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駕科技董事副總裁宮明魁:做大數據並非把數據搬到網上就能實現

文|劉曉陽

5月30日,2018贛江峰會人工智能與新能源產業發展論壇開幕。評駕科技董事副總裁宮明魁就《大數據如何助力新區核心產業升級與轉型》發表了主題演講。

演講中,宮明魁表示,“以前汽車行業沒辦法預測市場是什麼樣的狀況,沒辦法預測用戶的需求是什麼,我要生產哪些款型的車滿足用戶需求,判斷都是基於經驗。種種系統之間沒有關聯,沒有辦法做科學合理的預測。現在可以建立一個數據中心、數據倉庫,當我需要做決策的時候,我只要找到我做決策所需要的數據進行處理,這時候數據就能發揮作用,這是最簡單的生產製造和銷售連接打通環節的大數據應用的案例。”

同時,宮明魁還稱,做大數據,並不是“把僵硬的產品搬網上,或建立一個網站就能實現”而是要“通過不斷挖掘未來用戶的行為、他現在的狀況,來判斷他什麼時候轉換。這個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有用的車聯網大數據。

評駕科技董事副總裁宮明魁:做大數據並非把數據搬到網上就能實現

宮明魁發表《大數據如何助力新區核心產業升級與轉型》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

非常感謝組委會,感謝各位領導和來賓,有幸跟大家分享在大數據領域相關的一些探討。剛才幾位領導都介紹了我們國內當今大數據政策方面的一些導向,我作為一個企業的從業人員,我更想講一下在行業中,應用大數據幹些什麼,或者講一講大數據領域的探討。

首先從大的層面來講,可能在座每個人對大數據有不同的理解,第一個認為數據是多,但是真正的大數據對於每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就講咱們自己,大家在淘寶上買東西,買完東西以後下面立馬有推薦。它能夠通過對你種種行為、種種操作不斷輸入的積累,最後形成一個判斷,來給你推薦相應的你需要的東西,這就形成了大數據基本的應用。大數據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很近。

從產業上講,大數據應用到現在產業尤其是製造業會有很多相應的應用領域,大數據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對於我們日常的生產、生活甚至服務發揮作用,一開始我們意識到數據的作用,然後到數據爆炸,我們可以看到單純從數據來講,如果我僅放在那裡是不發揮作用的,如果不斷地應用是發揮作用的,國家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想盡辦法把數據應用起來。我們看一下從15年一直到17年,短短兩年時間,國家層面有關大數據的政策或者相應發展的信息就有14條之多,還不算今年兩會上又一次提到大數據。可以看到大數據已經進入了非常高速發展、國家非常重視的時期。

評駕科技董事副總裁宮明魁:做大數據並非把數據搬到網上就能實現

那麼具體大數據運用到汽車領域會迎來什麼樣的挑戰,我們做一些思考。首先汽車行業是跟保險行業密切相關的企業,我們有一個基本判斷,一個是電動化,什麼叫做電動化?我們看到新區大力引入了新能源車,新能源車現在最主流的一種方式是電動汽車,當然還有新能源。但是無論是哪種能源,最終是轉化為電,所以電動化是第一趨勢,而且電動化的發展一定會很快,它不是線性的,一定是一個階段逐步逐步突然爆發性增長。所以這個產業的發展一定是經過一定佈局、爆發式地增長,否則這個產業就很難有活力。

第二網聯化。現在國家規定,所有的電動車必須把電動的電池輸出還有行車數據傳到相應數據中心去。然後到智能化,智能化和網聯化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在說無人駕駛,無人駕駛就不用動方向了,互動駕駛是某些條件做相應的車輛操作。這裡面就會有很多相應的需求,我們也知道前些日子剛有一輛比較著名的品牌車輛發生了事故,是因為車還不夠智能。怎麼才能使車更加智能?再往後走,車輛作為出行的工具。真正落實到汽車產業上面,我們要看大數據能做的東西。今天在座有很多廠商,比如做電動車的廠。我這幾天剛剛跟國內很主流的大廠商探討一個事情,他們有19個業務系統,從生產製造一直到營銷,所有的系統都有大的數據,這些數據都是一個一個的孤島,面對這樣的狀況他們很著急,希望把數據統一起來。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產線數據跟銷售數據對不上,造成大量的庫存壓在那裡,產線還要繼續生產。當然更大的問題是什麼?就是他沒辦法預測市場是什麼樣的狀況,沒辦法預測用戶的需求是什麼,我要生產哪些款型的車滿足用戶需求,以前的判斷都是基於經驗。種種系統之間沒有關聯,沒有辦法做科學合理的預測。

然後他們做了一件事,把接口連通,但是用戶的需求是不斷變化的,如果僅僅是通過應用層的數據打通、應用層的技術連通,始終沒有辦法滿足快速變化的市場,所以後來制定一個方案,建立一個數據中心、數據倉庫,所有的數據線登進去,當我需要做決策的時候,我只要找到我做決策所需要的數據進行處理,這時候數據就能發揮作用,這是最簡單的生產製造和銷售連接打通環節的大數據應用的案例。

他們建立了一套數據平臺,除了把數據連過來,還把車聯網的數據連接進來,判斷用戶數據,可以預測和判斷用戶是什麼狀況、怎麼開車,我的營銷往哪個方向走、我的生產往哪個方向走、備件怎麼走,整體都連起來了。這樣就造成非常有利的局面,所有的預測不再是拍腦袋,所有的市場狀況變化可以預測。以前沒有一個模型化的東西應該增加多少生產,這時候大數據就發揮作用。現在我們都在講要做大數據,難道是把僵硬的產品搬網上,還是說建立一個網站就能實現?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所謂的新零售是所有的生產和銷售線上線下是從用戶的需求出發,用戶的需求不僅是來自制造本身。我的客戶在哪,它的行動是什麼,我通過分析這些東西來預測,這樣才能夠形成真正的新零售。不是建立一個網站、上一個淘寶才是,這是形式主義,我通過不斷挖掘未來用戶的行為、他現在的狀況,我來判斷他什麼時候轉換。這個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大數據,車聯網數據首先第一件事情,通過車聯網數據可以判斷整個車輛的狀況,以前根本不知道二手車的狀況,開車的人是怎麼開的,但是後臺有數據以後,完全可以知道他是不是有危險駕駛、疲勞駕駛,同時我能預測到這個人開車到什麼程度希望換車,他想換什麼類型的車。車聯網數據有了以後,我再往下走,走上自動駕駛,因為我有大量的人車互動、車路互動,再往後走可以車車互動,有這樣的數據積累,可以判斷人做這件事怎麼動的。當我們有了這麼多的數據,我們同時可以看到我們能夠為保險提供數據,根據用戶提供什麼樣的保險。這是一個博弈的過程,這樣我就可以提供一個比較好的狀態,根據用戶的駕駛習慣形成一個相應的保費,這樣更公平一些。

我們把這些數據彙總,第一對用戶提供各種服務,第二企業層面技提供決策支持,第三應用到政府領域,我講一個案例,去年我們跟一個地方交流合作,看某些地段為什麼擁堵,現在無外乎車多、路況不好還有事故,我們分析到底屬於哪一種情況,配合其他的數據,然後有一個結論。比如到十字路口擁堵是每個司機很著急,還是路口設置不利於人去駕駛。從用戶到企業到政府形成完整的數據情況,一個是減少很多損耗,另外創造更多的收益。

這是我簡單對行業應用的介紹。最後做一個廣告,我們評駕是做汽車及保險生態數據服務商,我們主要的工作是幫助打通各個數據環節,給它提供應用決策的基礎。往前端走可以是金融,往後走提供數據庫支持,這是我們做的一個主要的事情。我們的核心優勢不是在應用端多強,我們核心優勢在於我們的算法,因為做數據的公司重要的是算法,我們主要在算法領域進行相應的部署或者說相應的積累。很榮幸成為了中國車聯網保險行業項目數據採集標準小組組長,將汽車和保險做了一個結合。

這是我今天大概的介紹,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