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產品那麼好,和顧客有什麼關係?

你的產品那麼好,和顧客有什麼關係?

和我有啥關係?

這兩天在成都逛,又在錦裡看到了上面這個阿拉伯沙畫瓶,你可能也見過,在很多旅遊景點已經成為了標配。桌子後面坐一位外國友人,用一個小漏斗,小勺子,分分鐘就能做出精美絕倫的沙畫。看著這種藝術品,心裡著實讚歎手藝高超。

若你駐足桌前,一般旁邊都會有以為美女小姐姐為你解說,這沙畫的來歷,在做到海豚的時候,就會說這海豚,大海,在阿拉伯國家是吉祥平安的象徵,隨著藝人一點點的完成,講解也在不斷的繼續。經過觀察,還是看熱鬧的多,捧錢場的少。

這個東西好不好?至少我覺得挺好的,很漂亮。

可這還不足以讓我做出購買的決定。小姐姐的講解,對我來說只是漲了一點知識,知道了阿拉伯人對大海和海豚也很喜歡,況且,這還不一定是真知。畢竟我沒去過阿拉伯國家證實過。

家家都這麼說

我家東西就是好,這幾乎是所有商家推銷自家商品必備的講解點。就跟誇自己孩子一樣,哪個父母不是看自己孩子最漂亮呢?

可是,當大家都這麼說的時候,你的這套話,顧客到底接受不?

估計你現在聽過不少關於定位、差異化的道理。大家也都很認可這兩點,要定位清晰,要做出差異化,但實際上很多人還是覺得,我說我的東西好,這就是差異化。

你的東西好,別人的不見得不好,你總不能定位去說別家都不如你吧,這麼說顧客更不相信了。

你的產品那麼好,和顧客有什麼關係?

好是必須,能給顧客帶來什麼?

我之前的文章裡提過多次,利他,要以顧客獲益為出發點。

那麼對於推薦產品來說,首先說出來的,不是你的東西多麼好,有多麼深厚的內涵。而是要先站在顧客的角度上,告訴顧客你的產品能為他解決什麼問題,帶來什麼好處。

例如前面說的那個阿拉伯沙畫瓶,這個東西是真漂亮,但你這麼一陳列和介紹,這東西的性質馬上就變成藝術品了。

一個藝術品,你在旅遊景點賣,而且還是異國的藝術品,無論從文化還是地域,都不容易讓顧客接受。加上現在旅遊景點的紀念品一條街同質化嚴重,不知道的還真以為是逛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呢。

可是我發現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經營者還是沒轉過這個彎,還在做和別人一樣的事情,還在以自我、以產品為中心,講解產品如何好。

我承認你好,可顧客都認識不到您這個東西能夠給他帶來什麼,豈不是做了很多無用功。

你的產品那麼好,和顧客有什麼關係?

方向定好,想辦法就是了

所以我建議,先從轉變思維開始。

還是這個沙畫瓶,產品和話術完全可以修改一下。

首先告訴顧客

比如,這個含有“壽”字的沙畫瓶,送給家裡的老人,祝福老人健康長壽。

比如,這個裡面有“長命鎖”的沙畫瓶,送給滿月的孩子,祝福孩子茁壯成長。

比如,這個裡面有“小豬佩奇”的沙畫瓶,送給閨蜜,從此成為社會人,掌聲鮮花全包圍。

再比如,遇見情侶的,可以現場定製一款包含結婚紀念日、相戀紀念日、等等特殊場景的紀念品。

針對不同的人群,提前做出一些特色的款式。要讓這個產品與顧客產生較強的關聯,讓他們覺得這與他自己有關係,否則,這就只是個漂亮的瓶子,難以產生購買的衝動。

下一步,就該適合的產品出場了,提前讓師傅做好相應場景的沙畫瓶,直接展示給顧客,如果顧客覺得不滿意,換一個,再不滿意,立刻現場製作,十幾分鍾就能做好一個。

這個定做過程,在現場就是一個活廣告。圍觀的人多了,是不是那套送禮概念的詞又可以說一遍了?

雖然人們對禮品和工藝品的區分概念不強,但在這裡就強化兩個不同的概念,不提工藝品,只講是有心意,有內涵的禮物。

重複重複,再重複!景點不缺流量,重要的是你要能用好這部分流量。

哦,還有那些不買的顧客怎麼辦?

能不能放個二維碼讓顧客掃一下,回頭想購買的,直接聯繫你啊,微店下單,在線定製,配套禮盒、明信片,順豐包郵一條龍服務,讓你送禮送的有面子,讓收禮的人更開心!

場景價值決定價格

一個沙畫瓶,根據大小從及時到幾百不等,對於工藝品,可能你覺得不便宜。

但作為禮品,現在學生們過個生日,買個幾十塊錢的禮品送,都不一定拿得出手,但這個沙畫瓶,同樣幾十塊錢,可它是定製的,是唯一的,這個價值就不好估量了。收到這份禮物與收到一支“楊樹林”的心情可能會相同,甚至更感動。

一塊石頭的故事,不知道你聽過沒有,同樣一塊石頭,放在河灘上與放在玉石市場上,完全是兩碼事。這不就是因為這石頭給顧客帶來的價值不同嗎?

利人才能利己

你的產品是什麼,能夠為顧客帶來什麼價值,能夠讓顧客得到什麼好處,能夠讓顧客得到什麼便利。

這幾個問題,是決定這個產品好不好的關鍵,這也是為什麼要有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原因。

他們需要站在顧客的角度,充分為顧客考慮,解決顧客的需求。

要讓顧客感知到你在為他考慮,站在他的角度上去看問題,距離馬上就拉近了。信任也就開始建立了。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