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啤酒,夜場小紅瓶,限量發售

2018年在以品質為核心的消費升級趨勢下, 相較於工業啤酒的全面萎縮,銷量不足中國啤酒市場1%的精釀啤酒卻逆勢而上,以一年45%的速度實現增長。精釀啤酒的出現並不是形單影隻,也不似工業啤酒那樣只將產品大批量鋪入渠道,而是與精釀啤酒酒吧相攜而行。未來,精釀啤酒應採用社群化產銷模式,這種模式因為產量小、產品多元化,排產靈活,可以先下單、後生產,實現零庫存,節約成本,增強企業的運轉效率。

中華啤酒,夜場小紅瓶,限量發售

作為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費國之一,我國啤酒市場規模高達4500億元。這樣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卻遭遇了連續三年銷量下滑。我們有必要看看,這樣一項大眾消費到底是怎麼惹到消費者了?我們的消費水平明明在不斷提高,可為什麼啤酒市場卻不吃香了呢?是什麼導致了這一局面出現?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表示:“傳統啤酒下降的趨勢反映的是消費品味轉變的一個趨勢,人們在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時,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不斷上升,啤酒消費也從喝飽過渡到喝好的一個轉變。” 我們可以具體分析一下這個轉變的形成,精釀啤酒為什麼這麼多年發展得很慢,而在近幾年得到一個迅猛的發展呢?

中華啤酒,夜場小紅瓶,限量發售

2008年,中國的中產階級僅佔12%,絕大部分都是溫飽人群。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收入差距的緩解,大量中國溫飽人群將進入中產階級,預計到了2030年,中國的中產階級將佔總人口的70%。迅速崛起的中產階級消費群體創造出新的需求。過去我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徵,現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隨著消費經濟創新時代的道路,原本的模仿式的消費進入到了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時代。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追求啤酒口味的多元化和對啤酒產品本身的品質有更高的要求。新的消費者對啤酒文化產業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推進作用,更多的精釀啤酒開始異軍突起以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需要。

中華啤酒,夜場小紅瓶,限量發售

中國消費者對啤酒認知還處在較淺的階段。雖然我們是啤酒消費第一大國,但是90%的人都不知道我們喝的都只是眾多啤酒種類中的一種。我們喝的所有工業化量產的啤酒實際上都屬於Pilsner風格的下發酵Lager,只不過是被美國工業酒廠拿走改造過的了,就是由American Pale Lager細分出來的American Adjuct Lager,我們稱為美式淡色拉格。它在American Pale Lager基礎上使用了替代物和添加劑並消毒來維持穩定性和產量,原料也由麥芽替換成玉米、稻米,並且隨著市場的需求越來越淡。

中華啤酒,夜場小紅瓶,限量發售

純生、清爽、乾啤等,他們實際上都是同一種啤酒風格,只是工藝略有不同而已,中國文字博大精深,起個酷炫的名字,清爽、淡爽、乾爽、冰爽、超爽……而且只有我們國內是這麼對啤酒進行區分,其他國家都不會。潘為什麼喝來喝去,大家感覺味道都是一樣的?因為這個品類的工藝決定了它就是這個味道。”這種啤酒佔據了整個市場份額的95%,也因此我們提到精釀啤酒的時候,大多數的宣傳還處在“什麼是精釀啤酒”、“精釀啤酒的標準”的消費者初級教育階段。

中華啤酒,夜場小紅瓶,限量發售

相較於工業啤酒的全面萎縮,銷量不足中國啤酒市場1%的精釀啤酒卻逆勢而上,以一年40%的速度實現增長。如此懸殊的差距,意味著中國精釀啤酒市場未來擁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也預示著一場啤酒市場的消費革命正在到來。精釀啤酒的概念源於美國,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美國釀造者協會對精釀釀造者的要求有三:

1、量小,年產量小於600萬桶(95.388萬噸),生產的啤酒用於商業交易;

2、自主權,非精釀釀造者或公司機構,其佔股份不能超過25%;

3、傳統,釀造者所釀造的大部分啤酒的風味都應該是從傳統的或者創新的原料與發酵工藝中獲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