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預備隊到中超球星,他只用了兩場!

聚焦中超和CBA,獨一無二的球迷媒體

點擊右上角關注,你不會後悔的...

中超新政以來首位首發U23門將、國安德赫亞、天才門將等等,這些均是國安門將郭全博被貼上的標籤。

確實,如果說與亞泰的比賽,郭全博接受的考驗小的話,那麼與上港的比賽則是對他的真正考驗,第一次面對工體眾多球迷,是否有足夠的心理承受力;面對上港的鋒線,尤其是胡爾克、奧斯卡等射門,能否力保球門不失。

從預備隊到中超球星,他只用了兩場!

從比賽表現看,郭全博完成了任務,除了胡爾克的一次“無解”任意球導致丟球外,其他撲救都非常及時與穩健。數據顯示,上港射正8腳,除了進球,另外7腳郭全博全部撲出,成功率達到了87.5%,令人拍手稱讚,這也是為什麼眾媒體一致表揚郭全博的主要原因。

從預備隊到中超球星,他只用了兩場!

連續兩場獲得MVP,賽後評分有媒體甚至給出了100分滿分,這些都是對郭全博最大的肯定。不過在好評之後,我們是否冷靜地考慮過:其實,這位門將才20歲,才守了兩場比賽。

從預備隊到中超球星,他只用了兩場!

賽後,郭全博曾表示,上半場的幾次撲救都快抽筋了,幸好有中場休息可以調整。這句話其實在告訴我們,郭全博在撲救的處理上仍有改進之處,同時也在提醒我們,應該更理性地看待這位年輕的門將:

一是比賽穩定性。雖然郭全博表現出了超出同齡人的比賽心態,但畢竟是個 20歲的小將,這個年紀,大多數的孩子還在上學,所以即便再沉穩,也擺脫不了年輕人易衝動、不冷靜的特點,這或許會影響到球員的發揮。

二是心裡承受力。足球場上沒有常青樹,不可能每場比賽都一如既往的“無敵”,當表現不好或出現失誤時,對於一個20歲的門將,能否承受住外界批評將是肯定會面對的問題,天才球員一蹶不振的例子不是沒有。

三是外界的誘惑。從年輕球員到一線球員再到球星,本來需要幾年走過的路,郭全博用了兩場便被捧到了很高的位置,這不一定是好事,隨著知名度的提升,也會出席更多的場合,面對更多的誘惑,是否能繼續專注於球場,這是對20歲的輕門將的又一考驗,不要讓“捧殺”的失望再次上演。

從預備隊到中超球星,他只用了兩場!

有球迷可能會說,郭全博才20歲,能有這樣的表現已經很不錯,但其實being非如此,正是因為20歲,才說明他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而成長的前提是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沒有完美的門將,郭全博同樣如此,更何況僅僅踢了兩場比賽,我們不能單單地將關注的焦點放在撲救上,作為一名門將,即是防守隊員,也是進攻球員,在撲救成功後如何成為進攻發起點;手拋或大腳傳球的落點是否準確;1米85的身高如何保證在高大中鋒面前不吃虧;這些都是等待郭全博去思考與完善的。

從預備隊到中超球星,他只用了兩場!

最後,希望郭全博能繼續保持自己的狀態,看淡外界的評論,彌補不足之處,細心打磨自己。聯賽的路漫長,2場太少;成長之路漫長,20歲還年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