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正文苑」張萬迎|拾麥子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當時還是大集體。那時候都很貧窮,很多人家吃不飽穿不暖,對糧食特別珍惜。節約成了一種良好的習慣,浪費就是極大的犯罪,每年做到了顆粒歸倉。

每年六一過後就開始夏收,每年學校都要組織勤工儉學或放兩週夏收假,讓同學們支援三夏勞動。小學生主要是拾麥子。

「華正文苑」張萬迎|拾麥子

​ 我記得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學校組織勤工儉學,一個班五十多人一半都是女生,但是我拾麥最快最多,勇奪第一。那次前三名的獎品都是鉛筆和生字本,我比別人多了兩根鉛筆而已。就這別人都羨慕的不得了。雖然在學習上沒有得過第一,這次拾麥子得了第一,令我多少有些得意和驕傲。領到獎那一刻,滿臉笑容,不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都開始飄飄然不知道自己姓啥了!但是也付出了一定代價,我的手被鋒利的麥茬扎破了幾個口子,很多指頭上的肉皮都開裂了。

夏收假期裡,中學生參加集體勞動,每天給五分工。全村的小學生只能拾麥,由兩個老師帶著排成長隊,穿著整齊,佩戴紅領巾,最前面的還要扛著紅旗,就像戰爭時期的少先隊。每個學生都帶著工具,有的揹著竹籠,有的拿著一根繩子,扛一個擼耙子。每個人口袋裝一塊幹饃,手裡提一瓶涼開水(瓶子有洗乾淨的食鹽水瓶、玻璃罐頭瓶和塑料瓶),一個個雄赳赳氣昂昂奔向收割後的田野。途中邊走邊唱著歌,《閃閃的紅星》、《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鮮豔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

朝陽下,整齊的拾麥隊伍,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徐徐前進,顯得異常雄壯威武。

到了田間地頭,一片片收割後的麥茬像閱兵的隊伍,整整齊齊一列一列。大人們拉運過的麥子,零零星星散落在地上。

老師先進行動員講話,再提出鐵的紀律,如不準偷沒有運走的麥子,同學之間不準爭搶,不準打架鬥毆,不準在溝邊玩耍,拾麥子要按照老師指定的範圍等等。然後一聲命令,同學們就像賽跑運動員的最後衝刺一般,用盡吃奶的勁瘋狂地向前奔跑,爭搶著拾大人裝運過程中不小心散落在地上比較多的麥子。同學們一個個像雞啄米一般快捷。一穗穗,一把把,變成一堆堆。有的同學拿著竹耙子或鐵耙子,在地裡拉著轉圈,就像畫家在一張大紙上創作一幅寫意畫一樣。餓了啃啃幹饃,渴了喝自己帶的涼開水。累了坐在土地上歇息一會。一個上午,拾了好幾片麥地,同學們裝滿了袋子,裝滿了竹籠,捆滿了繩子。

烈日當空,天空湛藍。同學們又排著隊,弓著腰,揹著沉甸甸的麥子,一步步吃力地往回揹著。

走到麥場,一個個臉蛋掙得通紅,汗水浸溼了衣衫,脖子上到處是麥芒扎的一道道、一片片紅印,汗水一淹針扎一般疼痛。老師給學生一一過秤登記,張三十斤、李四二十斤、王五三十斤等等,最多的超不過四十斤。當時隊裡規定十斤麥子記一分工,有的同學兩三天掙不到十分工。那時,十分工年底分紅也不到兩毛錢。

那時候人們都很儉樸,都很節約。把收割後地裡散落的麥穗撿得乾乾淨淨,一穗不剩。可以說,從大人到學生,都愛惜糧食,顆粒不浪費。那時候人們吃饃盛手,吃飯舔碗,吃菜擦盤子,已經成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們從小都知道浪費就是極大的犯罪!

那時候人們真的把唐朝詩人李紳《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的意境演繹到了極致。

雖然社會已經發展進步了,夏收已進入農業現代化時代,一臺臺智能聯合收割機,把人們從繁重的艱苦勞動中解放出來。一片片金黃的麥子轉眼間就成了一堆堆金燦燦的麥籽。拾麥子的年代已經成為歷史,但是,那個艱苦時代養成的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令人永遠難以忘懷!

「華正文苑」張萬迎|拾麥子

張萬迎,男,1964年出生,陝西潼關人,渭南市楹聯學會會員,黃河金三角文研院院士,潼關縣美術家協會會員,潼關縣書協會員,現供職於潼關縣政府法制辦公室。業餘時間愛好書畫文學。散文《家鄉的那片林》等在《渭南日報》刊登。雕刻作品《百鶴祝壽》巨型洮硯,2008年,榮獲渭南市“民間工藝大師獎”。被西安晚報,三秦都市報,潼關、渭南電視臺報道。篆刻作品2004年入選《中國書法篆刻大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