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還是來了,美國或24小時與歐盟開打貿易戰!

6月1日,對於歐盟來說並不是一個平靜的日子,因為特朗普對於歐盟鋼鋁的關稅豁免日期就要到了,如果特朗普不繼續對歐盟開放豁免權,歐盟將受到美國的關稅制裁。

而歐盟早就有言在先:如果美國對歐盟的鋼鋁實施關稅制裁,歐盟必定會採取反制措施,並且還將向世貿組織發起法律行動。

終於還是來了,美國或24小時與歐盟開打貿易戰!

事實上,美國對於歐盟鋼鋁關稅的豁免期早在上個月就到期了,為此,默克爾,馬克龍都曾先後訪美,要求美國不要對歐盟動手,馬克龍還為此送了特朗普一棵象徵美法友誼的小樹苗,只是最後不翼而飛了。

當初或許是默克爾的強硬表態是特朗普做出了妥協:同意將歐盟鋼鋁的豁免權延長一個月,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不過是緩兵之計。

如今,一個月的期限已到,特朗普如何抉擇必將決定著美歐的未來的走向。

但是依芥末看,這次特朗普妥協的概率不大,否則上次已不至於只延遲了一個月,而默克爾這一個月的表現也證實了這一點:

終於還是來了,美國或24小時與歐盟開打貿易戰!

其實,默克爾心知肚明,這次美國恐怕不會輕易讓步了,所以德國必須另尋出路。這一個月以來,默克爾先後訪問了俄羅斯和中國。

中國已經連續2年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默克爾只有中國這一條出路。事實上兩國也達成了強化雙方經貿合作的共識。

事實上,從美聯儲加息縮表以來,全世界都面臨著流動性緊縮的問題。就好像要過冬了,大家都在搶棉被,搶不到的就得凍死,中美之間所有的鬥爭也離不開這個主旋律。

終於還是來了,美國或24小時與歐盟開打貿易戰!

美國通過向全世界加徵關稅,從而抹平自己的貿易逆差,先堵住資本外流的窟窿,然後通過在各地區製造動盪,惡化他國投資環境,促使資本回流,這是美國的套路。

而中國通過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降低關稅,吸引國際資本來中國投資,本質上也是在同美國爭搶流動性。一個開放,一個封閉,一個合作,一個樹敵,誰勝誰負早已經寫進歷史中了。

24小時後,特朗普同意豁免延期,美國想堵住貿易逆差這個窟窿就得延期。不同意豁免,歐盟開始反制措施,歐美貿易戰開打,美國將親手將歐盟推到中俄的陣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