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營川墜龍事件,請科學為真龍發聲!

今天王波所要講的奇聞異事跟墜龍事件有關。

龍這種生物一直被現代科學所否定,不外乎一種原因——沒有實證。然而真的沒有麼?還是因為採集實證的人都是當地百姓,野史撰寫人,所以可信度太低。

拿迄今為止最大型的奇聞,營川墜龍事件為例:

1934年7月28日暴雨後營口市有龍起而降,弄翻小船三艘,卷壞工廠房屋,造成九人死亡。《盛京時報》發文“龍降釀災”,此後全市一直陰雨。

此前7月上旬,營口市田莊臺發現龍,寺廟法僧三天超度,當地居民不斷為其澆水,暴雨後消失。

1934年8月11日《盛京時報》以《天龍降?長三丈有角四尺——農民刈葦中無端發見》發文。8月6日,刈葦在入海口二十公里處發現烏龍,“那龍眼睛半睜不睜,尾巴回過來綣著,兩爪子在前邊。龍離開水後變得乾巴,都要生蛆架勢。”此時,這條龍依然活著,叫聲似牛。

同年8月12日《“巨龍”全體二十八節,臭氣參天,觀者塞途》的報道中,事情有了進一步發展。8月8日,這條龍第二次又出現了,這一次,它出現是在距遼河入海口10公里處的蘆葦叢中,看管葦塘的一名盧姓工人循著濃烈的腥臭味發現了這條龍,此時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難聞的帶皮肉的屍骸。

百人圍觀,屍體兩天迅速腐爛,報紙爭相報道,結果草草卻收尾。​​​

最後解釋是鯨魚屍體。那好,鯨能在地上挖出六米寬的大坑,能離開水之後徒步行走一公里?屍體兩天會腐爛殆盡?呵,科學也有如此狼狽的時候啊!

那麼為什麼沒有科學家專門進行過採證研究呢?因為這種事太稀罕了,一般見不到,所以說太稀罕就等於沒有?還是說根本就沒有科學家研究過!還是說研究龍的人都不能被稱為科學家?!

馬小星所著《龍:一種未明的動物》是真正意義上探究龍作為動物是否存在,而不是對齊文化層面的意義進行探究。然而這本書卻絕版了。出版之後不受重視,作者渺無音訊。
追溯營川墜龍事件,請科學為真龍發聲!

科學能將其證明的就是有,不能證明的便是沒有,這不是科學,這是對科學的迷信。真正的科學需建立於對自己渺小的認知,以及對自然的敬畏的基礎上!

關於真龍的記載事件太多太多,不外乎弄虛作假,政治因素。而除了馬小星現在還有誰能把它真正作為一種物種研究過呢?

(王波講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