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来了 都要调剂些啥?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

所谓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是指在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基础上,建立中央调剂基金,对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适度调剂,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那么,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要调剂哪些内容?中央调剂基金会否增加企业个人负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将为您一一解答。

Q1:为何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A:在不增加社会整体负担和不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合理均衡地区间基金负担,实现基金安全可持续,实现财政负担可控,确保各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Q2:会不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负担?

A:不会。不提高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企业和职工个人不需要额外多缴费,不会增加社会整体负担。

Q3:会不会影响退休人员的待遇?

A:不会。不改变现行的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和调整办法,不会影响离退休人员个人待遇。

Q4:中央调剂基金钱从哪里来?

A:中央调剂基金由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上解的资金构成,按照各省份职工平均工资的90%和在职应参保人数作为计算上解额的基数,上解比例从3%起步,逐步提高。

Q5: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后,中央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助力度会不会减少?

A:不会。《通知》明确,现行中央财政补助政策和补助方式保持不变。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后,中央财政现有的补助政策和方式不变,补助力度不减。

Q6:中央调剂基金如何使用?

A:中央调剂基金实行以收定支,当年筹集的资金全部拨付地方。退休人员多的省份,得到的调剂金相应较多,有利于帮助部分老龄化问题突出省份解决基金收支缺口矛盾。

Q7:各省市按照什么标准上解调剂基金?

A:《通知》明确,中央调剂基金由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上解的资金构成。按照各省份职工平均工资的90%和在职应参保人数作为计算上解额的基数,上解比例从3%起步,逐步提高。各省市上解数额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上解工资和在职应参保人数这两项指标。

上解工资按照各省份职工平均工资的90%计算。使用各省份职工平均工资,与使用全国平均工资相比,更能体现各地经济发展的因素,工资水平高的地区,上解额也会相应高一些,有利于实现基金调剂目标。同时,考虑到目前个体灵活就业参保人数占总参保人数的比重约1/4,这部分人员缴费基数相对偏低,按照职工平均工资的90%左右计算上解额,更符合各地实际情况。

应参保人数起步初期暂按企业就业人数和参保人数平均值核定。采取这种办法,兼顾了养老保险扩大覆盖面工作目标和当前实际,既可以增强对地方扩面工作的激励,避免对参保率高的地方“鞭打快牛”,也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部分地方参保人数由于人口流动造成“虚高”的因素。随着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推进,对在职应参保人数可逐步过渡到以覆盖常住人口的全民参保计划数据为基础核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