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不成熟的機制引來罵聲一片,兩億多的散戶被迫“放棄”

中國股市不成熟的機制,罵聲一片

中國股市已經成長28年,真正全民共贏年份區區只有三四年時間,而三四年賺錢效益兌現後沒有及時鎖住利潤,肯定加倍的吐出去,怎麼漲上去就怎麼跌回來,導致中國股市10年過去指數還倒跌沒了3000指數,這樣的市場股民沒有怨氣才怪,不罵都不正常。

中國股市不成熟的機制引來罵聲一片,兩億多的散戶被迫“放棄”

中國股市主要還是散戶市場,散戶為主體角色,但往往主體角色卻把主力機構當韭菜收割,而且是一批一批的收割,有時候就連都配合他們想要連根拔起(去散戶化);這樣散戶化怨氣更加濃,罵聲更加大,是不是可以理解呢?

就拿題主的問題來分析,為什麼指數上漲,股票卻在跌呢?這是描述了2017年藍籌慢牛行情,個股嚴重分化,指數在“漂亮50”帶動下上漲,個股卻賺了指數虧了錢;“買的假股票”“買在2600套在3500”“牛頭熊身”等等罵聲一片;中國股市確實走出了這麼的行情,指數連漲,個股連續陰跌破了2600的股價,甚至有些跌破了歷史新低;中國股民罵股市我覺得非常正常,就連我都想要罵中國股市,但是罵有什麼用,只能面對事實,我們改變不了市場,吃啞巴虧吧!

中國股市確實問題太多,美股十年牛市,中國十年還在熊市中沒有走出來,指數倒跌一半;這些都是問題是主要原因,投機性太強,肉弱強食,把散戶當韭菜收割,為何不能和平相處呢?退市企業沒有幾家,上市企業每週十家!上市圈錢後業績360度轉變,馬上翻臉不認人,留下垃圾股份給散戶們自己買賣,自由發揮等等的一個市場,試問又有幾個股民能受的住這個怨氣呢?只能用罵聲一片來發洩散戶們的情緒!中國股民們只能吃啞巴虧!

中國股市的兩大軟肋

A股市場投資難、監管難,根本原因只有兩個:一是上市公司質量;二是投資者質量。

從 表面上看,所謂短牛、快牛、瘋牛,慢熊、長熊、死熊;炒小、炒新、炒差,新股不敗;炒殼、賭殼、借殼、買殼、垃圾股死不退市;短線暴炒、快進快出、高頻率 換手、十炒九虧;信息造假、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屢打不絕;因為上市難,所以退市更難;“散戶市”與“政策市”的惡性循環,相互綁架監管層,共同阻擾市場 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進程等。

這一切亂象的背後,根源只有兩個:一是缺乏保質足量的上市資源;二是缺乏足夠強大的機構投資者群體。

我國A股上市資源單一而短缺

上市公司的質與量,是一國股市的基石與生命線。

目前,我國A股市場IPO審核仍執行傳統“工業版標準”,它僅適應大型成熟企業上市需要,而無法滿足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經濟企業上市的需要,這將無法適應新時代、新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此外,我國企業創新動力不足,創新類上市資源短缺,而且我國A股市場暫時尚不肯接納境外優秀企業來華上市,因此,A股上市資源無法保質足量。

A股投資者結構“散戶化”

目前,我國A股市場散戶交易額佔比接近90%,這是一個典型的“散戶市”。

“散戶市”的主要特點是短炒、短線投機,他們更偏好於追漲殺跌、追逐短線收益率,散戶沒有價值投資理念,也沒有長線投資習慣,他們總是頻繁換手,不斷買進賣出,這會導致反向操作、出錯概率大增,這也是大多數散戶“炒股”虧損的主要原因。

相反,機構市在機構之間展開博弈,機構具有資金優勢、專家優勢、信息優勢,機構具有較強的估值定價話語權,而且它們大多崇尚價值投資和長線投資,因此,強大的機構投資者群體是市場運行的穩定器或壓艙石。

“散戶市”必然導致“政策市”,而散戶市與政策市的“惡循環”,極大地阻止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進程,也讓A股市場亂象叢生,似乎永遠無法成熟長大。

莊家出貨時的徵兆

莊家出貨時的徵兆主要有如下五個方面。

1.達到目標

有 一種加倍取整的理論,這個方法在股市中還沒有被廣泛的應用,而一種理論在市場中掌握的人越少,可靠性就越大,所以,這是判斷股票高點的一個好方法。簡單來 說,投資者準備買進一隻股票,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加倍和取整的方法聯合起來用,當投資者用幾種不同的方法預測的都是某一個點位的時候,那麼在這個點位上就要 準備出貨。當然,投資者還可以用其他各種技術分析方法來預測。故當預測的目標位接近時,可能就是主力出貨的時候了。

2.該漲不漲

在形態、技術、基本面都要上漲的情況下不漲,這就是要出貨的前兆,這種例子在股市中是非常多的。形態上要求上漲,結果不漲;還有些是技術上要求漲,但該漲不漲;還有些是公佈了預期的利好消息,基本面要求上漲,但股價不漲,這些都是出貨的前兆。如圖19-1所示。

3.正道消息增多

正道的消息增多,就是報刊上電視臺、廣播電臺裡的消息多了,此時莊家通常準備出貨。在上漲的過程中,報紙上一般見不到多少消息,但是如果正道的宣傳開始增加,則說明莊家萌生退意,要出貨。

4.傳言增多

投資者正在做著某隻股票,突然有某位朋友給投資者傳來某消息,之後又一位朋友也給投資者說某某消息,消息不斷,這就是主力出貨的前兆。

5.放量不漲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只要是放量不漲,投資者就基本可以確認此時是莊家出貨了。

中國股市不成熟的機制引來罵聲一片,兩億多的散戶被迫“放棄”

莊家出貨

如果有了這些徵兆,一旦出現了股價跌破關鍵價格的情況,不管成交量是不是已放大,投資者都應該考慮出貨。因為對很多莊家來說,出貨的早期是不需要成交量的。

莊家的出貨方式

莊家出貨方式主要有以下15種。

1.多賣少買

這是最常用的方式,比如,在拋出19 900股的同時買進100股,一般軟件會統計成主動買入20 000股。

2.高位派發

大 資金出貨需要時間,不像散戶來去自由。因此,主力會在高位買盤正旺的時候就開始逐步派發籌碼。這時候主力出貨不一定會導致指數下跌,因為買盤眾多,主力剛 開始在高位溫和地派發籌碼時,大盤可能還會漲。指數開始暴跌的時候,其實主力已經出完了一部分籌碼,正在集中拋售手中剩餘的籌碼。

3.高位橫盤出貨

莊家將股價拉昇至目標價位,然後在高位做平臺整理,做出仍有進一步上漲的跡象,卻暗中出掉手中籌碼。這一般是在大市未見頂之時,強勢股莊家慣用的出貨方式。

高位橫盤出貨技術特徵包括:莊家已經有可觀的盈利;高位放量橫盤;籌碼分佈高位密集。

4.大幅砸低後出貨

這就是盤中波動幅度較大,比如,某股目前價位11 元,莊家會用較大的單砸到10元,然後股價再回復原狀。造成買進的人揀了便宜,當天盤中再次將大單砸到10 元時,先前的賺錢效應容易達到莊家出貨的目的。

5.下跌出貨

因為持股成本低,莊家在持續下跌的過程中出貨依舊可以盈利。有利空突襲,莊家沒有足夠的時間從容的用別的方法出貨,莊家就會選擇在下跌的過程中出貨。

莊家選擇下跌出貨,股指通常毫無徵兆的暴跌,在頂部留下一個殺傷力巨大的長陰線,然後股指開始連續大幅下跌,莊家通過這過程直接出貨。

6.先吃後吐

這招在早盤應用比較多,比如早盤用實盤先把股價拉高5%以上,成交量同時也跟上,造成莊家在積極買進的假象以吸引投資者跟進;然後莊家在高位反手做空,大肆派貨。投資市場中經常聽到“莊家有分岐不做了”的傳言,多屬次例。

7.拉高出貨

這 種出貨手段基本表現是,在大市到頂之時,莊家在大盤人氣高漲,群情激昂,買氣最盛。出貨時,莊家主要利用個股利好傳聞吸引買家,在上檔每隔幾個價位放上幾 筆大的賣單,然後趁人氣鼎盛時,率先快速小批量買進,以此來刺激多頭人氣和買氣,引誘跟風盤去搶上檔賣單。在股價快速上漲的過程中,莊家不知不覺地已將籌 碼轉換到中小投資者手中。

中國股市不成熟的機制引來罵聲一片,兩億多的散戶被迫“放棄”

拉高出貨

8.跌停板開盤出貨

這種方法反映了莊家出貨的堅決,其標誌就是一開盤大單封跌停,並且其股價當天最終不能收上去。

9.反彈出貨

莊家集中出貨導致股指持續大跌,然後莊家製造一個反彈,引誘抄底盤介入,之後莊家溫和出貨。

10.震盪式出貨

震盪式派發手法在K線上通常體現為較有規則的圖形,比如三角形、雙重頂、三重頂和頭肩頂。

11.邊打邊撤

這 是一種出現在下降途中的出貨方案。在這一過程中,散戶投資者貪婪的心理,被控盤莊家充分了解。而後莊家使用各種形態的心理誘導,促使中小散戶投資者不能擺 脫對後市發展趨勢的盲目幻想,沉迷在對後市反彈企穩甚至反轉的“單相思”般的惡性循環心理狀態。當這種情況持續一段時間,股價緩慢下跌一定的幅度後,莊家 為了使已有股票的散戶堅定信心,沒有持股的人加入進來,莊家往往會轉換多空角色採用各種形態,施展心理誘導的戰術,反手做多,在整個戰略做空的基礎上戰術 性做多,重新套牢一批後繼的跟風盤。這種方法通常有兩種形式。

(1) 主動攻擊式邊打邊撤。從盤面上來看,莊家在推高股價後,成交量遲遲不能快速萎縮,盤中常常出現頻繁向上對敲的買單,且股價中心逐步下移。雖然每天股價跌幅 並不深,但從長時間的日K線來看,股價運行在陰跌的趨勢或通道里,且內盤很小,外盤極大,股價漲幅和內外盤成交不成比例,均證明莊家在盤中通過對敲吸引跟 風盤買進,從而達到自己出貨的目的。

(2) 被動式邊打邊撤。股價存在一定跌幅後,遠離散戶投資者已套牢的區域,莊家在相對低位於早盤大幅低開後,在買一、買二和買三上掛上極大的虛張聲勢的買單,然 後在賣一上不斷輸出較小的賣單,使搶反彈的散戶能夠從容不迫地在低位上買到看似廉價的籌碼。無論有多少買盤,總也買不完賣一上看似不大的賣單。但由於極大 的買單,同時又維護了其他看空投資者的信心,使其誤以為有人在低位吸貨。由於股價總跌不破買一、買二和買三的價位,給人以鐵底的感覺,這無疑進一步增加了 持股者的信心,同時又引誘了新的跟風盤,只到尾市幾分鐘的時候,莊家才快速做高股價,這時逢高想出貨的散戶已經沒有時間操作。已買進的散戶,會為這建立在 空中樓閣上的短暫利潤而做上一夜的黃粱美夢。第二天早盤開盤,莊家以更低的價格大幅低開,套牢前一天的跟風盤,然後故技重演。

12.打壓出貨

一般經常用在小盤績差類個股上。這種出貨方法表現為,股市大市走弱時,投資者信心受挫。輕易不追漲,莊家採取其他手法無法出脫手中籌碼,只有向市場直接出脫籌碼。

13.漲停板出貨

莊家利用漲停板出貨有兩種做法。

(1) 在漲停板上不用大買單接盤,以免吃得更多,而是用對敲,分批買進上方自己的大拋盤,引誘投資者追漲,並不時對準下方的承接盤拋售。漲停板不時被打開,說明莊家出貨意圖強烈。2015年1月5日,中國石化放巨量漲停出貨後,個股隨後出現了下跌。

(2) 莊家不斷將自已的漲停板上的買單撤回往後排隊,從表面上看來,漲停板上仍有鉅額買單,成交量也很大,實際上,是莊家對著別人的買盤拋售。因此,高位漲停板之日,若成交量很大,往往是莊家出貨所為。

14.低收高走出貨

前天收盤前用較大的單將股價打到低位,而次日高開5%以上,如先吃後吐法一樣,以達到吸引投資者入套的目的。

15.邊拉邊出

這 種莊家,一般心理壓力頗大,他們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二級市場上獲取太大的利潤。可是由於目前股價距離主力成本太近,自己持倉又比較重;或者配股承銷被套; 或者增發承銷;或上市承銷被套,造成心理壓力極大,多數莊家無心戀戰,在持籌極重的情況下,又想全身而退,才不得不採取一邊做高股價以吸引跟風盤一邊出 貨。這種莊家被套的籌碼其需要向上拉昇的空間需要更大。並且伴隨著很多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從盤面上觀察,股價在上漲的過程中,一直存在做空的動能,但做 多的動能要更勝一籌。股價在上漲的過程中,時常出現這種情況:在股價拉昇途中,往往出現下跌時成交量拋單比較集中而且持續。從盤面成交量來看,下跌時成交 量能相對逐步放大。隨後突然出現買單,買單更加集中,也很持續,股價迅速走高,成交量能更大。總體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兩個旗鼓相當,實力不分伯仲的多空莊家 在進行對抗賽。其實際操作機理是主力在跟風盤旺盛的時候拋出一批籌碼,再趁上拋壓較輕的時候抓緊戰機做高股價,以穩定長期投資者的持股信心,繼續吸引後繼 跟風盤。週而復始,循環拉昇,在股價拉昇到剩餘籌碼足夠的派發空間時,做多動能突然消失,蕩然無存,股價進入橫盤或下跌階段,成交量也開始萎縮得很小,使 很多投資者誤以為莊家仍在套中,不能出局,從而產生麻痺大意的心理。莊家所餘籌碼此時所剩無幾,慢慢震盪派發。

散戶為什麼在股市裡不掙錢

一個莊家,他選擇一隻股票進入後,就象一個商人選擇了一個鋪面,租下或者買下後就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買賣股票就是進貨和出貨。一般來說需要運作很長時間,幾年或者更長時間。

那麼散戶呢?大部分都是過客。什麼意思?就是看到這個店生意好了,立即在這個店買點貨就在店門口擺著賣起來,所希望的就是店鋪能將經銷的貨物提高價格,自己也能賣上個好價格。

這在生意繁榮時無所謂,因為足夠的生意,店鋪提價仍然可以賣出去,你批的貨自然可以沾點光,賺點差價。

但到生意疲軟時就會怎樣?自然會賠掉老本。

這裡的關鍵就是店鋪的定價權。你的貨首先是在這家店鋪裡批的,那就說明,你的成本、數量、價位等一系列商業數據無密可保,店鋪老闆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在生意清淡時老闆會讓你賣給可能是自己銷售對象的顧客嗎?絕對不會。

那他會怎麼做?以比你低的價格向別人兜售。你由於對老闆的成本和數量等一無所知,最後你只能以比老闆價格更低的辦法來出手,而可能買你這個產品的人你可能都不知道是誰。

也就是說,店鋪老闆的活動在幕後,你的活動卻在店鋪老闆的眼皮低下,孰優孰劣?一目瞭然吧。

還有一點更重要,過客和店鋪老闆的時間觀念。店鋪老闆是長期經營,他可以一筆一筆,或者幾個月橫盤慢慢經營,因為他有固定地點,固定的貨物。而過客呢?批來的貨如果不及時出手,馬上衣食堪憂。

身份的不對等導致了散戶賺莊家錢難,而莊家存在定價權,賺散戶錢相對容易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