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500強看中國財險業的發展及啟示

世界500強是美國財富雜誌每年評選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主要以營業規模排名。由於其專業性和權威性,成為一個國家經濟和行業發展的風向標。7月20日,2017年世界500強名單公佈,中國有109家公司上榜,其中保險行業7家。下面,讓我們順著500強名單的回溯,來看下國內(不含臺灣地區)財險行業的發展及啟示。

2010年,中國人保集團在世界500強中首次上榜,這對國內財險業來說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之前保險業上榜的有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是一家集銀行、保險、投資的綜合金融集團。中國人壽是一家主營壽險的集團公司,1998年按國家“保險分業經營”的要求從中國人民保險(中國人保集團前身)分出。這兩家在榜單中的地位和其業務結構相關。作為國內財險行業的老大,中國人保集團是一家主營財險業務的公司,2009年,中國人保集團成功完成股份制改革,實現了從傳統國有企業向現代國有控股集團的重大轉變,成為率先完成股改的國有保險金融集團。它的上榜標誌著以財險經營為主的第一家國內公司進入世界500強,也體現了中國財險行業的迅猛發展。當年中國人保集團排名371位,營業額231億美元。

20102009公司名稱 (中英文)營業收入利潤
排名
排名(百萬美元)(百萬美元)
8792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69,29518,832
116125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58,36115,628
118133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57,0193,125
141155中國農業銀行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49,7429,514
143145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49,68211,868
254415中國中信集團公司 (Citic Group)30,6052,766
281291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Cathay Life Insurance)28,31581
371.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People's Insurance Co. of China)23,116150
383.平安保險(Ping An Insurance)22,3742,032
440494中國交通銀行 (Bank of Communications)19,5684,409

財險行業的啟示

2017年的榜單中,中國人保上升到119名,營業收入翻了近3倍。經過5年的發展,除財險業務外,人保集團下於2005年分別成立的人民壽險和人民健康也發展迅速,2015年,中國人保總營業收入646億美元,其中財險收入421億美元(如按此排名,可排226位)。從上榜的三家經營涉及大量財險業務的公司來看,人保、平安、太平洋依然是老三家的財險公司。平安、太保分別於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成立,是國內的第二家、第三家保險公司,其目的之一是為了引入市場競爭,打破當時中國人民保險一家獨大的局面。2015年底,老三家的財險業務佔比達64%。財險業務的快速增長主要得力於車險的迅猛發展,2010年至2015年間,車險在財險業務總體佔比一直保持在70%以上。車險經營是要素驅動和勞動密集型,因此,機構廣、人員多的大公司在人力、物力資源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隨著車險的快速發展,老三家自身的經營規模也不斷壯大。一是渠道上,業務發展的渠道更加多樣化,除傳統的直銷、專代、車商外,電銷和網銷兩個新渠道出現並迅速擴大,大公司在渠道建設維護上投入了更多的資源,也產生了更大的規模效應。二是費率條款上,費率市場化改革後,保險條款日趨完善,這使得客戶在關注價格的同時更關注服務,服務能力建設越強的公司在客戶的選擇上擁有更多話語權。三是業務人員上,三家公司也是混業經營的代表,擁有大量業務員。自產壽經營的限制及代理人入門門檻放開以來,個人代理人(包括新進代理人和交叉展業的壽險代理)在業務發展上充當客戶的保險經理,使得保險交易中的信息不對稱降低,分散性業務規模不斷擴大。以上三點對以車險為主的財險業務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也使這三家公司的排名在世界500強不斷攀升。

排名上年公司名稱營業收入總部
排名(中英文)(百萬美元)所在城市
4196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PING AN INSURANCE)110307.9深圳
5494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101273.6北京
119174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People's Insurance Co. of China)64606.1北京
251328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ACIFIC INSURANCE (GROUP))39335.8上海
427--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New China Life Insurance)25128.5北京
456 467友邦保險(AIA Group)23274香港
468471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CATHAY LIFE INSURANCE)22881.2臺北

與壽險發展比較的啟示

在7家上榜的保險公司中,有6家公司的業務佔比是壽險高於財險。2000年,我國保險業共實現保費收入1595.9億元。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598.4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997.5億元。2015年,我國保險業保費收入2.4萬億元。其中,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8423.26億元,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5859.13億元。15年間,壽險與財險業務規模差距不斷拉大,筆者認為,這與三方面的因素有關。首先是業務性質,壽險以人的生命或身體作為保險標的,是一年期以上的長期保險合同。財險以財產的有形利益或無形利益作為保險標的,是一年期及以內的短期保險合同。財險保期較短,公司通過滿期賠付率的成本核算就能知道承保該項業務是賺錢還是虧錢,然後對續保條件進行調整。壽險保期較長,公司需要對保險責任發生率、投資收益率、費用率等進行假設預測去計算合理的承保費率、利潤等。所以在一定的發展階段內,壽險的發展快於財險。其次是投資上,壽險的業務可用於一年以上的長期投資,財險僅適用一年以內的短期投資,壽險的資金運用更加靈活。在國內投資渠道相對較少的情況下,壽險的連帶投資功能使其業務更具有吸引力。前段時間,前海人壽財大氣粗的收購萬科鬧得轟轟烈烈,其保費來源和投資渠道優勢是促成此事的原因之一。其三是業務結構。壽險的業務結構較均衡,如主營的人身險中的普通型、萬能型、分紅型佔比都未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財險業務中車險佔比卻相對較高。2015年,保險行業壽險業務增長25%,財險11%。財險的發展成在車險,但也過份依賴於車險,創新相對不足,影響了其他險種的發展。車險是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但車輛飽和、需求減少後,財險又會有什麼險種異軍突起,填補車險留下的空白?按國外發展的趨勢,意外、家財將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險意識的增強而快速發展。2014年頒佈的“國十條”賦予了保險服務民生的職能,也指出農險、責任險、信用保證險將為國家經濟的整體發展保駕護航。在外界環境向好的情況下,財險公司更需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引導客戶,把握需求,找準新的發展方向,變要素驅動為能力驅動,尋找業務增長的新一極。在此,我們也應該看到,無論是壽險還是財險,保險公司主要服務對象依然是中國大陸居民。保險業享受了中國經濟發展和人口紅利為其帶來的巨大機遇,也必將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做大、做強,實力雄厚的保險公司還要早日實現國民的願望和自身的使命:“走出去”。

排名上年公司名稱營業收入總部
排名(中英文)(百萬美元)所在城市
1518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167227.2北京
2229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147910.2北京
2936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133419.2北京
3545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122336.6北京
153190交通銀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57068.2上海
156186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CITIC GROUP)
55938.1北京
189235招商銀行(CHINA MERCHANTS BANK)48459.3深圳
195271興業銀行(Industrial Bank)46446.4福州
227296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42030上海
313420 中國光大集團(China Everbright Group)32901.4北京

與銀行業發展比較的啟示

在榜單中,國內金融最出彩的仍然是銀行業。“工農中建”四家銀行不僅進入了前50,還在最賺錢的公司中排在“蘋果”之後,分列2至5位。作為金融行業的兩大支柱,銀行和保險在國內的發展並不均衡。新中國成立後,人民保險公司為僅有的一家保險企業,期間又由於歷史原因於1959年停業,1979年恢復營業。這20年間,人民保險公司僅保留了國際業務(主要是“進出口貨運險”),且作為省級中國銀行下的一個科室單位,恢復後成為人保當地省公司的國際業務部(這也是人保國際部的前身)。在業務發展上,保險也遠遠落後於銀行,銀行借貸是最基本的金融關係,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而保險業務卻是在國家經濟,人民生活條件達到一定階段的情況下,其深度和密度才會快速增加。同時,我們看到,今天的國內銀行業在發展中也面臨了兩大問題。一是利率市場化。中國的金融體系正走向全面的市場化改革,銀行利率市場後,競爭必然會隨之加劇,傳統業務盈利能力會降低。二是技術變革。過去,我們認為銀行都是固定的營業網點,但隨著網上銀行的出現和普及,我們已很少去銀行網點辦理業務,銀行實體網點中的資源投入將會減少。同時,以阿里、螞蟻金服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出現,使傳統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之間的競爭關係變得更加激烈。這兩點也給保險業的發展以啟示,起步晚,包袱輕為保險業的轉型帶來了一定的優勢,財險主營的車險經歷了2003年和2015年至今的兩次費率市場化改革,財險的經營主體在快速增加,除國有外,民營、外資、合資公司紛紛成立(2015年底達71家)。不經歷風雲,怎麼見彩虹,國內保險業在榜單中與銀行業的差距雖然較大,但距離正在縮小,相信在保險業的繼續努力下,差距必將越來越小。

排名公司名稱利潤國家
(中英文)(百萬美元)

9蘋果公司(APPLE)53,394美國
15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44,098.20中國
22
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36,303.30中國
29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28,734.90中國
35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27,185.50中國

未來展望

2017年,世界500強門檻為209億美元,按此標準,國內已有保險公司非常接近。2017年上半年的業績公佈中,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632.01億元,同比增長8.51%,其中人保財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615.62億元,同比增長10.72%。在車險費率化改革保費充足率降低的情況下,小微保證保險和農業保險等政策性保險發展迅速,大病保險和巨災保險市場的需求湧現,相信在今後的財富500強榜單中,會有更多的財險公司上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