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區部分樓市有所降溫,但中國住房抵押貸款擴張速度仍高居首位

亞太區部分樓市有所降溫,但中國住房抵押貸款擴張速度仍高居首位

6月11日,“澳大利亞和中國的樓市可能有所降溫,但亞太其他地區的房價上漲勢頭依舊強勁,”——標普全球評級在近日發佈的《亞太樓市360°宏觀報告》中如是表示。

自標普去年10月發佈上一份報告以來,亞太地區住宅市場一直保持堅挺。有利的經濟環境、緊俏的勞動力市場及寬鬆的貨幣政策支撐了亞太區樓價。

“根據最新可獲得的季度性數據顯示,在標普研究的市場當中,只有三個區域出現了價格下跌,分別是中國內地的一線城市、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市場和悉尼,”標普全球評級亞太區經濟學家Vishrut Rana表示。

澳大利亞的樓市價格增速放緩,特別是悉尼(預計此地住房供應量將增加)。包括住宅交易量、新房開工率在內的一些樓市指標都顯現出行業下行週期特徵。宏觀審慎政策的實施有效放緩了當地新增住房抵押貸款增速,特別是抑制了房地產投資者的新增借貸。

在中國,為抑制一線城市房價過熱而出臺的的嚴格調控政策,已使該區域一季度房價出現小幅下降。二線城市的房價調控力度與一線城市相比稍顯溫和,但仍舊非常嚴格。

調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放緩了抵押貸款增速,但中國住房抵押貸款市場的擴張速度仍高居亞太區之首。

在新加坡,公共房屋價格仍在小幅下降,而私人住宅市場在經歷了長期價格下跌後於今年第一季度出現回暖。

亞太區住房抵押貸款規模全面增加,儘管增速較半年前有所放緩。貨幣政策仍然高度寬鬆,導致抵押貸款利率下降、抵押貸款融資條件放鬆。與此同時,亞太區一些市場出臺了旨在遏制房價的房市降溫措施。這些政策在控制中國和新加坡房價上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而在香港,由於住房需求強勁,嚴格的房價降溫措施一直未能有效放緩房價上漲勢頭。

“香港住宅房地產市場因漲勢難以遏制而在亞太區格外突出,”Rana表示,“雖然房市降溫政策在亞太地區的幾個地方普遍奏效,但卻未能在控制香港房價上漲方面發揮作用。”

標普在對標普全球市場財智Capital IQ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房地產企業的信用質量普遍改善。

由於借貸成本維持在較低水平,房企的利息覆蓋率有所提升;與此同時,企業的財務槓桿一直保持穩定。亞太區內,日本房企的利息覆蓋率最高、財務槓桿也相對較高;新加坡和中國房企的利息覆蓋率為區域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