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名員工虧損12.6億的華領醫藥IPO,資本豪賭千億抗糖尿病市場

一條財經/丁錦

  • 有這樣一家藥企,沒有產品、沒有收入,虧損總額更是達12.6億元!竟然在港交所提交了IPO材料。這是自港交所新政實施後,第二個去港交所“吃螃蟹”的。
  • 更不可思議的是,藥明康德的創始人也是這家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並且背後更是有阿里巴巴、平安集團、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等為其站臺。
  • 為什麼資本大鱷們願意投這家企業?或許整個醫藥行業,授權研發模式藥企的投資邏輯全在這兒。

6月6日,研發糖尿病口服藥物的華領醫藥向港交所提交了主板上市申請。此前,有消息稱,華領醫藥擬募集約2億美元。

華領醫藥此前進行了五輪融資,從目前華領醫藥的股權結構來看,阿里巴巴馬雲及蔡崇信持有的Blue Pool、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藥明康德等多名重量級股東參與其中。

83名員工虧損12.6億的華領醫藥IPO,資本豪賭千億抗糖尿病市場

華領醫藥在提交的申請材料中表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尚未將任何產品商業化,因此並無從產品銷售產生任何收入。主要是以現金補貼的形式從政府獲得補助支持研發項目。

截至2018年3月31日,累計虧損人民幣1260百萬元,其中2017年虧損人民幣280.7百萬元。隨著Dorzagliatin的臨床試驗、向國家藥監局尋求批文及商業化Dorzagliatin而產生更多大額經營虧損及負經營現金流量的情況,預期2018年會產生更大幅度虧損。

截至2018年3月31日,擁有銀行結餘及現金人民幣836.1百萬元。

83名員工虧損12.6億的華領醫藥IPO,資本豪賭千億抗糖尿病市場

港交所新訂《上市規則》條文生效後,歌禮生物率先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成為零營收生物醫藥IPO第一股。此次,華領醫藥成為了第二家未盈利擬赴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

沒賣出過產品,華領醫藥在做什麼?

合作研發,指製藥企業將部分醫藥研發工作,外包給專門的CRO公司,5月8日掛牌上市的藥明康德,就是CRO巨頭。

據瞭解,華領醫藥開發的Dorzagliatin,是羅氏公司的第四代GKA(糖尿病藥物新靶點),也是全球首個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GKA。

華領醫藥創始人陳力曾擔任羅氏公司中國研發中心的首席科學官。為此,2011年華領便向羅氏收購當時為初期候選藥物的Dorzagliatin的全球權利。

2012年3月初步支付了2百萬美元的預付款,並於2017年8月(開始在中國開展III期臨床試驗時)作出額外1百萬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在若干國家或地區的新藥申請提交及批准時作出額外的里程碑付款,該等付款總額最高可達37百萬美元。Dorzagliatin成功商業化後,將需支付額外里程碑款項55百萬美元。

83名員工虧損12.6億的華領醫藥IPO,資本豪賭千億抗糖尿病市場

銷售收入為0,為何能被眾大佬看好?

招股書披露,公司沒有從產品銷售產生任何收入,目前自身沒有製造能力,並且截至2018年3月31日,僱員共83人。為什麼這樣一家公司,依然能獲得眾多資本大鱷的青睞?

作為一家以研發為主的藥企,華領醫藥不具備生產Dorzagliatin或任何其他候選藥物的能力,主要委託第三方合全藥業(藥明康德子公司)及上海迪賽諾生物醫藥,為臨床試驗生產及儲存足夠數量的Dorzagliatin。

由華領醫藥融資歷史可知,藥明康德分別參與了華領醫藥A、B、E輪融資,投資總金額約1.52億美元。資料中,華領醫藥將無錫藥明康德的附屬公司列為關聯方。

據瞭解,除華領醫藥公司優先股持有人為無錫藥明康德的附屬公司外,公司股東李革也是無錫藥明康德的董事兼主席。2010年8月—2017年12月,李革也擔任華領醫藥公司的董事。

另外,弗若斯特沙利文調查顯示,2017年,全球有4.53億名糖尿病患者,當中約95%的糖尿病患者或4.35億名個人患有2型糖尿病。預期到2028年2型糖尿病患者人數將增加至5.61億。中國目前是2型糖尿病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2017年共有1.2億名患者。

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中國抗糖尿病藥物市場將從2017年的人民幣512億元增長至2028年的人民幣1739億元

,複合年增長率為11.8%。未來Dorzagliatin有巨大的市場機遇。

但其在招股書中,也披露了Dorzagliatin第III期臨床試驗未必會成功,Dorzagliatin可能無法在中國成功商業化,或者商業化可能嚴重推遲,會對自身業務造成的重大損害等風險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