不倫不類,不卑不亢,又沒人逼著,何必,何必。(建平)

鄉愁身邊事

會不會覺得,有些單位有些人太像這棵樹,貌似高大挺拔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其實早己貧飢無力奄奄一息不堪一擊,只能靠打點滴對身邊的小草吹吹牛逼!(春哥)

林校!林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