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說的目的:駁倒對方,說服對方,達成我方目的

鬼谷子曰:“鉤鉗之語,其說辭也,乍同乍異。”

也就是說,鉤鉗之語作為一種遊說辭令,其特點就是遊說對方時,與對方的觀點、言論乍同乍異。

遊說的目的:駁倒對方,說服對方,達成我方目的

遊說對方時,無論最初是處於攻勢還是守勢,是掌握主動權,還是身處被動,最後的目的都是不變的——駁倒對方,說服對方,達成我方目的。所以一定要在遊說對方的時候,想盡辦法操控住對方,鉗制住對方,令對方無法反抗,樂於接受我方的擺佈。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其中的一個重要實用戰術就是,遊說之辭要與對方的言論、觀點乍同乍異。

對對方言論、觀點表示同意,是拉近與對方情感上的關係,增進信任,更重要的一點是,同意對方的言論、觀點,是讓對方自己挖好坑,為後來將對方推下去做準備。為什麼要這麼比喻呢?因為遊說對方其實就是一個邏輯圈套,假如將其簡單分為立論、辯證、得出結論三個部分,要想說服並辯倒對方,就必須要讓對方完全信服、贊同和無法反駁我們的邏輯。

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很簡單,就是讓對方自己為我們的邏輯立論,而我們對對方的言論、觀點表示同意,就是對方為我們的邏輯立論。而我們對對方的言論、觀點又提出不同看法和異議,就是辯證。這個辯證表面上是為證明對方言論、觀點而作,而實際上卻是對對方觀點、言論的扭曲其本意的解釋。最後按照邏輯順序得出結論,這個結論不是對方最初所願意接受的本意,但是因為邏輯立論是由對方自己確定的,我們都是順著他的立論而得出的結論,所以對方只能接受,無從辯駁和反抗,等於是挖坑埋自己。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後,陳勝在陳縣自立為王,分遣諸將攻略郡縣。

張耳、陳餘和武臣率軍三千攻略故趙之地,接連攻克數十城,在張耳、陳餘的支持下,武臣自立為趙王。為了進一步加強實力,武臣派部將韓廣攻打故燕之地。沒想到,韓廣到了故燕之地後,就被燕人擁立為燕王。於是,武臣同張耳、陳餘率軍來到燕國邊界,準備攻打韓廣。一天,武臣獨自帶著隨從離開軍營到邊界偵察敵情,結果被燕軍活捉。燕國以此要挾張耳和陳餘,令趙國割一半土地給燕國才放回趙王武臣。張耳和陳餘派了多位使者前往燕國遊說,結果都被殺害。張耳和陳餘一時沒了主意。

遊說的目的:駁倒對方,說服對方,達成我方目的

這時,有一僕人聽說此事後,對其他同伴說:“我能為主公說服燕人,與我王同乘而歸。”

諸同伴皆嘲笑道:“主公派出了十多個能言善辯的使者,結果都被殺掉,你有何德何能,能讓燕人放回我王!”

這位僕人沒有自辯,也沒有向張耳和陳餘稟報,就私自偷跑到了燕軍大營。

燕軍軍士將僕人押到將軍營帳。

僕人見到滿臉殺氣的燕將後,面不改色地問道:“將軍可知臣為何來此?”

燕將道:“不過是想讓我們放回趙王罷了。”

僕人沒有直接回答,算是默認了。燕將的這句話,就是“立論”。

僕人反問道:“將軍可知張耳、陳餘為何等樣人?”

燕將道:“賢人也。”

僕人又問:“那將軍可知兩人的志向為何?”

燕將道:“不過是想弄回趙王罷了。”

僕人笑道:“將軍還是不知道此二人的志向啊。當初張耳、陳餘、武臣單槍匹馬攻下趙地數十城,此其各欲南面而稱王,豈會僅僅滿足於做卿相而已呢?君與臣的地位豈可同日而語,因為剛剛攻佔趙地,人心未穩,所以張耳、陳餘未敢提出稱王的要求,而且按照年紀少長,讓最為年長的武臣先做了趙王。如今,趙地人心已定,張耳和陳餘都想分割趙地稱王,只是沒有合適的時機。現在將軍囚禁了趙王,恰好給了兩人時機。

因此說,張耳和陳餘此時名為求燕國放歸趙王,其實心中盼望燕國將趙王殺掉,如此兩人就能平分趙國,各自稱王了。以一個趙國的力量就足以蔑視燕國了,況且以兩位賢王左右號召,以懲罰將軍殺害趙王為名討伐燕國,滅亡燕國就更是輕而易舉了。”

遊說的目的:駁倒對方,說服對方,達成我方目的

這段說辭,是照著燕將的“立論”而延續過來的,就張耳、陳餘的志向這個問題,僕人表達了和燕將完全不同的意見,這個不同的意見,既是為讓燕將放歸趙王服務,又是為燕國的切身利益服務,而且兩者是完全統一的。結合當時人人各欲稱王的事實,燕將不得不信服僕人所說的。

於是,燕將下令放出趙王武臣,僕人駕著車載著武臣,成功回到了趙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