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七大騙局要小心 “熱心人”可能“坑你沒商量”

高考後七大騙局要小心 “熱心人”可能“坑你沒商量”

騙局一:製作虛假的查分網址

不法分子通過短信發送帶有木馬鏈接的虛假查分網址、製作虛假的查分網站等方式,盜取考生的銀行卡、准考證號等個人信息,為之後的精準詐騙做準備。

提醒:查分和填報志願應認準教育主管部門指定的官方網站,不要輕易點擊手機短信裡來歷不明的鏈接。若不慎點擊,要立即卸載手機上的支付寶等軟件,將手機重置或向專業技術人員求助。

騙局二:低分“跳檔”錄取

騙子自稱能讓不夠一本線的考生錄取到一本院校,不到本科分數線的錄取到本科院校。

提醒:全國各省市招生錄用使用的都是教育部批准的統一信息管理系統,不可能存在所謂的“低分跳檔”錄取,不要輕易相信。

騙局三:“自主招生”保上大學

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誤導學生家長,聲稱花錢即可錄取;或故意混淆成人教育、高等自學考試,聲稱只要肯花錢就可上大學。

提醒: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高考所有招生計劃都是由國家同意下達並向社會公佈,未經國家批准或者向社會公佈的,不能安排招生。

騙局四:以“內部指標”為誘餌

偽造軍校招生公文、公章等手段矇騙考生家長,以“內部招生指標”、“計劃招生指標”、“軍校擴招”為幌子向考生及家長寄發通知書,伺機騙取錢財。

提醒:軍校招生無內部指標,不可能計劃外擴招,更不會向考生和家長收取上萬元的高額費用。

騙局五:寄送偽造錄取通知書

通過郵局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提供私人賬號,讓考生將學費、教材費等費用打入其銀行賬戶進行詐騙。

提醒:教育部規定,普通高校錄取通知書由招生學校根據省招生辦審核備案的錄取名冊發放,並加蓋省招生辦錄取專用章。考生拿到錄取通知書後,可登錄省招生考試信息網查詢自己的錄取信息。

騙局六:“野雞大學”坑你沒商量

每年招生季,一些校名與知名院校相似的“野雞”大學開始賣力宣傳,打著“不看高考分數,進校包拿本科學歷文憑”旗號招生,然而這些證書或文憑並不被國家或招聘單位所承認。

提醒:對於有招生資質的高校,各省招生考試機構都會發給考生相關資料或在官方網站向社會公示,考生和家長可以通過查錄取真假、查學校真假、看錄取日程、查學籍真假等多種方式進行核實。

騙局七:“教育補貼”類詐騙

通過冒充成“教育局”、“財政局”等工作人員,主動與考生、家長聯繫,並準確報出考生的學籍信息,騙取家長或學生的信任,以領取“教育補貼”需先“激活賬戶”為名,讓其帶著銀行卡到ATM機上操作,從而盜取其銀行賬戶上的錢。

提醒:接到此類電話,考生和家長應第一時間與學校進行核實,涉及轉賬匯款等情況下更要謹慎操作,切莫貪小利吃大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