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據」2018年濟南高校畢業生去向樣本分析

「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

最近這段時間,全國最熱鬧的就是各地搶人(翻譯成白話:xun zhao jie pan xia)大戰,比如昨天搶人大戰事件又被天津刷屏,一天30萬人申請天津戶口,這個數據比西安搶人的時候還震撼,西安3個月才25萬。

在搶人大戰愈演愈烈的當下,地產下半場為山東捏一把汗。因為山東的人口數據不是那麼好看,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提示,從後往前看,第一個就能看到山東):

「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山東去年人口自然增長(出生人口減死亡人口)101.16萬,但常住人口只淨增了不到60萬人,其間的差額說明山東人口淨流出量達40多萬,在全國名列第一,人口的淨增長,主要依靠出生率的帶動,而不是熱情奔向你的懷抱。

同樣,作為山東省會城市,濟南的人口壓力應該也不算小。

地產下半場曾經發布過文章,討論過類似問題《濟南壓力》,各位估計也知道濟南的人口任務。《濟南市人口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濟南將實現常住人口總量到達770萬的目標,邁入特大城市行列。而2017年濟南常住人口只有732萬,3年還有38萬的缺口,而近幾年濟南人口每年增加不到10萬,2017年只增加了8萬多。濟南能否實現770萬的目標呢?地產下半場著實為濟南著急。

於是,地產下半場針對2018年濟南高校畢業生做了一個小小的抽樣調查報告,來看看這些畢業生的去留問題。

地產下半場抽取了濟南某高校一個班級的同學作為樣本。全班同學49人,參與調查的有35人,其中山東籍同學29人,佔82.86%;省外同學6人,佔17.14%。

1、從地域角度分析

1.1山東同學的去留情況分析

「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

29名山東籍同學中,留在濟南的11人,佔37.93%;離開濟南的18人,佔62.07%;

山東同學留在濟南的情況分析:

「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
「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

自願留在濟南的有5人,非自願留在濟南的有6 人;其中有4人在濟南讀研,1人考公,3人直接就業,3人其他情況;

自願留在濟南的小王同學表示:“相對於家鄉城市來說,濟南的平臺更大,機會更多,所以願意留下來。”不過也有同學表示,留下來只是因為考研失利,沒有機會去更大的城市,又不想回到老家,暫時選擇留在濟南。還有一部分同學打算二戰,留在濟南是為了繼續準備考試。

山東籍同學離開濟南的情況分析:

「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

自願離開濟南的有13人,非自願離開濟南的有5人。其中有1人回家鄉工作,7人考公回家,4人考公去其他城市,6人去其他城市讀研,1人其他情況;

考公回家的小王同學說:“想要離家更近一點,並且公務員工作穩定。”大部分考公回家的同學都表達了相同的觀點。考研到外地的同學表示,所選專業在省內的高校缺乏競爭力。也有同學表示,考研是為了去更大的城市,尋找更廣闊的平臺。另外考研到外地的同學表示,讀研結束後,還是會考慮回到濟南發展。

1.2省外同學的去留情況分析

「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
「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

6個省外的同學中,留在濟南的有2人,佔33.33%;離開濟南的有4人,佔66.67%;

留下來的兩位同學都是因為在濟南工作,1人自願,1人非自願;

離開的4位同學中,1人考公回家,3人到其他城市讀研;

自願離開濟南的有3人,非自願離開濟南的有1人。

2、從去留情況總體分析

「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

35個同學中,共有13人選擇留在濟南,佔37.13%;22人離開濟南,佔62.86%。

2.1留在濟南的情況分析

「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

留在濟南的13個同學中,省內11人,佔84.62%;省外2人,佔15.38;其中自願留下來的6人,非自願留下來的有7人。

13個留在濟南的同學的選擇情況:

「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

13個留下來的同學中,1人考公,4人在濟南讀研,5人在濟南工作,3人其他情況;

通過了解,留在濟南的13個同學中,未來三到五年,考慮繼續留在濟南的有7人;想要去更大的城市的也有7人,考慮回到家鄉的有3人。

2.2離開濟南的情況分析

離開濟南的省內外人數比例情況:

「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

離開濟南的22個同學中,省內同學有18人,佔81.82;省外同學有4人,佔18.18%;

22個離開濟南的同學的去向選擇情況:

「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

其中有9人回到家鄉,9人到其他城市讀研,3人考公到其他城市,1其他情況;

自願離開濟南的有15人,68.18%,非自願離開濟南的有7人,佔31.82%;

去其他城市讀研的9個同學,只有1人表示考慮回到濟南,其他人更傾向於留在讀研城市或者回到家鄉。

3、從畢業選擇分析

「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

35個同學中,直接就業的有5人,佔14.29%;考公的有14人(包括已經考上的和準備二戰的),佔40%;讀研的有13人(包括考上的和準備二戰的),佔37.14%,不確定的有3人,佔8.57%。

直接就業的同學,一半以上表示要趕緊踏入社會,積累經驗,最重要的是,掙錢。還有一部分同學因為考研、考公失利而不得不選擇就業。同學們就業方式全部都是自己找工作,沒有藉助家裡的關係。

穩定不累、不用面臨嚴峻的企業面試、不用找其他工作、專業對口等因素是同學們選擇考公的大部分原因,還有一小部分是因為家庭關係,被迫考公。

考研的同學中,一半的同學表示考驗是為了深造、提高學習能力、實現夢想等,三分之一的同學表示不願離開校園,不想面臨就業的壓力,還有一小部分的同學表示,考研是陰差陽錯的選擇。

考研同學大多選擇山東省以外的高校,比如央財、人大、吉大,首都經貿等國內比較知名的學校,只有4人選擇山東的高校。其中2人考取山大,2人考取本校。

其實,關於濟南高校畢業生的流動問題,齊魯人才網也做了一項調查。他們抽取2017年11.5萬份濟南畢業生求職簡歷(專科佔比36.5%、本科佔比45.3%、碩士佔比16%、博士及以上學歷佔比2.2%)進行樣本分析。下面這個主要是流向地的分析,這一點地產下半場後續也會借鑑。比如離開濟南去了哪裡。再比如省外同學選擇離開去了哪裡,等等。

「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

山東大學也有一份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據媒體報道,2018年1月12日,《山東大學2017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發佈。

《報告》顯示,山大2017屆畢業生共11340人(未含港澳臺畢業生、2017年12月畢業學生,以及威海校區招錄的本科畢業生),其中,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分別為6697人、4045人、598人。


截至2017年12月10日,山大總體就業率為92.97%,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就業率分別為90.94%、95.77%、96.82%。

本科生畢業去向主要是國內外深造和簽約就業,深造比例為48.59%,境內簽約就業比例為42.29%;


研究生畢業去向主要是簽約就業,碩士、博士畢業生境內簽約就業比例分別為84.03%、92.31%。畢業生境內升學2924人,主要去往國家重點高校和科研單位。


出國(境)836人,其中799人留學深造,27人做博士後、漢語教師志願者或到境外用人單位工作。


簽約就業6783人(包括自主創業21人)。從單位性質看,機關、部隊佔10.36%,各類事業單位佔23.88%,企業佔65.24%。本科生80%以上到企業工作,博士生近90%到事業單位工作。


就業人數在200人以上的省份包括山東省,共3541人;北京市,616人;廣東省,422人;江蘇省,409人;上海市,251人;浙江省,208人。在全國範圍內,2017屆畢業生就業人數超過50人的地市級以上城市有22個。在山東省,畢業生就業主要去往省會濟南和膠東半島地區。

對比來看,地產下半場做的【小數據】抽樣調查報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向人家學習。

在人才大戰愈演愈烈的當下,各位對濟南人才的流動有什麼看法,歡迎後臺留言~

「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小数据」2018年济南高校毕业生去向样本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