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海拾珠:謝晉導演一生執導拍攝的十五部經典電影大盤點


2008年,著名導演謝晉在浙江上虞的一家酒店去世,享年85歲。謝晉老師作為中國第三代導演代表之一,一生執導了《女籃五號》、《高山下的花環》、《老人與狗》、《芙蓉鎮》等諸多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影片,培養出了一大批長期活躍在中國影壇的電影演員,其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大獎。謝晉老師的去世,是中國電影界的重大損失。

讓我們盤點一下謝晉老師從1954年獨立執導淮劇短片《藍橋會》後,所執導拍攝的部分經典電影作品。讓我們一起回顧經典,致敬大師。

1957年:《女籃五號》。影片描寫了一對戀人、同時也是籃球員的故事:他們曾經傾心相愛,因為環境的阻撓,被人拆散,各奔天涯。直到十八年後,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一對戀人之間久經壓抑的感情,才得以重生。

1962年:《紅色娘子軍》。影片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紅色娘子軍的鬥爭業績為素材,圍繞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經歷,用寫實的手法突出反映了舊社會婦女在反抗和鬥爭中成長的典型事例。影片很好的把握了女主人公吳瓊花敢倔強、深沉善良的性格,塑造了紅軍幹部洪常青高大光輝的英雄形象,具有較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1962年:《大李、小李和老李》。影片描述了肉類加工廠的大李為說服老李參加運動,進行體育鍛煉,經過一再挫折後,老李終於在他的耐心動員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了體質。該片是謝晉導演畢生唯一執導的喜劇。


1965年:《舞臺姐妹》。影片把戲劇小舞臺和社會大舞臺、臺上唱戲和臺下做人有機地聯繫起來,以“臺上悲歡人常見,誰知臺外尚有臺”這一富有哲理意義的嚴肅課題,生動地再現了舊社會發生在“人生大舞臺”上的悲慘遭遇,以及舊的社會制度和黑暗勢力對藝術及藝術家的殘害。

1975年:《春苗》。 該片產生於“文革”後期。由於國內多年缺少新的故事片,它的推出在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它將對“赤腳醫生”這一“文革”中“新生事物”的歌頌與跟“走資派”作鬥爭的內容緊緊聯繫在一起,體現了“文革”時期藝術作品普遍具有的特點。 影片對田春苗熱忱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品質的表現還是相當出色的,但由於特定的意識形態的滲入,使這個形象成為“文革”時期電影人物形象的突出代表。

1979年:《啊,搖籃》。 影片描述解放戰爭時期一支由延安撤退的保育院隊伍,衝破艱險,安全撤出包圍圈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它利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塑造了較多富有個性特色的人物,使之具有較大的思想容量,深化了作品的主旨。該片較突出表現了人性美和人情美,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實感。包括母愛、同志愛、男女之愛,都做了淋漓盡致的表現,使之充滿人情味和人道主義精神,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1980年:《天雲山傳奇》。影片大膽、深刻地揭示出正直的人們被錯誤地劃為右派這一時代悲劇,更通過這個故事,從政治、倫理、道德的角度分析歷史教訓,探討悲劇產生的根源。影片著重刻畫羅群和圍繞他的幾個女性的不同性格,將人物的個性、情感變化與政治風雲、社會矛盾、歷史發展融合在一起,突出了影片主題。

1982年:《牧馬人》。影片對李秀芝和郭子兩個形象的塑造,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與鮮明、生動的個性相統一的特點,因面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影片為特定時代的產物,它抓住了“笑中含淚”的特點,讓人們在酸甜苦辣之中去深思和回味。在細節表現、影調和色彩的把握、音樂和配合等方面也都努力追求新意,深化了主題。

1983年:《秋瑾》。是謝晉很"個人"的一部電影。因為秋瑾和謝晉都是紹興老鄉,謝晉的祖父很瞭解秋瑾,與後代講了很多關於她的故事。該片是根據小說《秋瑾傳》改編拍攝而成。


1984年:《高山下的花環》。是謝晉導演執導的反映戰爭的重要影片,對一些社會現象進行深刻的揭露,影片播出後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

1986年:《芙蓉鎮》。 《芙蓉鎮》被外界一致認為是謝導代表作,講述文革動亂年代的愛情故事,絕對是當年全世界電影中批判現實主義的經典,劉曉慶和姜文組成的銀幕情侶,風靡轟動全國。

1989年:《最後的貴族》。影片根據白先的小說《謫仙記》改編,通過四個貴族小姐在中國處於重大歷史變革時期離開祖國到美國幾十年的命運,折射出歷史變遷下人的沉浮。創作者充分挖掘人性、人情,抓住了李彤命運悲劇的根本原因在於她的靈魂失去了根基,最終只能導致自我毀滅,由此反映了深邃的人生哲理,並使觀眾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歷史滄桑感。


1991年:《清涼寺鐘聲》。 《清涼寺的鐘聲》講述了一名戰後日本遺孤的經歷,表現了中國老百姓的質樸善良,並從另一側面展示了戰爭所造成的巨大悲劇,不僅無辜的孩子受到殃及,也令其孤獨終老的生父母倍受煎熬。影片彙集中日兩國多位優秀演員,丁一、慄原小卷兩位實力派女演員的精湛演技為影片增色不少,該片也被譽為堪比《一江春水向東流》媲美的經典作品。

1995年:《女兒谷》。影片講述的是在中國江南某女子監獄服刑的施霏霏、夏秋子、丁靜兒、肖男、章阿四、桃花等七名女犯的曲折經歷,生動地表現她們在監獄幹警們的幫助和感召下,尋找失去的自我,改惡從善,重樹新的人生的過程。

1997年:《鴉片戰爭》。該片反映了清朝末年的鴉片戰爭,琦善、林則徐等歷史人物得以真實還原,批判了清政府的腐敗還有闡述了“落後就要捱打”這一重要思想,場面宏大,製作精良。是謝晉導演的又一部重要代表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