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预告片爱好者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触乐夜话:预告片爱好者

图/小罗

今年的E3正式结束了。不论是展前的发布会,还是现场试玩环节,未能前往现场亲自上手是种遗憾,但对我而言,连续几天的播片大潮已然是一种狂欢,因为我是一个预告片爱好者。被讥讽为“画饼”的E3大展,我看预告反倒看得很开心。

没错,我是一个预告片爱好者。

预告对我来说是了解一款游戏最快速也最为直观的一种方式,哪怕我根本不会去玩这款游戏。喜欢的游戏自然会多看几遍,即便无感也会想着瞥上两眼。看过预告之后,这些游戏统统在我脑海里开了个档,并按个人印象分门别类地存放起来。

触乐曾经发过一篇文章《游戏预告片也要是艺术!——来自看片向人群的呐喊》,里面列举的一些预告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但我从来不会把预告当作艺术来看,尤其是在游戏产业正在日益变作一个严丝合缝、精密运转的庞大机器时,就像我不会无缘无故给游戏冠上一个有待商榷的“第九艺术”之名一样。

我更感兴趣的是预告本身的传播价值。预告这种附属于广告产业的形式,目的就是用简洁凝练的剪辑,将商品中最具吸引力的要素,在一定的时间限制内呈现出来。按照这种商业化逻辑,一个好看的预告不仅应该制作精良,还应该传达到位。

所以,对我来说,一个好的预告应该有自己的表达。

它应该有一首不落流俗的BGM,精巧无比的剪辑,但比起这更重要的是自如的表达,它应当知道想要带给玩家什么,玩家可能需要什么。它最好不要故作高深、装模作样,也不要一股脑地塞得满满当当,而应露出一些、藏住一些,欲拒还迎地撩拨一下,最后留下点意犹未尽的意思。

相反,一套糟糕的预告总是类似。其中让我最为反感的一个烂俗套路就是,结尾关头屏幕突然黑下,或是音乐骤然沉寂,隐藏中的庞大巨兽现身,以不可阻挡的强大气势直直朝主角扑将过来。这在影视预告中也非常常见。

在vizioneck论坛上,今年的E3播片一如往年按点击量出了排行榜,《赛博朋克2077》《辐射76》《最后生还者:第二幕》名列前三,其中《赛博朋克 2077》以近1200万的点击量居首。由人民群众选出来的这些游戏,预告自然也都拍得挺好看,但它们点击量多,更多是因为IP攒下的玩家基础,当然也还有情怀的一定加成。

触乐夜话:预告片爱好者

这些预告我看得很过瘾,尤其是3A大作所展现出来的游戏产业当下的最高技术水准,至于游戏能否兑现这些承诺,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我依旧很享受育碧今年的播片,虽然貌似没往年那么精彩了,可《超越善恶2》的新预告一如往常地好看,一代主角Jade的出现也非常惊艳,但从“太空猴子”计划到现在的“创意众筹”形式,我严重怀疑这款游戏到底能不能做出来。

触乐夜话:预告片爱好者

《超越善恶2》

微软和索尼两场发布会的播片也很精彩,印象最深刻的是《赛博朋克2077》跟《死亡搁浅》。看到《赛博朋克2077》的第一眼其实我略有些失望,总觉得是种土味赛博朋克。没有黑夜,没有无尽的雨,甚至没有霓虹,后来再看倒觉得是种突破,不再执着于对刻板幻想的呈现,转而去构建城市内部细节,我很好奇它最后会做成什么样子。

触乐夜话:预告片爱好者

《赛博朋克2077》

说回小岛秀夫,我并非“岛学家”,至今也看不懂预告在讲什么。这款游戏是什么玩法、什么故事,何种背景、怎么联机,完全一头雾水,但不可否认,这游戏的一系列预告都很好看,里面有种迷一般的野心与从容,更有趣的是,小岛本人也在用预告与玩家做游戏,预告的内容与展示时机似乎都在他的把握之内。我喜欢这种不一样的感觉。

触乐夜话:预告片爱好者

《死亡搁浅》

尽管我们只谈预告不谈成品,但不可否认在现实中,预告片越来越与“画饼”同义,成为游戏产业的帮凶。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通关一款游戏后,我常觉得实际下来的体验与预告提供的幻想不一致,回过头查看一下与之相关的预告就会发现,一款游戏的预告片本身也是在变的,它最开始可能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设想,而后只得根据现实不断地降低预期,就好像预告也构筑了不同的游戏版本,这个过程本身是件值得玩味的事。

但这也可能正是我喜欢预告片的原因。它像是一个幻境,呈现了另一个状态的游戏,一个理想中的幻境,对完美状态的完全实现,没有瑕疵,不会厌倦,也刨除了亲自玩时的那种龃龉与幻灭感。即使这最后被证实是个陷阱,或是游戏被厂商彻底给搞砸了,但预告片中的游戏世界永续存在。仔细想想,这样的奇怪心态没准是一种“现代病”。

就跟白金成就党、Steam喜加一党等应时而生的“现代病患者”一样,不知何时我成了预告片爱好者,自然我也是前两者的轻度患者,但我更为渴求的其实还是信息。

游戏产业在恰到好处地进行宣传,预告片有了一套滴水不漏的流水作业,从预告之预告、前瞻预告、抢先预告、正式预告、终极预告,到发售预告,产业用一点点放出的信息作饵,来撩拨人的欲望,而我就像岸上的鱼,渴求信息潮水涌上来的那阵滋润。

我枉顾积灰已久的游戏库,渴求着新作的消息,哪怕是再放出一小段预告也好。曾经我以为这是Steam加一成本过低,有了主机之后才发现原因并非如此,这个游戏还没通关就开始期待下一款游戏已经成了一种常态,我知道这是病入膏肓了。

我对陷入这个循环感到无能为力,今年的E3再次让我感受到了处于狂欢与惊恐两者之间的困顿,但谁叫我是个预告片爱好者呢?

欢迎在头条关注触乐,阅读更多有趣的游戏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