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鑑賞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唯吾知足銅錢

唯吾知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朝的古錢幣上,利用了方孔錢中間的那個方孔作"口"字偏旁,上、下、左、右共用一個"口"字,所以後人又稱它為"藉口錢"。

古錢幣鑑賞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唯吾知足銅錢

但這種錢幣只是一種"花錢"或"佩錢","花錢"始見於西漢,是民間對所有不作貨幣流通錢品的統稱。遺俗流傳就成了現在的紀念幣,通常用作玩賞、裝飾、節慶、饋贈、紀念、壓邪、祈福之用,也有為傳習詩文、習俗和聖賢語錄而作。歷代花錢是古代民俗文化、民間生活形態和時代生活理想的形象記錄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和收藏價值。

古錢幣鑑賞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唯吾知足銅錢

"唯吾知足"這種"花錢"從右向下旋讀是"唯吾知足",從上向右旋讀是"吾唯知足"。

"唯吾知足" 即知足者常樂,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樸素的心願、寄託和追求,不但構思巧妙有趣而且寓意深刻。

“唯吾知足”制錢的創意不但構思巧妙有趣,而且寓意深刻。正面四字為“隹五矢止”,中間借用一個“口”字,從右向下旋讀是“唯吾知足”,從上向右旋讀是“吾唯知足”,字面上反映出了古人面對金錢的達觀心態,睿智的寄託;“口”字的方孔位於正中,方孔是空的,暗示人心本為空,人卻自己不斷將它填滿慾望,然後把它掏空,反反覆覆無休無止,身心皆累。故常以此錢來勸誡世人,摒棄貪慾,完善自我。

古錢幣鑑賞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唯吾知足銅錢

明末清初,天地會組織活躍於各地,宗旨是“反清復明”,天地會成員均佩戴“唯吾知足”花錢通聯接頭。因組織的隱密性,此錢被作了另一番解讀:利用“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典故,“唯吾知”,隱藏了“天地會”會名。萬一此錢落入當政者手裡,亦難解其中奧秘,從而保全了會員。

莫嫌我一身銅臭

您的每①次關注

您的每①次轉發

都許你一世富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