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都市圈有望互认居住证!河南将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

5月31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省人大常委会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百城提质工程专项工作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下一步我省将如何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怎样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又将如何建设洛阳副中心城市,都有了明确方向。

设立社区集体户口,争取2018年进城落户200万人以上

郑州大都市圈有望互认居住证!河南将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

据悉,2017年,河南全省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230万人,发放居住证182万张;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103.83万人,带动就业613.68万人;全省常住人口口城镇化率为50.16%,比2016年提高1.66个百分点,实现城镇人口超农村人口的历史性转变。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方面,《报告》显示,我省将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进一步拓宽落户渠道,推动更多非户籍人口到城市落户。

这里涉及到三大措施,力度空前:

1、对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及技术工人实行零门槛落户;

2、全面设立社区集体户口,在继续推进租赁房屋入户的同时,实行在城镇社区集体户口落户;

3、推动实现全省户口跨省辖市迁移“一站式”办理,争取2018年实现进城落户200万人以上。

鼓励郑州大都市圈内五市,率先实行居住证互认

郑州大都市圈有望互认居住证!河南将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

此系列举措是落实城镇化的具体执行措施,一是提高居住证落地效率,二是落户者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比如住房保障,将住房公积金扩大到在城镇有稳定劳动关系的进城务工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群体,将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并享受同等待遇,等等。

这里牵涉到一个重大政策的推进:鼓励郑州大都市圈内五市率先实行居住证互认。郑州大都市圈是一个有多个国家级政策加身的结果,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引擎。其中人口尤其是人才的流入是一个重要支撑。

将推动郑州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郑州大都市圈有望互认居住证!河南将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

1、加快郑州大都市区规划建设,结合开展规划期至2035年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工作,进一步拓展郑州发展空间。

重磅!2035版郑州来了!已纳入住建部试点!附历史上六轮规划图集

2、积极推进郑开科创走廊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百里创新长廊”和“百里运河文化带”,同步推动开港产业带、许港产业带、沿黄河南岸生态文化带等建设。

郑州楼市新热点?!连霍-平安大道,东三环-河大!“中原硅谷”雏形初现

3、以郑州机场至许昌市域铁路、郑开科学大道、大运河古汴河郑开段水系疏浚工程、郑东新区白沙科学谷等为重点,谋划实施一批对大都市区和全省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

地王和许港产业带能否支撑许昌融入郑州大都市区?

4、强化武陟县、原阳县新乡县、尉氏县、长葛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节点支撑作用,推动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周边城市一体化协同发展。

平原新区蝶变!“中原小江南”背后的思考

郑北融城新思路:温县/武陟/原阳/平原新区划入郑州?

5、着力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枢,启动郑州机场三期工程,进一步加密连接全球主要枢纽机场的货运航线和洲际客运航线,形成覆盖全球的国际客货运航线网络。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要素,《报告》提出将督促郑州市加快引进以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为主体的办学机构,落实资金、土地等相关支持政策,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引进5—7个优质高等教育机构,10个左右高校研究院、人才培养基地、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

加快洛阳副中心建设 ,推进洛阳、平顶山、三门峡、济源协同发展

郑州大都市圈有望互认居住证!河南将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

洛阳作为副中心城市,承担着整合中原城市群西南部发展空间的历史责任,未来将从建设全国性重要交通枢纽、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等方面着力,下一步我省将全力推进洛阳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挖掘开发洛阳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并且将强化开放带动,加快将洛阳打造为中原经济区开放合作新高地。加快推进洛阳航空口岸扩大对外开放和洛阳铁路口岸申报一类口岸,积极申建洛阳综合保税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与省省“单一窗口”平台互联互接。

将加快洛阳中心城区与周边组团一体化发展,培育发展洛阳一济源、洛阳一渑池、洛阳一巩义、洛阳一汝州产业带,积极推进洛阳、平顶山、三门峡、济源4市协同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