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酷搶下了世界盃直播權,但這真的是筆好生意嗎?

5月29日,優酷正式對外宣佈成為2018世界盃央視指定新媒體官方合作伙伴,並拿到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包括賽事直播、視頻點播、賽場花絮等多項權益,成為了國內三家主流視頻平臺——“優愛騰”中唯一擁有本次世界盃直播權的平臺。

這意味著6月14日—7月15日的俄羅斯世界盃期間,國內用戶將能夠直接在優酷手機客戶端和PC端觀看64場世界盃比賽高清直播,還可以通過CIBN酷喵影視在智能電視上或通過天貓魔盒、天貓魔屏收看世界盃賽事高清內容。

優酷搶下了世界盃直播權,但這真的是筆好生意嗎?

但近日,一條“優酷擊敗央視拿下世界盃直播權”的假消息在網上炸開,與此同時,廣電總局宣佈“不允許互聯網電視平臺進行賽事直播和延時播出”的消息也被解讀為對優酷和咪咕的擔心。

優酷搶下了世界盃直播權,但這真的是筆好生意嗎?

事實上,廣電總局規定針對的是“互聯網電視”,對優酷和咪咕直播世界盃並不產生影響。那麼,對於已經拿到權益的優酷,就什麼影響都沒有產生過嗎?

優酷搶下了世界盃直播權,但這真的是筆好生意嗎?

優酷展現體育野心,卻拿下虧本生意

在咪咕正式宣佈拿到世界盃直播權之後,業界都在猜測下一個新媒體渠道會花落誰家。

優酷搶下了世界盃直播權,但這真的是筆好生意嗎?

但是最後,優酷以迅雷之勢,拿下了跟央視關於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播放合作權。從談判到簽約,只花費了三天。優酷方面稱這是一次逆轉,“不是最早去談的,也不是出價最高的”。

優酷搶下了世界盃直播權,但這真的是筆好生意嗎?

拿下本次世界盃直播權,這意味著優酷正式全面進軍體育內容市場,同時也搶先開啟了今年暑期檔內容大戰的重頭大戲。

根據預測數據顯示,2018年世界盃國內觀眾人數有望突破10億,相比2014年巴西世界盃將明顯增長。而俄羅斯和中國僅有5個小時的時差,這意味著絕大多數比賽將在北京時間凌晨前開賽,如重頭戲揭幕戰和最終決賽的開賽時間都是北京時間23時——正是國內用戶看球的黃金時間。

中國互聯網用戶付費體系逐漸成熟,為體育內容付費達成共識並不難。而據瞭解,在2016年-2017年NBA賽季結束後,騰訊體育會員付費收入已佔整個騰訊收入的20%以上。照這個趨勢,如果此次世界盃直播權落在騰訊體育或者PP體育手上,待賽事結束,騰訊體育或者PP體育定能賺個盆滿缽滿,且會員付費收入能在整個收入中佔不小的份額。

優酷搶下了世界盃直播權,但這真的是筆好生意嗎?

回到優酷視頻本身來說,這應該是個虧本的生意。

現階段,優酷體育並沒有與騰訊體育、PP體育一樣成熟的會員付費直播頻道,也就是說,優酷不會做會員付費觀看,也沒法做會員付費觀看。而優酷會員和非會員觀看世界盃的區別——只是會員看不到優酷的貼片廣告而已。

而有業內人士透露,咪咕、優酷從央視拿到世界盃權益所簽署的合同數額超過10億元,但雙方都未公佈這一數字。那麼,對於不能依靠會員付費賺取收入的優酷,這次為世界盃直播權花的重金可能連本都回不來。

5月29日下午,優酷便開始為世界盃直播進行招商。在剩下的15天時間裡,優酷需要確認廣告主、投放方式以及各種權益,連楊偉東都說“一切為了世界盃讓路”,緊張程度可想而知。

優酷搶下了世界盃直播權,但這真的是筆好生意嗎?

優酷搶下了世界盃直播權,但這真的是筆好生意嗎?

央視 “放權”背後,別有一番意味

從1978年第11屆世界盃至今,中國的世界盃轉播史也走過了40個年頭。回看中國的世界盃轉播史,幾乎是央視一家在唱“獨角戲”。

根據國際足聯的財報,2014年巴西世界盃為其帶來48億美元的收入,主要來自三個部分:轉播權收入、贊助商收入以及門票收入,分別佔總收入的50%、33%以及11%。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作為傳統媒體龍頭的央視,近年來受到了新媒體的強烈衝擊。面對新媒體崛起的時代大潮,央視摒棄不明智且起不到實質作用的單方面遏制方式,選擇“順勢而為”,與新媒體合作,在滿足國內觀眾需求的基礎上,贏得相應的經濟利益。

優酷搶下了世界盃直播權,但這真的是筆好生意嗎?

於是,從不在世界盃分銷上鬆口的央視,在世界盃開賽的前一個月終於網開一面。但是,央視面臨了一個難題——和誰合作?

優酷,出現的恰到好處。作為進軍體育行業的新生力量,優酷短時間內不會對央視產生強大的競爭壓力,也不會在世界盃期間影響央視的收視。

同時,優酷又有著龐大的用戶與市場,完全符合央視對新媒體合作對象的要求,兩者也曾在2016年奧運會的網絡點播權方面合作過,所以央視和優酷一拍即合。可以說,強勢的騰訊體育和PPTV體育,不僅給予了央視極大的競爭壓力,更是送給了阿里體育一個完美的切入時機。

優酷搶下了世界盃直播權,但這真的是筆好生意嗎?

但值得關注的是,這次世界盃直播,央視在開賽之際,才突然選擇了播放合作的方式,但自己仍然把控著大屏端,只是把新媒體渠道給了咪咕、優酷。

還有消息透露:央視的這波飢餓營銷收效顯著。在世界盃開賽之際,央視分銷的價碼並沒有出現滑坡。

但沒過多久,一張將廣電總局不允許互聯網電視平臺進行賽事直播和延時播出同優酷擊敗央視拿下世界盃直播權放在一起的截圖迅速在網上炸開。很多不太瞭解“互聯網電視平臺”的網友便受了影響,開始質疑還能否在優酷和咪咕上看直播。

優酷搶下了世界盃直播權,但這真的是筆好生意嗎?

事實上,廣電總局的意思是,此次世界盃的直播業務,OTT範圍內的互聯網電視平臺只能在賽事結束後提供比賽點播服務;而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平臺也不得接入含有世界盃直播的內容。

對於優酷來說,廣電總局的文件對其直播世界盃賽事沒有影響。相反,這個文件主要是保護央視在電視轉播上的壟斷地位,也就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優酷的權益。

優酷搶下了世界盃直播權,但這真的是筆好生意嗎?

電商+體育,阿里體育發展優勢不明顯

逆轉!絕殺!這兩個代表足球場上戲劇性場面的詞,拿來形容優酷拿下此次世界盃直播權的經歷,最為合適。在此次俄羅斯世界盃直播權的爭奪戰中,除了優酷和咪咕,即便是勝券穩操的PP體育和騰訊體育,都只能黯然退場。

藉助優酷對此次世界盃的賽事內容運營,阿里體育希望撬動的是整個體育行業。雖然阿里體育未透露之後的計劃,可以肯定的是,世界盃不是阿里體育在體育行業佈局中的偶然性操作,而是開始佈局的第一手。

4月3日,阿里體育宣佈完成超過12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估值超過80億人民幣。該輪融資由雲鋒基金領投,太平保險等知名機構跟投。完成融資後,阿里體育還完成了對互聯網運動品牌樂動力的全資收購。這是阿里體育第一筆全資併購,官方並未透露收購金額。

優酷搶下了世界盃直播權,但這真的是筆好生意嗎?

面對騰訊體育與蘇寧旗下的PP體育,阿里體育表示要發揮自身的電商優勢,形成“電商+體育”的形式打入體育行業。

如果說,騰訊集體是社交領域當之無愧的領頭羊,那麼阿里就是電商界的大佬。騰訊體育憑藉著騰訊集團在社交平臺上的發展而成熟壯大,阿里自然不會放棄自身的電商優勢:在優酷拿下世界盃直播權之後,阿里巴巴的其他子生態比如淘寶、天貓、支付寶、餓了嗎,都將圍繞著優酷做世界盃的活動。

通過阿里旗下眾多子生態的相互連接,電商優勢的發揮可以讓阿里體育的成長更為輕鬆。

優酷搶下了世界盃直播權,但這真的是筆好生意嗎?

此外,4月17日,蘇寧體育也被傳出將完成A輪融資,金額約為6億美元,估值超過百億人民幣。

發展至今,蘇寧體育的運營模式已基本趨於成熟,也把核心轉到擴大用戶圈層、嘗試更多商業模式上,打算在“2018年實現300萬付費用戶的規模”。

再對比剛入局的阿里體育,在體育市場逐漸飽和的情況下,阿里體育還在努力於縮短與先行者的距離。可以預見,之後阿里體育的發展壓力肯定不會小了。

優酷搶下了世界盃直播權,但這真的是筆好生意嗎?

最後只能說,雖然阿里體育藉助優酷拿下世界盃直播權而成功進軍體育內容,但留給阿里體育發展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歡迎訂閱“首席娛樂官”,點關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