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民企企業制度建立新規:三年2~5家上市,50家新三板掛牌

6月14日,新鄉市政府印發《關於促進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指導意見》,鼓勵民營企業“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力爭通過三年左右的努力,在新鄉現有3戶上市企業、36戶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基礎上,新培育形成一批產權制度完善、產權結構優化、企業管理科學、經濟效益顯著的重點民營企業。

| 至2020年底,2~5家民企成功上市,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達到50家

2019年,基本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達到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60%以上;

2020年底,基本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達到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80%以上,力爭在境內外成功上市2~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達到50家。

| 明確五大主要任務,鼓勵民企通過兼併重組等方式實現產權多元化

《意見》明確指出,促進民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主要任務為:完善企業法人產權、建立健全組織制度、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引導民營企業通過清產核資、界定產權、優化資產結構、企業產權與企業家個人或家族財產分離等方式,形成邊界清晰的法人財產權。鼓勵民營企業通過兼併重組、產權轉讓、投資控股、合資合作等方式,實現企業產權多元化。通過企業內部產權的合理再分配和增加職業經理人及技術骨幹、員工的持股比重,促進企業產權結構優化。通過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實現企業上市掛牌。

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建立完善企業為主體,產、學、研、金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力支持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改造和技術改造,深入推進質量強企、品牌建設和人才隊伍培養。

| 給予稅收、金融、財政等多方面優惠與支持,加大投資力度

對於企業改制或上市中涉及的以前年度稅費,以及產權優化過程中涉及的稅費,符合法定條件的,可以依法申請辦理延期申報或延期繳納稅款;按照現行稅收優惠政策,減免民營企業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涉及的交易稅費;企業重組符合稅法規定條件的,可以按照特殊重組業務進行稅務處理。

積極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且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給予信貸傾斜,推進股權質押貸款。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積極推動網絡金融服務模式,探求供應鏈金融服務。引導各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企業加大投資力度。

對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及境外上市或新三板、四板掛牌的企業,按照相關規定,給予相應財政獎勵。

附《意見》全文:

關於促進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指導意見

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省委、省政府有關部署要求,為促進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動我市民營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現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強化引導服務,完善政策措施,促進民營企業以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為抓手,推進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規範經營行為,提升管理水平,激發民營企業的內在動力和創新活力,全面提升企業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經濟強市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

按照“市場主導、企業自願、政府引導、依法合規、優化服務”的原則,鼓勵民營企業“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力爭通過三年左右的努力,在我市現有3戶上市企業、36戶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基礎上,新培育形成一批產權制度完善、產權結構優化、企業管理科學、經濟效益顯著的重點民營企業。

2018年,基本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達到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25%以上,力爭在境內外成功上市1~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達到40家;

2019年,基本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達到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60%以上;

三、主要任務

(一)完善企業法人產權。引導民營企業通過清產核資、界定產權、優化資產結構、企業產權與企業家個人或家族財產分離等方式,形成邊界清晰的法人財產權。鼓勵民營企業通過兼併重組、產權轉讓、投資控股、合資合作等方式,實現企業產權多元化。通過企業內部產權的合理再分配和增加職業經理人及技術骨幹、員工的持股比重,促進企業產權結構優化。通過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實現企業上市掛牌。

(二)建立健全組織制度。引導企業按照《公司法》制定規範的公司章程,組建或完善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優化法人治理結構,強化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形成相互制衡的決策、執行、監督體系,實現權、責的協調統一。積極推動和探索民營企業建立黨組織併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形式和途徑。以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為統攬,堅持未建立黨組織的抓組織覆蓋,建立黨組織的抓規範提升。建立黨組織和企業管理雙向互動工作機制,注重把黨員培養成生產經營骨幹,把生產經營骨幹培養成黨員,堅持民營企業黨建和發展兩手抓。

(三)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引導企業採用現代管理辦法和技術,優化企業業務流程和組織結構,完善內部風險管理和精細化管理,全面加強創新、質量、安全、財務、營銷等管理。引導企業推進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內部激勵約束機制,大力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引導企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實現由傳統“家族文化”向先進“企業文化”提升。引導企業增強法制意識,誠信守法經營,積極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建立完善企業為主體,產、學、研、金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力支持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改造和技術改造,深入推進質量強企、品牌建設和人才隊伍培養。

(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引導企業積極承擔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職工社會保障等社會責任,依法合規經營,真實準確、完整及時披露相關信息,增強企業運營透明度。自覺維護利益相關者權益,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樹立良好公眾形象。

四、實施範圍

(一)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重點是主營業務收入億元以上工業企業。

(二)完成股改前期基礎工作,正在進行股份制改造,初步建立了較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的企業。

(三)各縣(市、區)、平原示範區、新鄉高新區、新鄉經開區重點培育的擬在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上市及新三板、四板(中原股權交易中心)交易板掛牌的企業。

(四)成長性較好的“專精特新”企業,企業主導產品在細分市場中處於領先地位、研發能力強、科研成果轉化率高、商業模式新。

五、工作方法

第一階段:篩選企業。各縣(市、區)、平原示範區、新鄉高新區、新鄉經開區在對轄區民營企業進行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篩選首批重點改制對象,統籌考慮,制定計劃,協調推進。此項工作於2018年6月底前完成。

第二階段:診斷諮詢。各縣(市、區)、平原示範區、新鄉高新區、新鄉經開區負責組織專業管理諮詢團隊成立專家服務團,對企業進行診斷諮詢,提出診斷諮詢建議供企業參考。此項工作於2018年8月底前完成。

第三階段:組織實施(2018年9月~2019年12月)。根據專家服務團的意見建議,結合企業實際,各縣(市、區)、平原示範區、新鄉高新區、新鄉經開區要積極引導和促進企業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成公司制改造,規範各項管理制度,完善企業管理機制。

第四階段:整體推進。2020年底前,全市有80%以上民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基本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實現民營企業的體制創新、制度創新和機制創新。

六、工作措施

(一)稅收政策。對於企業改制或上市中涉及的以前年度稅費,以及產權優化過程中涉及的稅費,符合法定條件的,可以依法申請辦理延期申報或延期繳納稅款;按照現行稅收優惠政策,減免民營企業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涉及的交易稅費;企業重組符合稅法規定條件的,可以按照特殊重組業務進行稅務處理。

(二)金融支持。積極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且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給予信貸傾斜,推進股權質押貸款。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積極推動網絡金融服務模式,探求供應鏈金融服務。引導各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企業加大投資力度。

(三)財政獎勵。對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及境外上市或新三板、四板掛牌的企業,按照《新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推進全市資本市場發展的意見》(新政辦〔2017〕15號)的相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財政獎勵。

(四)培訓提升。優先安排納入實施範圍的企業負責同志參加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組織的各類企業家培訓提升活動,以“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引導企業家轉變思想觀念,摒棄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五)優化環境。市政府各部門進一步精簡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全面落實權力清單制度,實施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七、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市促進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聯席會議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召集人,市工信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城鄉規劃局、市工商局、市科技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新鄉市中心支行、新鄉銀監分局等部門的1名負責同志為成員。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工信委,具體負責聯席會議日常工作。

(二)建立通報制度。各縣(市、區)政府和平原示範區、新鄉高新區、新鄉經開區管委會對本轄區促進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工作負有主體責任,每季度末次月5日前將本轄區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推進情況上報市聯席會議辦公室。市聯席會議辦公室將定期對各單位的推進情況進行通報。

(三)嚴格督導考核。市聯席會議辦公室每年對各縣(市、區)和平原示範區、新鄉高新區、新鄉經開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督導、考核、排名,對工作完成情況較好和較差的單位予以通報表揚或批評。

(四)加強學習交流。對工作推進比較好的單位,市聯席會議辦公室將適時組織宣傳、學習、交流和觀摩,以達到典型示範、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和共同提高的目的,把促進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工作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