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怎麼辦?

轉眼高考已經結束,寒窗十幾年的學子終於解放了,開始嚮往著大學自由的生活,可他們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曾經,我也是其中的一員。去年高考放榜後查詢到成績的我如同墜入深邃的幽冥峽谷永遠無法見到光明。

或許我將成為一個積極廢人,嘴中滿口計劃與目標,身體卻像廢鐵一般被棄置在某個潮溼的角落。

我的分數不足以報一個能讓我喜歡的專業,一直以來我想在寫作這條路上繼續前行,學習更多知識與技巧,但我沒有這樣的機會,最後只能補錄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

專業全名——機械設計與製造。

大學生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怎麼辦?

我是一個文科生,從高二開始寫作,小時候見過父親搗鼓機械,我從心眼裡厭惡這些鋼鐵零件,我的指尖在冷冰冰的金屬上游走,我覺得它是一副硬得乾癟的骸骨。

小時候的我對生死僅從溫度考慮,冷是死的,熱是活的。當它被放置在一旁時它是死的,被父親的鋸子切割後,它是活的。

我厭惡它,但我沒有放棄它。

學這個專業快一年了,我每節課都提前十分鐘去,沒有一節課遲到,也沒有逃過一節課,因為我沒有放棄它,既然是不喜歡的事情,那隻要做到及格就好。

大學生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怎麼辦?

當我的朋友問我喜歡這個專業嗎,我的回答都是——不喜歡。

沒錯,我不喜歡,那我就要更認真去對待。

為什麼?

因為我不服輸。

因為我不喜歡我就能隨意讓自己墮落下去?讓自己荒廢這三年?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新一批的大學生得有多少成為“積極廢人”、“鹹魚”,他們根本不需要陽光的沐浴,他們只要快感填充滿自己空虛難耐的身體就足夠了。

因為你不喜歡這個專業,所以以後你肯定不會從事這個行業的工作。

這四年你學習的只是一絲皮毛,一些生活技能而已,你需要做的比要從事這個專業的同學更多。

我需要大量閱讀書籍,看更多有深度的電影,要更多地放空腦子以便於讓靈感從腦子裡浮現出來,要經常寫文練筆。

還要過四六級、多學一門外語。

最最重要的是,不能掛科。

並且我自己還喜歡健身,所以你既然不喜歡這個專業,你就要把自己武裝起來!

選了不喜歡的專業並且要從事這個專業以外的工作這叫專業逆行。

人生有許多的分支點,它們受你的決定而產生改變,可能是上一秒的決定,也可能是下一秒的決定。不同的決定產生不同的後果,我把它叫做

高考後進入大學的我們走的是同一條路,但經過選擇後,我們走出了無法計算的路。

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現在的我已經接受目前的環境,也已經調和好寫作與專業的問題,我依然沒有提升對本專業的好感,但我已經在寫作方面更上一層樓。

我們更要包容專業逆行的同學,他們比許多人要強悍、堅強、那一股逆天的勁是他們有史以來前所未有過的。

相反如果你整日沉浸於對專業課的厭惡,整日無止境地抱怨吐槽,你不會擁有未來,除非你出生在羅馬

大學生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怎麼辦?

除去專業課、睡覺、健身的時間,一週下來我有30個小時空餘時間。運用碎片零碎化概念,我每週都能讀一本書、寫大約四篇稿子。其間辛酸,不言而喻。

我身邊的同學,除我之外只有一個人是專業逆行。

這個人就是我們宿舍的宿舍長,他要學日語,英語,還有專升本,以後要考研,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擺脫現有專業。

我們探討過為什麼不喜歡這個專業,最後我們得出一個相同的結論——機械是一門經驗專業,越老越有資格,而我們等不了那麼晚,況且我們沒有興趣。

宿舍長的賺錢能力不容小覷,光大一上學期他就賺夠了差不多九千元,但這有一個十分致命的缺點——休息時間不足。

他必須花僅有的週末去兼職,並且在週一到週五沒課的時間做微商,寫一些小眾有償推文,忙得他有一段時間營養不良。

他倒挺佩服我,一個月能拿八九百,只要敲敲鍵盤錢就嘩嘩的來。

我失笑道:“你是沒有見過我當書蟲的樣子,還有拿著稿子一直改的樣子。”

我們都是有理想的大學生,或許我們沒有選中欣喜的專業,也不能轉專業。但我們都懷揣著理想前行,築巢以夢。

我們與光會抱怨的廢人不同,我們雖不從事這一行,但我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跨越旁人眼中不可逾越的障礙,這就是當代大學生奮鬥的本質,你可以嘲笑我,但是你不可以嘲笑我熱愛的東西。

沒錯,我不喜歡這個專業,但是我沒有掛科,而且我還學會了更多我所喜愛的專業,無懼旁人的冷嘲熱諷,用你的成就去狠狠地抽他們的臉,這才是給他們最好的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