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選擇困難症爆發!城市、學校、專業?(上)

高考查分、志願最高境界的最全攻略在這!仔細讀不吃虧

閱讀目錄:

一、五大必懂關鍵詞

二、志願填報四維度

三、三招(原則)搞定高考志願

四、高招負責人告訴你報志願必須注意的10件事兒

五、男生看過來,這8大專業都不錯喲!

六、十大最適合女生的大學專業

七、填志願別被這381所虛假大學忽悠了

八、最全高校學科排行榜

九、2018年各省查分時間和方式(2018年各省查分時間和方式詳細列表)

正文

高考結束了,很多家長和學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緊繃許久的神經終於可以放鬆了。

有的高考家庭又有了新的焦慮,畢竟從高中到大學要兩步走,完成高考只是跨出了第一步,填報志願也是很重要的一步,事關孩子今後的發展。

也有人會說,分數沒下來怎麼填報志願啊?

分數是報志願的重要基礎,但是也是時候為志願好好考慮了,省得到時候急得焦頭爛額。

報志願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浪費自己的分數,不管學什麼專業,不管到哪裡去上學,能上一本不上二本,能上重點不去一般高校。很多專家講報考志願的技巧,基本指導思想說白了就是————保證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絕不浪費。

一、五大必懂關鍵詞

  • 分數線

即省控分數線,也叫志願填報資格線,是指省(市)教育考試院根據招生計劃總數按照120%的比例而劃定的具有志願填報資格的最低控制分數。

其特點:

(1)上線才有填報的資格,一般分批次劃線,不同批次有不同的控制線;

(2)這個控制分數線以上的人數多於錄取人數的20%,必然有20%的考生落選;

(3)達不到這一控制分數線,無法填報得了。

  • 投檔線

投檔線也叫提檔線,是指省(市)教育考試院按照每所招生院校的招生計劃的5%-20%的比例所劃定的投遞學生檔案的最低控制分數。

其特點:

(1)達到投檔線方能被投檔(含壓線);

(2)投檔未必錄取,因為還要看單科成績、體檢條件、專業報考人數的多少等;

(3)是否填報服從專業調劑,當所報6個專業志願都不滿足錄取條件時,填報服從則可以被調劑到其他專業錄取。

  • 投檔比例

即投檔人數與實際錄取人數(招生計劃數)之比。為了便於高校擇優選拔錄取,往往投檔人數多於實際錄取人數。

其特點:

(1)平行志願的投檔比例一般為105%,即多餘出5%;

(2)少數院校投檔比例較高,分別為10%、15%、20%,極個別高達130%、150%;

(3)投檔比例與錄取概率成反比,即投檔比例越高錄取風險越高,投檔比例越小錄取風險越小。

  • 招生計劃

所謂招生計劃,就是院校準備招收學生的人數。由院校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報請國家教育部審批備案,方可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每年5月底統一下達當年招生計劃並向社會公佈。高校招生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根據招生計劃,結合成績排序和考生志願,進行“一個計劃對應錄取一名考生”的過程。

招生計劃分為兩種類型:

(1)來源計劃,就是按照省份分配、下達的招生專業及人數,又稱分省計劃;(2)預留計劃,包括單獨招生計劃、自主招生計劃以及少量的機動計劃,錄取時調劑之用。

  • 級差分

級差分是指投檔後在專業錄取時,當第一志願專業沒有錄取,後面的志願專業要提高一定的分數錄取,也就是從該考生總成績裡減掉一定的分數後,在按照分數進行排隊從高到底進行錄取。

其特點:

(1)一般級差分為4-3-2-1或3-2-1-0或5-3-1-0;

(2)第一專業志願很重要,如果錄取不了,後面的專業錄取風險越來越大;

(3)儘量選擇不實行“級差分”的院校報考。實行級差分制的院校約佔40%,我們怎麼知道某院校有沒有級差分,《招生簡章》裡有明確規定。

推薦書籍:《手把手教你填報高考志願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高考志願填報選擇困難症爆發!城市、學校、專業?(上)

我為什麼要講高考志願填報

來源丨《張雪峰:高考志願填報必讀》發刊詞

高考是我們中國所有學生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考試之一,從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以來,志願填報一直就是所有高考考生最難解決的問題。

高考志願填報規則是變化的比較多的,現在高考報志願用的叫做平行志願

浙江省在去年改革就改的比較嚇人,一個學生在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可以填80個志願,那如果說這80個志願,他填的有問題,他滑檔了,再報80個,如果第二次報他再滑檔了,再來80個。

也就是說一個倒黴孩子,他報個志願,在浙江省有可能要報240個志願。

我到底該上什麼專業,我到底該上什麼學校,這個問題是每一年所有的高考考生,也是高考考生的家長最頭疼也是最難以解決的事情。

因為地域和空間的限制,大多數的考生和家長對於大學和學校的專業,完全不瞭解,僅憑一個專業的名字,又很難判斷出來這個專業未來就業到底是怎麼樣的。

二、志願填報四維度

分數

分數是考生能夠進入某個學校的基礎要素,分數的高低直接決定選擇的院校層次高低,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有直接的影響。作為學生,外界做評判的標準就是成績,成績好就是學習能力強的表現。但從另一方面講,高考的分數不能決定一個人未來發展的高度,如果一個願意學習的孩子,畢業後經過努力也是完全可以達到他預想的結果,所以分數暫時決定學校層次,不能完全決定未來的層次。

專業

大學很多,並非重點大學才是唯一選擇,一般性大學也有自己的強勢專業,行業類學校的專業特色就更加明顯,在其專業領域內的知名度往往也很高。在學科建設上,很多學校特色鮮明。好的大學不一定所有專業都是最強的,就像現在的大學都在走向綜合辦學,而很多理工類重點院校的文科專業很弱。

專業決定一個人的發展方向,不一定決定人的職業,但是會直接影響職業的選擇。在求職時,面試官通常會問及所學專業,有的專業畢業即失業。

在人才市場上曾見到過一個碩士畢業生投了好幾份簡歷都被殘忍拒絕,理由是不合適,到底是什麼專業呢?我瞄了一眼:考古學。。。這個專業在社會上太冷門了。但也不是說要盲目填報熱門專業,說實在地,學校的專業很多都有一定的滯後性,社會有什麼大的潮流學校就會相應開設一門專業,比如說某個高校開設了一個“小龍蝦”專業,且錄取後不可以轉專業,難道大學畢業後都去養殖小龍蝦嗎?還有的專業受大環境影響,比如歐美國家抵制和經濟危機等,今年很有前景,明年蕭條了,後年又鼎盛了。

所以在選擇專業時一定要適合學生的興趣、性格和能力,還要結合發展前景,選擇孩子喜歡的至少是不排斥的專業才是最好。

院校

各校辦學時間、隸屬關係、辦學特點、服務對象的不同,學校各具特色。籠統地來說,作為名校,很多都是歷史悠久,辦學經驗相對比較豐富,待遇也比較優厚,所以師資力量也更為雄厚。一般將985、211及綜合類重點大學和具有行業特色的重點學校劃為本科第一批,將一般本科大學劃分為本科二批,將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本科劃為第三批,將職業類院校劃為專科批次。

考生可根據個人實際重點考慮相應批次的學校。學校會決定一個人發展的深度和廣度,決定與誰同行。好的學校,師資力量比較雄厚,硬件設施也比較完善,你的同學未來可能也都是各界翹楚,這都是你的未來人脈資源。好的大學教學條件好,未來考研究生更容易,你的畢業證牛逼閃閃,這都毋庸諱言。

其實每一個同學進入大學的時候都懷著努力學習的心態,一二三本都有好學生,也都有特別努力勤奮的人,但為什麼走著走著就會消失一大半呢?其實就是《精進》裡的這幾句話“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在一個低標準下,自覺‘滿意’的度過每一天。”

那麼非名校的,還沒什麼榮光的學生該怎麼辦?《新東方精神》裡有一句話:“你要用牛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的走到牛人當中去,拉近和牛人之間的距離。當你覺得自己能夠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的時候,你才能成為了真正的牛人。”

地域

通過錄取統計數據可以發現,各省考生的志願首選北京,其次是北京周邊地區,再次是沿海發達地區,最後才是西部和不發達地區。這就形成一種現象,即同類學校錄取分數因為地域的原因有了微弱變化,在京院校錄取分數最高,因地域不同依次降低。

有人這麼說,你的分數能上一所一線城市的二三流大學,就不要選擇一所二三線城市的一流大學。雖然有點偏激,但也不無道理。選擇了北京的高校,你選擇的絕不僅僅是這所學校,而是北京這座大學。”一座城市才是你這四年青春歲月的成長平臺,而非一座孤零零的大學。

許多在北京的非985、211類的普通高校,可以調動的社會資源都是外地高校無法企及的。一線城市最大的優勢,並不是自然風光,不是新鮮空氣,而是人,這裡是精英的聚合之地。

一座大城市所擁有的其他資源也會使得來到這裡的你充分受益,比如,你能用很便宜的價格去看到各種藝術形式;比如,你可以領略這個國家或者這個世界最前沿的思潮、科技;再比如,你可以很輕易地接觸到這個國家各個領域的傑出人才。

好了,希望各位準大學生都能如願以償,在新的世界裡揚帆起航!

推薦書籍:《20000大學生教你挑大學選專業專業篇 高考志願填報手冊 新 高考志願填報指南 考生報考資料 適用新課標全國卷 範英男

高考志願填報選擇困難症爆發!城市、學校、專業?(上)

三、三招搞定!資深人士教你高考志願怎麼填?

“志願填報說大也大,比如涉及生涯規劃的問題,2000多所高校,林林總總120多個專業,但說小也小,實際上對於多數人沒有太大選擇餘地,也比較簡單。”

第一招 學校優先原則

原則上能上985,不上211,以此類推

雖然現在官方不叫985.211了,但傳統仍存在。

能上985,不上211,以此類推。社會上用人單位對畢業學校的評價,實際只有以下幾個硬標準,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其次是本科、專科等等。在招聘時,經常會對畢業學校有一個要求,即便不公開說,也會悄悄地立下這個規矩。

隨著大學招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學生分層嚴重的同時,大學在出口把關不嚴,看出身只能越來越多,而不會減少。目前,全國招收700多萬大學生,每年畢業700多萬,淘汰率很低,沒有辦法,只能看入口了,這是大家看出身的根本原因。大家不要拿80年代大學生層次區別不大說事,那時的人如果能上專科學校,放到現在至少都是985了。

其實看出身是世界通則,不止中國,比如哈佛的人,嘴上不說,暗地裡也會在意這一點。哈佛本科的申請錄取比只有5%左右,但到了碩士層面,平均下來就超過40-50%了。

本科是你第一齣身,一輩子也無法改變,因此需要更加重視。

這裡特別要提醒家長與考生的是,在錄取時的一本二本等等劃分,是最坑人的,千萬不要在意這個東西。一本二本不是一個明確的層次區別,更不是社會上的學校層次區別,只是當地招生辦為錄取而決定的一個東西。有的學校在這個省參加一本招生,在另外一個省可能就是二本,比比皆是。你恰恰需要充分利用這樣一點。比如,如果有985學校部分專業在二本招生,那就去報,最後那塊牌子最重要。聽說北大醫學部護理專業在一些地區是二本招生,為什麼不去先拿一個北大的招牌?

在這裡,我想提醒,有幾個985學校因為地域原因,比較好上。第一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地域的確受限制,不僅在西北,還不在西安,在楊凌鎮。但學校是最早的一批985,比後來擠進985的高校其實更有資歷。

一般來說,西北東北的985高校分數都比較低,但學校很不錯,比如蘭州大學。蘭州大學是當時在西北佈局的2所綜合性大學,後來西北大學撤銷下放陝西,他就成了西北唯一綜合性重點大學。再比如吉林大學,與此類似。最後想推薦的是一個特別的985高校,西北工業大學。這個學校在西安,屬於前國防科工委,實力強悍,也是最早入選985高校的,論資歷在現有的985高校也屬於前列,但因為地域影響,影響力下降。

對於更多的考生,只能選擇地方普通高校,各個大學本質上區別不大,相對選擇發達地區的好一點。非要選好壞,建議注意學校歷史,一般來講,大學還是講究文化積澱傳承的,歷史長的老本科學校,可優先選擇。

第二招 地域原則

北京上海優先,其次需要考慮各大區首府城市

在哪裡上大學非常重要,毫無疑問,北京上海首選,其次建議考慮杭州、南京、廣州、天津等東部地區。有兩個地方比較特別,一個是重慶,一個是深圳,我覺得需要特別提出。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眼界的問題,見世面的問題。在中國,沒有比北京上海更發達的城市了,你見的世面有多大,也決定了你的理想與定位。其次,也沒有比他們有更多好學校的地方了,高校聚集,形成了一種文化生態,這是所有高樓大廈解決不了的。

對於北京上海的孩子,給你們一個忠告,此條不適合你們,你們已經見過這種世面了,你們需要其他的,最好離開本地上大學,你的收穫會更大,因為你們欠缺的不是眼界,是生活,離開父母生存,是瞭解中國,瞭解更豐富的中國。

麻煩的是,北京上海分數都太高,很多人難以有條件選擇,多數孩子不得不去其他地方,那麼,我們注意選擇各大地區的首府城市。如華中地區的武漢,西南地區的成都,西北地區的西安,東北的瀋陽。其次是這些地區的副中心城市,如東北的大連,東南的廈門。原因非常簡單,這些地方都是好大學聚集的地方,不僅都有985,211學校,一般都有50年代就佈局的一個大學群,學科門類齊全,學術生態環境非常好。比如西安,在90年代還是高校最聚集的地區,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北京,而且多數是部屬老牌高校(當然現在不一樣了)。

這裡面糾結的就是瀋陽,原來在東北佈局的重要的大學都不在瀋陽,比如綜合性大學吉林大學在長春,工科重點大學在大連,還有一個重要的工科學校哈工大在哈爾濱。

重慶是原來副中心城市裡最特殊的,現在是直轄市了,有一個非常好的重慶大學,還有一個有資歷的西南大學,211大學,也是不錯的選擇。

推薦深圳,主要是著眼未來。深圳已經超越香港,廣州,成為僅次於北京,上海的大城市了,深圳大學培養了馬化騰,深圳還有華為,華大基因等等,隨著深圳的進一步發展,我們開眼界,必須考慮深圳了。

第三招 專業原則

能上更好學校的學生,可以放棄這一原則;只能上專科的學生,要堅持選喜歡的專業

其實很多人往往在這個問題上糾結,恰恰是最不需要糾結的一個問題。

第一,學什麼就一定做什麼嗎?看看你父母,看看你父母的周圍,有多少人是學什麼就幹什麼的?尤其是那些優秀的人,基本是學什麼不幹什麼。從這個角度來說,學什麼不決定你的一生與職業,你能否在這個行業做到最優秀才決定了你的一生。

第二,你打算本科畢業就工作嗎?對於很多城市裡的孩子,家境好的孩子,基本是否定的,往往是準備讀完研究生再說。如此,更不需要糾結了。研究生再換專業,很多學校與老師更喜歡複合型人才,即跨專業的。

第三,你確定你想好了學什麼嗎?其實對於多數人,在這個年齡沒有想清楚是正常的,甚至半年後就後悔也是正常的。美國大學制度就是考慮到18歲時很多人還沒有想清楚到底想學什麼,因此,強調寬口徑培養,按大類招生,包括換專業如喝涼水,非常自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正因為此,你更不需要糾結了,讀碩士時再說,尤其是專業與學校選擇發生矛盾時,可以選擇更好的學校,而不是專業。

第四,實在想不清楚時,給你兩個建議。第一,學數學。數學是學科之母,未來換專業時更受歡迎,比如經濟學,金融,管理等等。8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都是學數學出身的。當然,你想換計算機等工科更沒有問題。學數學只是因為你想不清楚才選擇,主要是為未來考慮打算,不是讓你以此為生,不是讓你當第一名,不要發憷。第二,學英語。幾乎任何技能都能在實際工作中掌握,但惟獨語言能力,對於絕大多數人是無法在實際工作中拿下的。原因非常簡單,這是一個死功夫,沒有捷徑。但語言又是一個放大器,比如你是開出租車的,如果英語好會怎麼樣?同時,未來無論出國還是考研,英語都是必須過關的,對於很多學習浮躁的人,不如先花四年把英語拿下,也是一個不知道學什麼時的選擇之一。

當然,你如果只是能在一般應用型大學,三本或者高職高專,那麼專業就比什麼都重要了。第一,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第二,選擇技能性強的,比如軟件工程,最好不選擇沒有門檻的專業,如市場營銷之類。這是和那些有更多選擇權的學生不同的。

最後總結一下,學校第一,如果能上985,原則上就不要糾結專業、地區,尤其是專業,糾結地區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能讓你決然的,是985、211這種層次區別,細微的差距上,就算了,不值得你犧牲太多。特別提醒的是,招生中的一本二本是你最不需要關注的,但卻可以利用的。

三個原則卡下來,其實你可以考慮選擇的學校就很少了,在平行志願下,還有什麼難題嗎?

推薦書籍:《手把手教你填報高考志願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高考志願填報選擇困難症爆發!城市、學校、專業?(上)

本書內容脫胎於果殼網“果殼問答”欄目的“高考應該怎麼選專業,各專業學習的內容?”這一問題,精選了八百餘條答案中 有價值的部分,深度加工,並在此基礎上做了大量補充,力求做到覆蓋所有常見專業。300位多個專業的師兄師姐現身說法,從日常生活的吐槽到潛移默化的精神昇華以及畢業後的去向,全面呈現 真實的大學專業,讓你的未來不再迷茫,報考志願更加心中有數。

好啦,囉裡吧嗦還沒說完。下一篇接著說哈!!你們有啥問題,就留言吧!北京大學的預防醫學專業,中央財經大學的金融學專業到底選哪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