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院鎮:依山傍水繪畫卷 文旅產業吐春蕾

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

依山傍水繪畫卷 文旅產業吐春蕾

充滿動感的昭璞綠道蜿蜒伸展、微風輕拂的白虎山水庫碧波粼粼、美麗的花卉盆景主題莊園花香蝶引、充滿活力的經濟果林枝繁葉茂、自由自在的林下雞群滿山撒歡……走進如今的蘇家院鎮,一幅幅美麗畫卷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近年來,蘇家院鎮把鄉村文化旅遊作為一個綠色朝氣、富民強鎮的新興產業來規劃和打造,依託依山傍水的資源優勢,注入文化元素,積極推進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全鎮文旅產業發展如春蕾初綻。

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

蘇家院鎮位於昭陽區城區以西,地處昭魯壩子邊緣,鎮政府距城區17公里,區域內庫、塘、壩眾多,有騾馬河、官閘、白虎山、荒衝等7座水庫,水利條件較好,灌溉十分便利,農業耕作條件優越,素有“魚米之鄉”之美譽。蘇家院稹還是南方優質蘋果基地,主要資源有蘋果、木瓜林貢米、經濟苗木種植及宜居小集鎮旅遊開發等。蘇家院鎮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依託地理區位優勢、自然資源優勢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鄉村文化旅遊產業,初顯成效。一是引進優質企業,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公司”的發展模式,帶動群眾積極參與合作社,帶領群眾發展特色餐飲、民宿旅遊文化服務。二是依靠順山村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發展生態旅遊,現騾馬河水庫垂釣山莊、“林中基”生態養殖體驗店等旅遊熱點正逐步形成。三是利用G356大山包一級公路和昭璞綠道穿境而過的優勢,抓住大山包國家級特色集鎮建設的契機,大力發展特色農莊等特色旅遊產業。四是依靠現有海升現代農業蘋果科技示範園、東達種植有限服務公司等22家企業建設的蘋果種植莊園發展觀光旅遊業。目前,蘇家院鎮鄉村文化旅遊產業已初具規模,成為全鎮產業促脫貧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
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

據瞭解,由雲南白虎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打造的白虎山花卉盆景主題莊園是2017年度雲南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之一。項目位於蘇家院鎮迤那村白虎山,緊臨大山包自然保護區,距大昭一級公路出口僅3公里。莊園規劃用地面積2910畝,總投資1.56億元,分三期建設。園區規劃為“七園、三區、一路、一場、兩中心”,是一個集生產、觀光、接待、加工、遊玩為一體的現代化莊園。“七園”包括芝櫻觀賞園、食用玫瑰園、杜鵑觀賞園、牡丹觀賞園、蘭花盆景觀賞園、梅花觀賞園、七彩花田種植園;“三區”包括遊客接待區、苗木培育區和旅遊綜合服務區;“一路”是全長約3.2公里的紫藤長廊觀賞路,整個廊架由近30個品種的紫藤組成;“一場”是綜合停車場;“兩中心”指文化創作中心和遊客接待中心。莊園自2016年開建以來進展順利,現已完成投資約3000萬元,已完成的工程項目有80畝玫瑰花園、300畝芝櫻花海、100餘畝五彩花田、50餘畝牡丹園區、長3.2公里紫藤長廊的建設以及景觀溝渠、灌溉管道、蓄水池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60萬盆盆景成品及半成品的培育。整個莊園預計明年三月開園迎客。屆時,20000盆景將入駐莊園盆景展銷區,與各色繽紛花卉交相輝印,共築匠心獨運、美侖美奐的藝術勝景。

據白虎山花卉盆景主題莊園副總經理李雪梅介紹,雖然還未正式開園,但近兩年來慕名前來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由於百花盛開、風景秀麗,僅今年清明節前後,每天到莊園娛樂休閒的遊客就達到了三萬人左右。

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

據瞭解,由於園區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投入,於是莊園周邊村落的閒散勞動力得到了充分利用,這一方面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渠道和收入總量,另一方面也為當地農業轉型奠定了基礎。李凡英是迤那村1組村民,當天她就在莊園裡扦插花苗。她說來莊園打工後既能增加一份收入又能照顧家裡人,讓她感到踏實而快樂。

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

據介紹,該合作社成立於2015年,採用“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發展,基地共分為體驗區和養殖區兩塊,目前林下放養土雞8000餘隻。據介紹,為了體驗傳統養殖、吃上生態食物,不少市民會趁著雙休日前來觀景尋幽、遊玩體驗。近兩年,合作社經濟帶動效益明顯,不少參加合作社的村民從中受益。

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

下一步,順山村還將自足自身資源優勢,對境內千年古茶樹、觀音崖原始森林等景點進行保護性挖掘開發,進一步將鄉村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蛋糕做大,讓當地群眾共享發展紅利。

隨著白虎山花卉盆景主題莊園開園迎客,一個個特色農莊精彩亮相和旅遊形式的多元發展,蘇家院鎮文化旅遊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下一步,蘇家院鎮還將進一步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繼續提升旅遊產品的文化創意,充分展示濃郁的中華傳統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讓全鎮鄉村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逐步邁向優質旅遊新時代。

(文/圖 虎伶俐 趙磊明)

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

專業合作社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

近年來,蘇家院鎮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一改過去農戶單打獨鬥的生產經營模式,以“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公司”的方式,通過黨支部的引領,合作社和公司的帶頭示範,吸納貧困戶積極參與,助推精準脫貧、精準扶貧,幫助群眾探索出一條新的穩定增收的路子。

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

郭飛學的是畜牧獸醫專業,畢業後回到村上就想著利用自己的特長,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為家鄉父老鄉親做點實事做點好事。

郭飛說,他給合作社提供相應的技術,採購、銷售、飼養和防病都由合作社來統一負責,這樣,農戶就降低了養殖風險,收益也就提高了。在合作社裡有28個建檔立卡戶,還有80多戶農戶也有加入合作社的意願。以後還將舉辦多次養殖培訓。

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

蘇家院村二組的郭太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也加入了翰軒養殖專業合作社,他說,以前沒有加入合作社的時候,豬病了,還要擔心去找醫生,以前醫生也沒有這麼多,現在加入合作社以後,豬病了只要說一聲,合作社的人就會馬上門服務。以前養出來的豬賣的時候價格也很低,然後養豬的成本也比較高,現在養出來的豬不愁賣。有合作社提供服務,幫忙聯繫銷路,收入比以前高的多了。

除了傳統的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外,已經成立多年的增農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打破了只有傳統的種養殖合作社的形式,主要以農機服務和銷售來創收,採取老百姓以及貧困戶入股和帶機加入的運行模式,帶動了22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目前加入的農戶共有118戶。

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

據瞭解,目前蘇家院鎮轄區內註冊的合作社有88家,其中,養殖合作社有34家,主要以養殖豬、牛、雞、魚、羊及銷售為主。有種植專業合作社52家,主要以種植蘋果、核桃、板栗以及銷售為主。此外還有一家農機服務及銷售的專業合作社和一家提供旅遊服務的專業合作社。

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

編後語:

隨著不斷髮展壯大,合作社助力鄉村振興的作用日益凸顯,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成為蘇家院鎮推進鄉村振興、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民增收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

(文/圖雷雲波 何正瓊)

立體養殖富農家,農業跳起現代舞

遲寬國是昭陽區蘇家院鎮雙河村人,外出打工多年又返鄉創業的他,看著祖祖輩輩在號稱“魚米之鄉”的稻田裡辛勤勞作,卻只能勉強解決溫飽。2012年2月,遲寬國牽頭成立了昭陽區增農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2016年他又在雙河村遲家營自然村周邊流轉了300多畝水窪地創建了稻田養魚、稻田養鴨的立體養殖基地,他決定靠自己為鄉親們闖出一條新路。

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

創業之初,遲寬國分別找了區農業局等市區相關部門進行了解諮詢,又查閱了大量的相關資料,最後決定在這種原來產量比較低的水窪田裡搞試種試養,積極探索優質水稻綠色高效種植與稻田養魚、養鴨、實現共生循環的種養殖新模式。種植水稻再來養魚養鴨,不需要使用化肥,也不需要薅鋤雜草,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避免了農藥的使用,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大大增加了經濟收入。遲寬國生產出來的水稻、谷花魚、生態鴨及鴨蛋都是優質生態農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他們合作社立體種養殖的技術日趨成熟,種植面積也在逐年擴大,促農增收的效果也是十分明顯的。

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

增農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種糧大戶遲寬國介紹說,2016年合作社在雙河村流轉土地300畝水稻田,實行稻田養魚養鴨,稻田養魚養鴨有個優點就是生態環保,稻田裡面的蟲草被魚鴨吃掉了,吃掉這些雜草的同時它排出來的糞便給水稻提供了營養,所以水稻是很生態、很環保的,對水稻和魚的品質都有提高,所以它就產生了很好的經濟價值,水稻和魚的產值就在5000元以上,除了所有的費用,每畝的純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養鴨每畝的毛收入在6300元,除了成本也在2500的利潤以上,合作社將進一步擴大稻田養魚的規模,將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儘快實現脫貧致富。

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

據瞭解,2017年遲寬國增農合作社生產基地生產的20萬斤“增農”牌大米由於品質優、口感好,儘管每斤售價都在10元左右,但上市不久就被搶購一空;他們養殖的谷花魚、稻田鴨及鴨蛋也是供不應求。遲寬國被省政府授予“雲南省種糧大戶”榮譽稱號;他組建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在2017年被原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農機合作社示範社”。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村兩委的帶領下,雙河村轄區內的蘋果種植已達到7000千餘畝,除傳統的優質水稻種植外,乾果、葡萄、蔬菜以及苗圃綠化也在逐步發展起來……

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

蘇家院鎮雙河村村主任付金彪說:“雙河村結合區域優勢,在產業方面著手蘋果的種植和養殖,現在流轉給大的公司接近6000多畝,群眾的分散種植有一千多畝,都產生了一定的效益,帶動建檔立卡戶脫貧的有628戶2204人,接下來將通過這種形式再把其他的一般貧困戶加進來,加快他們脫貧的步伐。下一步將利用公司加農戶,引進有實力的公司進來,加上遲寬國這個養殖基地,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思路,進一步發展立體綜合模式的產業”。

(文/圖 道 榮 凌 操 )

苏家院镇:依山傍水绘画卷 文旅产业吐春蕾

投 稿 郵 箱 |[email protected]

總 編|沈洋

副 總 編 | 楊玉昆 楊瓊 張國華

主 編 | 楊玉昆

總 策 劃 | 曹斌

策 劃 | 雷雲波 王道榮 邱俊 毛治府 彭沁 王軍

編 輯 | 李潔 虎霖孜(實習)

主 辦 | 中共昭陽區委宣傳部

承 辦 | 昭陽區新聞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