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戒毒所女管教,從心理上關心戒毒者,咬牙與艾滋病攜帶者接觸


90後的王舒是瀋陽市強制戒毒所的一名管教,初出校門的她,曾幻想過自己成為英姿颯爽的女騎警,也偷偷在家對著鏡子做出舉槍的動作。如今,穿上了警服,卻成為戒毒所的一名管教,整天面對形色各異的戒毒人員,解她們是否按時吃飯服藥、幾天排便一次;記住每一位在押人員的姓名、床號,清楚她們每一個家庭的環境、背景。

監區的工作責任大,分工細,任務重,擺在她面前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參加工作不久的王舒從點滴做起,虛心向領導請教,用心向同事學習,監區中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任勞任怨,積極為戒毒人員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確保了一年來女子監區零安全事故,獲得了領導和同事的讚許和家屬的好評。

她總是說,用心照顧別人,也是一種幸福。她總是忘記自己的苦累和委屈;也常使在押人員感動得紅了眼睛;在同事們的眼裡她是個善解人意、體貼人心的小精靈。

王舒監管過一位盧姓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入所之初,該人牴觸情緒相當大,極不配合調查。雖然王舒瞭解艾滋病傳播的正常途徑,但是她畢竟從沒與艾滋病毒攜帶者近距離接觸過。何況這位在押人員還故意將雙手的手指肚劃破。

然而,出乎盧某的意料,年輕的王警官坦然走進監室,不僅沒有表現出任何畏懼和歧視,在認真整理檔案的同時,詳細地詢問了她的病情。以後幾天,她又數次到監室找盧某談話,親自給她測量體溫,也沒有采取任何防護措施,這讓盧某非常感動,從此開始積極配合戒毒管理工作。

王舒後來回憶說,這是管教應該的表現,她當時的鎮靜都是咬牙硬撐出來的,否則,在押人員就不會積極配合管理,同監室人員也可能因此歧視她、嫌惡她。這就是年輕的90後的戒毒管教的心聲,一個90後管教的情懷與責任。


圖為每天早上為強制戒毒人員講解相關的法律條例。

“溫馨和諧”的談心室是在90後的王舒建議下建成的,從此不再讓強制戒毒人員感到“心理壓力”。

監區內每天都能看到王舒巡查的身影。

每逢強制戒毒人員有什麼思想波動或情緒時,王舒會利用“親情電話”來緩解或消除她們的不安與焦慮。

90後的王舒同樣喜歡漂亮服裝、同樣喜歡“賣萌”,但她更加珍惜這身警服。

“放風”時間,王舒與強制戒毒人員一起活動,以拉近與她們的距離,消除她們的心理障礙。

90後管教王舒,微笑中同樣透出威嚴。

檢查餐具,以免有“違禁品”被夾帶。

每天同護士一起送藥、分藥已成為王舒的“常規動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