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應有的優雅野心不僅是十萬+

5月22日舉辦的“美團•2018中國餐飲產業創新峰會”上,發佈了《中國餐飲報告2018》,其中,分享了人們在“吃”的方面呈現出的幾個新特點。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個特點——人們更偏愛甜鮮口味。數據顯示,全國有282萬家餐廳的口味以甜鮮為主,比麻辣味餐廳多了94萬家。結論是:人們的消費口味從刺激型向品鮮型轉型,趨勢是:“吃調料”時代沒落,“吃原料”時代崛起!

這讓我想起這個新媒體時代,在各種平臺上瘋狂生長的自媒體,其實性質上和餐飲也是同一類業態,只不過,提供的是口味各不相同的內容產品、精神產品。但是,因為出發於內容“創業”,出發於注意力“經濟”,吸引眼球,追求十萬+,是天然的“優雅的野心”。

自媒體應有的優雅野心不僅是十萬+

於是,標題黨橫行,“馬上刪快看體”、“不看後悔體”霸屏,快爛大街了。

於是,“最什麼”、“感動什麼”、“中國式什麼”一個套路下來,煽情戲碼不斷。

於是,捕風捉影狗血劇情氾濫,不採訪靠猜想,搶發重時效,不怕失實讓人見笑,一個事件反轉幾次不足為怪。

於是,爆文、猛料,讓新聞遠離事實。

於是,道聽途說的故事,虛構造假的故事,站在道德制高點人為拔高的故事,調出一碗碗連自來水都不如的雞湯。

沒有信息含量、思想含量、情感含量的網文,就像做菜高油高鹽,用爛水果打果汁,靠多放佐料壓蓋食材腐爛變質的味道。

在吃的口味上,人們在改變。在閱讀品味和信息選擇上,是不是同樣需要轉型呢?

其實,這種轉型已經在發生。

自媒體應有的優雅野心不僅是十萬+

從關於“中國人看手機多看書少”類文章的數輪轉發和熱議,從比對國際名校圖書館借書排行榜和中國名校圖書館借書排行榜看教育差距類文章的反思和自警,可以感知很多人是清醒的,或者正在甦醒。

而讀者們,也在慢慢學會選擇、學會甄別,學會一個事件出來後等待反轉劇情,等“子彈再飛一會兒”然後做判斷。

寫者和讀者,其實是互相成就的一對關係,認知水平、閱讀喜好、鑑賞品味、精神格局,莫不是互相影響作用著。在今天這個互動交流更為便捷的時代,更是一種彼此共生、共同成長。

十萬+固然是衡量影響力的標準,但一篇熱稿一個爆文或者像煙火劃過,或者搞得雞飛狗跳、人人皆知,這不是真正的影響力。

能流傳成為經典的,能真正打動內心的,能解開社會癥結的,能照亮陰暗角落的,才是真的好。

文/張紅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