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影的傲慢与偏见:日本人对张本智和只是利用,不是真爱

在上周结束的日本公开赛上,在男子半决赛张本智和vs李尚洙的比赛中,当时的央视解说员杨影,曾发表了对张本智和的看法。大意是张本智和虽然现在进步飞速,但是日本更希望他们的本土球员也像张本智和一样出色。

杨影的傲慢与偏见:日本人对张本智和只是利用,不是真爱

杨影又接着表示,张本智和尽管代表日本队赢下了乒坛的霸主国乒,但是归根结底,他的父母都是中国人,除了后期在日本生活学习外,他流淌的还是中国的血液,并不是纯粹的日本人。杨影还表示,他的父母(母亲是邓亚萍队友,父亲是四川省队高手)在经历了直板的职业生涯困境后,下定决心让儿子改打横板最终大获成功。可以说,这是张凌和张宇一代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经验和教训让儿子张本智和少走了不少弯路。

其实,当我写下文章的题目时,我内心多少是有一点心酸、无奈、理解以及不屑在里面。作为曾经站到国家乒乓顶峰的杨影,作为央视主持人的杨影,说出这些对张本智和的看法,是她自己的见解。只是对于其中的一些观点,我并不苟同。

杨影的傲慢与偏见:日本人对张本智和只是利用,不是真爱

我不清楚,已经成为央视乒乓第一解说人的她,有没有看过十几年前那部很火的纪录片《大国崛起》,里面有一部,就是专门在讲日本的崛起背景,日本“洋葱式”的归化文化。虽然同为东方民族,对于外来事物的接纳、包容和同化,日本人有异于我们的自己的方式。

就像一代棋圣吴清源在日本将近一辈子的生活一样,如果没有赖越宪作那样的日本人的包容、成全和帮助,流落异乡的吴清源又怎么会有“现代围棋第一人”的无上成就。还有在90年代,我们更加熟悉的小山智丽,因为成绩和荣誉,曾经三次被日本天皇面见,这样的殊荣,又岂是一般人能比?

诚然,张本智和因为对乒乓是真爱,也因为对他的支持,一家三口在2013年改入日本国籍,从此以后,作为日本人的张本智和,在12岁就开始参加国际乒联的巡回赛。也正是得益于日本的东京奥运战略和断代培养的方式,张本智和才练成了现在的水平,也在此次日本公开赛上,连胜马龙、李尚洙、张继科,拿到含金量颇高的冠军。

杨影的傲慢与偏见:日本人对张本智和只是利用,不是真爱

当杨影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时,我感受最多的是醋意,以及自欺欺人的善意谎言在里面。那我们可以反思一下,如果在中国,15岁的张本智和会在哪里,还能打出来吗?还能这么早打出来吗?就算他拿到世界第一的排名,就一定能上奥运会的单打赛场吗?比如“小枣儿”刘诗雯。

求名得名,求利得利而已。何必以中国式的人之常情,来揣测日本人的爱恨是非?我们容得下一个输球的福原爱,为什么容不下一个可以挑战我们,甚至击败我们的前同胞?

杨影的傲慢与偏见:日本人对张本智和只是利用,不是真爱

归根结底,也许是赢久了的我们,实在是有点输不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