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環境汙染亮劍!看看江蘇省級環保督察都做了什麼?

向環境汙染亮劍!看看江蘇省級環保督察都做了什麼?

“堅持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這既是江蘇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上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對進一步加強省級環保督察力度、實現省級環保督察全覆蓋的工作要求,也是江蘇開展省級環保督察的基本遵循。

為嚴格落實環境保護責任,以更大力度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江蘇省在去年建立了省級環保督察機制,規定每兩年對全省各設區市督察一遍。去年7月、9月和今年5月,督察組已分別對9個設區市開展了共計三批次的省級環保督察。通過一系列調查走訪、問責督辦,省級環保督察已成為與中央環保督察和“263”專項行動緊密相連,懸於環境違法行為頭頂的又一利劍。

省級環保督察面前, “嚴”字當頭 、“緊”字從先。

首批環保督察

2017年6月22日,江蘇省政府召開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暨2017年第一批省級環境保護督察啟動動員部署會,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敢於動真碰硬,加強輿論引導,嚴明工作紀律,務求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7月6日至7日,首批省級環保督察3個督察組分別進駐徐州、南通、揚州三市,開展為期1個月的督察工作。

督察過程中,始終堅持邊督邊改。徐州市收到省環保督察組交辦的“鼓樓區蘇寧廣場噪聲汙染和油煙擾民”後,徐州市鼓樓區副區長郭開芬帶領環保分局、住建局、黃樓街道辦事處負責同志,約談蘇寧徐州大區常務副總經理高文卿,蘇寧方面立即成立工作組,每天至少一次對業主公佈整改進度,確保整改到位。

去年7月9日,南通市接到“如皋印染整理有限公司存在汙染問題”的交辦單後,如皋市環保局隨即對企業展開調查,查實企業汙水處理設施未經環保竣工驗收;同時,南通港彩染色有限公司在未獲排汙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租用該企業北廠房從事紗線染色生產加工並違規排汙。7月12日,執法人員對涉事企業啟動按日計罰,同時將相關責任人移送公安機關。

首批環保督察期間,共接群眾舉報2546件,扣除重複及無效舉報,督察組分批向徐州、南通、揚州三市交辦環境信訪問題1587件。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責令立即整改436件、限期整改307件、停產整改237件,關閉取締93家,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408件、共處罰款2490萬元,與此同時,刑事拘留4人、約談164人、問責24人。

真抓嚴管、持續施壓、動真碰硬,省級環保督察不僅敢於亮劍,更讓利劍常懸。

第二批環保督察

去年8月28日,江蘇省政府召開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研究部署第二批省級對南京、無錫、蘇州三市的環保督察工作,要求重點盯住中央高度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突出環境問題及其處理情況;重點檢查環境質量呈現惡化趨勢的區域流域以及整治情況;重點督辦人民群眾反映的身邊環境問題的立行立改情況;重點督察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環保不作為、亂作為情況;重點推動地方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

第二批省級環保督察期間,督察組先後同三地73名市級領導、78名部門主要負責人個別談話,走訪調研68家有關部門,核查點位751處,調閱資料14400餘份,並組成多個小組下沉16個縣(市、區)及工業集中區,分批向當地交辦環境信訪問題3165件。“出出汗、紅紅臉”,逐漸成為環境問題面前地方各級領導的“新常態”。

第三批環保督察

今年4月24日至5月23日,第三批省級環保督察序幕拉開,常州、淮安、鎮江三市接受督察進駐。三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全力做好督察配合,主動接受督察檢查,強化立行立改,嚴肅責任追究,確保督察順利開展、取得實效。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省級環保督察開展以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正加速成型,不僅令全省各地環保執法力度得以加強,同時也強化了全社會共建生態文明、打造“美麗江蘇”的責任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