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與騰訊調查青少年上網 26.82%從不玩遊戲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以及騰訊公司在北京聯合發佈《中國青少年互聯網使用及網絡安全情況調研報告》。騰訊方面表示,本次調研報告是國內第一次專門針對青少年網絡安全的全國性社會調查。

調研主要覆蓋年齡13-18歲的青少年,除了針對他們的用網情況和網絡安全問題進行調查,在問卷中同時增加了對父母上網情況的瞭解,希望藉此初探父母上網活動和子女用網教育之間的聯繫。

共青团与腾讯调查青少年上网 26.82%从不玩游戏

調查顯示,當代青少年觸網年齡大幅提前,約有超過六成的青少年觸網年齡在6-10歲,且八成以上都具備較強的網絡使用能力。近半數青少年每天上網時長都能夠控制在兩小時以內,24%的青少年每天上網時長達到2-4小時。同時隨著網絡接入的便捷和普及化,青少年上網地點集中在家庭。

從興趣點上看,影視、動漫、遊戲、音樂等娛樂內容是青少年最關注的領域,但男女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化,男性青少年偏愛動漫、遊戲等內容,女性青少年則偏愛影視、明星和購物等。在娛樂領域之外,學習類內容也獲得高度關注,如“做作業/解題”、“科學知識”、“英語翻譯”等和學習強相關的內容,關注度均高於“網絡小說”、“體育賽事”、“旅行探險”等內容。

娛樂仍是關注主流 學習成為主要使用內容

在所有娛樂內容中,青少年對音樂的接觸頻率最高,“幾乎總是”在聽音樂的青少年佔比達到29%。此外,短視頻也迅速崛起,20%青少年表示“幾乎總是”在看短視頻,“每天看幾次”的青少年比例也接近10%。

影視內容和遊戲在青少年中的關注度同樣較高,但大多數受調查青少年的接觸頻率為“每週一次”,佔比分別為41.68和38.95%。而從不看電視、電影,從不玩遊戲的青少年佔比分別為15.56%和26.82%。報告認為,上述兩項娛樂內容在青少年群體中接觸頻率較低的原因,可能與影視作品時長偏長,家庭對遊戲監管嚴格相關。

共青团与腾讯调查青少年上网 26.82%从不玩游戏

除娛樂外,學習也成為當下青少年使用網絡的主要內容。對“做作業/解題”表示很關注的青少年佔25.58%,表示稍微關注的佔42.57%。搜索資料信息、查詢作業和單詞也有較高使用頻率,上述兩項行為每天都有的青少年比例超過20%。此外,22%的青少年通過網絡獲取新聞信息,36.32%的青少年常在網絡上發表評論。

網絡風險暴露程度高 多數青少年選擇消極應對

報告顯示,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在社交軟件、網絡社區和短視頻平臺上遭遇過色情信息騷擾;遭遇網絡詐騙的比例則為35.76%。此外,多達71.11%的青少年在社交軟件、網絡社區、短視頻和新聞評論區等場景中遭遇過網絡欺凌,主要形式包括嘲笑和諷刺、辱罵及侮辱性詞彙、惡意圖片及動態圖、語言或文字恐嚇等。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色情信息、詐騙,還是網絡欺凌、網絡騷擾,青少年最常用的應對方式是“當作沒看見,不理會”,佔比分別高達76.43%、68.12%、60.17%、63.74%。此外,青少年雖多不理會,但也不願“告訴父母”。與溝通比例最高的是詐騙風險,達到15%,而針對網絡欺凌和網絡色情信息風險和父母溝通的比例均不足10%。相比之下,他們更願意和同學或朋友進行溝通。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研究員田豐表示,在對子女的用網教育中,部分家長一些相對簡單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模式應當做出調整和轉變,主動投入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去,與孩子共同分享、面對和解決網絡帶來的進步還有問題,這對於整個他們的網絡素養和安全意識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部長王鋒表示,團中央一直努力推動青少年與網絡良性互動。此次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騰訊公司一起,開展了青少年互聯網使用及網絡安全情況的專項調研,希望進一步準確把握他們觸網、用網情況,並結合政策、實踐分析,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提供更有效的方向及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