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靈巖寺景區距104國道8公里,北依濟南,南靠泰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佛教聖地,以其悠久的宗教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馳名於世,素有“遊泰山不遊靈巖,不成遊也”之說。靈巖寺初建於東晉,興於北魏,盛於唐宋,列全國四大古剎之首。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來靈巖寺最好的時間應該是夏天,這裡草木繁盛,負氧離子豐沛,又有多處泉水,平均溫度要比市區低2-5度左右,清涼幽靜。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靈巖寺,之所以有巍然磅礴之氣,是因為它位於泰山西北麓的靈巖山腳下。靈巖山實際上是泰山十二支脈之一,主峰海拔668米,因山頂平坦,四壁如削而得名。山之陽,是滿月蔥蘢的靈巖峪,曲折起伏。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千年古剎自有這樣的魅力,未走進大門,已感受到了靜穆大氣之感。

千佛殿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千佛殿,因殿內供置眾多佛像得名。千佛殿建於唐貞觀年間,宋嘉佑和明嘉靖、萬曆年間重修,現存木結構為明代建築。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千佛殿依山建於高大的臺基之上,其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單簷廡殿頂,舉折平緩,出簷深遠。簷下置疏朗宏大的斗拱,木稜彩繪華麗,簷角長伸高聳,有展翅欲飛之勢。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前簷下立有八根石柱,柱礎皆雕刻有龍、鳳、花、葉、水波及蓮瓣、寶裝荷花等紋樣,雕工精美,凸顯唐宋之風。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殿內正中塑有通體貼金的“三身佛”。三尊佛像皆結跏跌坐,儀容端莊,衣紋流暢,服飾簡潔,極具藝術感染力。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魯班洞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御書閣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寺院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千年古剎靈巖寺,地靈人傑,積澱了眾多美好的傳說。有朗公說法石點頭,山有靈犀,故稱靈巖;有法定與三泉,造就明孔洞,引出“五步三泉”;有王乾哥的叫聲,傳遞著一個千古不朽的愛情故事;有砍不盡的柏樹,歌頌著真善美,鞭韃了偽裝與貪婪;有木魚石的傳說,向人們講述著乾隆皇帝八次來靈巖留下的趣事與墨寶;還有雞鳴山的傳說,告戒人們抑惡揚善,遵紀守法,乃人生之正道。

闢支塔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闢支塔音譯為“闢支迦佛陀”,略稱“辟支佛”,闢支塔,意即辟支佛塔。塔身為青磚砌就,各層皆施腰簷,下三層為雙簷,二至四層簷下置平座。塔簷與塔徑自下而上逐層遞減,收分得體。塔內一至四層設塔心柱,內闢券洞,砌有臺階,可拾級而上,自第五層以上砌為實體,登塔須沿塔壁外腰簷左轉90度進入上層門洞。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塔身上置鐵質塔剎,由覆缽露盤、相輪、寶蓋、圓光、仰月、寶珠組成,自寶蓋下垂八根鐵鏈,由第九層塔簷角上的八尊鐵質金剛承接,在塔內延續到地下,起避雷作用。典型的宋代風格,為靈巖寺標誌性建築。宋代文學家曾鞏有詩讚曰“法定禪房臨峭谷,闢支靈塔冠層巒”。

墓塔林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墓塔林 靈巖寺歷代高僧的墓地。據說,塔林中現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歷代石質墓塔167座,墓誌銘、石碑81通。墓塔一般由塔座、塔身、塔剎組成,塔座呈方形、圓形、八角形,有浮雕裝鈽。塔身較高大,上刻僧人法名年號。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墓塔林中部為一南北甬道,其北端建有磚石結構、單層重簷式北魏祖師塔(法定墓塔),甬道兩側列峙全石結構群塔,依塔身形制分為方碑形塔、鐘形塔、鼓形塔、穿堵婆塔(喇嘛塔)、經幢式塔、亭閣式塔六種。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墓塔林,是一座積澱豐厚的古代石刻藝術博物館。墓塔,造型各異,結構細膩,佈局合理;雕刻,內容豐富,技法多樣,精美絕倫。如塔座束腰,雕有各種藝術形象,有承重的力士,在重壓下咀巴大張,面部扭曲,四肢與腰背曲彎,全身肌肉突起,給人以力的誇張和負重的艱辛;有的雕騎士身跨雄獅,手執曲棍擊打馬球的場景;有的雕嬉戲玩耍的幼獅,憨態可鞠;還有的雕衣帶飄逸、長綢舞動的娛樂場景等,一幅幅浮雕,無一不顯現出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藝。

五步三泉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卓錫泉、萬盛泉、白鶴泉、雙鶴泉,位於千佛殿東側崖壁下,三泉相臨,俗稱“五步三泉”。泉水從石澗中冒出,泉水甘冽,終年不竭,注入一石池中,宛如明鏡,“鏡池春曉”即出於此。卓錫泉,亦名錫杖泉,世傳為法定禪師用錫枚敲擊山石,水隨錫杖飛湧而出得名。白鶴泉,亦名雙鶴泉,舊傳法定禪師尋水時,經山中樵夫指點,於雙鶴嗚處見泉,故名。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萬盛泉位於寺院西部1公里村內,傳說,相傳宋仁宗時,朝廷名將韓琦西征西夏途經此地返朝,時值盛暑,兵士乾渴難忍。韓琦急中將劍插於蟻穴祈水,拔劍後泉水噴湧而出,遂名此泉為萬盛泉。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甘露泉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甘露泉位於寺院東北里許,有“靈巖第一泉”之稱。於懸崖壁立、雜木叢生處見一石竇,泉水以露珠般洩出,叮咚作響,清冽甘美,故名“甘露泉”。僧人常於此汲水煮茶為炊,入夜,也常於此說法論經,“清涼境界”為靈巖八景之一。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袈裟泉位於轉輪藏遺址東側崖壁下,名列金《名泉碑》。因泉旁立一形似袈裟的鑄鐵塊而得名。泉源旺盛,泉水四季不斷,為寺院主要飲用水。該處危崖峭立,袈裟伴泉,池魚戲遊,曲廊環繞,別有情趣。袈裟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探訪濟南靈巖勝景,迷失在千年古剎的傳奇中!

駐足靈巖勝景,這裡不僅有高聳入雲的闢支塔,傳說奇特的鐵袈裟;亦有隋唐時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羅漢像;更有“鏡池春曉”、“方山積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觀。 寺內有北魏石窟造像,唐代的宇寺塔,宋朝的泥塑繪畫,寺內的羅漢泥塑像製作於宋代,梁啟超稱之為“海內第一名塑”,劉海粟題辭“靈巖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靈活現”。

盛夏已至,週末就來靈巖寺探古尋幽、縱享清涼吧!

景區電話:0531-87468098

景區地址:濟南長清區萬德街道靈巖寺景區

開放時間:08:00--17: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