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對我來說,《梅爾羅斯》這部劇很難反覆去咀嚼,因為觀感實在有些糟心,而真當看下去時,又會不自覺地陷入進去……在寫完上一篇文“《梅爾羅斯》E1-E2:折磨你一輩子的,才叫陰影”後,我得下很大決心才能把這篇寫出來。

雖未看過原著,可在目睹了《Bad News》的癲狂、窺伺了《Never Mind》的病根、燃起了《Some Hope》的火苗、忍受了《Mother's Milk》的荼毒、經歷了《At Last》的起伏後,我覺得該劇最後充滿著希望:帕特里克身上依然攜帶者梅爾羅斯家族的“癌細胞”,但他正竭盡全力不再把這些擴散、遺傳給愛人和孩子。

一點希望

1990 年11月,倫敦。

“老相識”布麗奇特為丈夫桑尼舉辦了一場生日宴會,在她精心策劃下,這場瑪格麗特公主出席的宴會變成了一次貴族名流薈萃的盛會。

對此,帕特里克內心是拒絕的。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每一寸地方都散發著熟悉的氣息,每個人的談吐腔調都令他想起父親的味道,更別說還有尼古拉斯這位毒舌長輩在身邊聒噪了……

可在令人窒息的宴會餐桌上,帕特里克卻意外收穫了不同體驗——布麗奇特的表妹瑪麗,這個本該是來“看住”自己的姑娘,居然能和他聊到一塊兒去。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不可能不失望,救贖啥的一觸即散……”這種在名流間“非禮勿聽”的喪氣話,瑪麗卻饒有興趣地聽了進去……也許這次宴會沒那麼糟。

小女孩貝琳達的突然出現,觸動了帕特里克的某根神經。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貝琳達顯然有著和自己童年時類似的困惑和憂慮,但這些症狀在她身上還很“輕”,因為她的眼裡神采奕奕,期盼著能見公主一面。

儘管隨後的結果不太理想,可對於帕特里克來說,收穫已足夠多了。

茱莉亞帶來了宴會上少有的香豔時刻,可真當帕特里克開始與她共赴雲雨時,嚐到的盡是苦味……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進門前,她就在諷刺布麗奇特趨炎附勢,進門後,她又直言不諱和約翰尼有男女關係……今天,或者說帕特里克這一輩子以來的煩心事夠多了,他不想再添一筆。

他更看重好朋友約翰尼對他的意義,能讓帕特里克直訴衷腸的好友實在屈指可數。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這一天的經歷讓帕特里克覺得他可以做出改變,斟酌之下,他把真相告訴了約翰尼。

最有趣的還是那隻壁虎

第三集中,壁虎又幾次三番地出現在了帕特里克的幻覺中……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直到此時,他才說出了壁虎之於他的含義。

“如果我能進入那隻壁虎體內,也許我就能熬過去……”壁虎是帕特里克從小到大揮之不去的逃跑計劃,更是他不斷躲避記憶、逃避現實的象徵。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經過這場對話,那隻壁虎再也沒有出現在帕特里克的視線中。

對帕特里克來說,“好消息”遠不止這些。

被丈夫桑尼想抱兒子、實際出軌整得七竅生煙的布麗奇特痛定思痛,終於決心洗心革面,撕掉虛偽造作的面具,帶著母親和女兒離開了這片富麗堂皇又假仁假義的是非之地。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帕特里克或許不清楚究竟發生了啥事,可熟悉這一切的他,不會不明白自己見證了什麼。

傳統的貴族階級還在敝帚自珍,但日薄西山的命運已經無可阻擋了……一個時代即將結束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這是帕特里克想要見到並經歷的歷史時刻。

和約翰尼告別後,帕特里克意外發現之前派對上的演奏者很眼熟,帶著不確定的語氣問道:奇力·威利?

他沒認錯人,對方也記得自己。兩個曾在紐約一起鬼混過的癮君子,現在看上去都過得不錯。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我們沒有稀裡糊塗地死去,堪稱一場奇蹟。”

奇力微笑著告別了帕特里克,他還有半句話沒出口,可帕特里克聽明白了:“這樣的奇蹟,我們應該珍惜。”

約翰尼建議自己“翻篇”的辦法,是找個姑娘戀愛結婚,組建家庭,再生兩孩子共享天倫……擇日不如撞日,在今夜如此美麗的月色下,酒逢知己的瑪麗怎麼看怎麼順眼。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第三集《Some Hope》是我個人看得最喜歡、最興奮的一集,

它的前半段依然無比壓抑,而後卻藉著帕特里克的心態慢慢釋放了開來(像是測血壓- -),看完後如同置之死地而後生了一樣,裡面所包含的自我救贖與改頭換面的精神力量,真令人感到了“希望”的可貴。

母親的饋贈

2003年8月,法國拉科斯特。

還是那幢埋藏痛苦記憶的老房子,不同的是帕特里克已經成家立業,有了羅伯特和托馬斯兩個兒子,相同的是風燭殘年的母親埃莉諾依然令自己抓狂,家裡照樣有一群不速之客。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帕特里克身上有父親大衛的影子,有一顆懷有無名殘暴的心——但他在努力封印它,罩住再放走一隻小蠍子,要比燙死一隻小螞蟻困難多了。

可母親的言行卻無時不刻提醒著帕特里克,自己到底成長於一個怎樣的家庭:她要把大宅子捐給虛頭巴腦的“慈善團體”,那個永遠一臉微笑的謝默思。

帕特里克憤怒了,但他沒被衝昏頭腦。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這是梅爾羅斯世代相傳的家族毒瘤,帕特里克斬不斷自己身上的“憎恨”,可他希望能不再傳遞給孩子。

當然,帕特里克還能保持清醒的原因是母親尚未真的這樣做——直到她不顧兒子反對,堅決要把剩餘財富都留給虛無縹緲的“善意”。

其實埃莉諾的行為不難理解,就像許多被詐騙分子吸血的老年人,心甘情願地往外掏錢,還不是因為他們一口一個“叔叔阿姨”叫得比親兒子還親,帕特里克的母子關係一看就很差,難免被人趁虛而入……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更重要的是,帕特里克的存在,正是埃莉諾一直想要逃避的歷史證明,這種如同“視被姦汙的女子為不潔”一般的扭曲心理,讓埃莉諾進一步醉心沉淪於那些廉價虛假的“感情關係”。

這下子,帕特里克真的發毛了,他開始無法阻攔心中那頭“野獸”。

非要抱著羅伯特跳進泳池“玩耍”的行為,像極了低配版的大衛。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灌酒之後出口成髒,和茱莉亞繼續藕斷絲連的偷腥關係,辱罵攻擊一切他看不順眼的人和事,還準備在失去房子前先拆點財產回去……

帕特里克終歸不是他父親大衛,做完那些事後,他的怒氣和火力就所剩無幾了,往好處想,這是他真正“重新開始”的好機會。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至少瑪麗是這樣想的,帕特里克也是這樣由衷希望的。

不過,“由奢入儉難”是個實打實的大問題,一家子人在變“窮鬼”後去投靠南茜姨媽似乎也是理所當然……帕特里克討厭有錢有勢的人(的作態),卻依然要低聲下氣地忍受——這TM和原來有什麼區別?!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帕特里克腦袋裡那根弦還是斷了。

暢所欲言、罵個痛快是簡單,可接下去該怎麼辦?更關鍵的是,在瑪麗眼中,帕特里克仍還在重複大衛的負面循環,看到這一切的羅伯特正在成為下一個“帕特里克”……

如果你不能改變,就只能離開。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第四集《Mother's Milk》像第二集《Never Mind》那樣讓人看得氣悶,它

再次用無情的現實告訴大家“一切都會好起來”絕沒那麼容易,帕特里克在扮演受害者的同時,還在努力讓自己不再成為一個施暴者,可惜事與願違,父親、母親乃至於一整代人留給他的陰影如跗骨之蛆,揮不開、甩不掉。

終 於

2005年4月,倫敦。

埃莉諾死了,這是她的葬禮。儘管只過去了兩年不到,可在這近20個月時間裡卻發生了太多事情。

比如埃莉諾在要求兒子“殺了我”未果後不久,又希望給自己實行安樂死,結果中途變卦反悔……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埃莉諾這種反覆無常的操作,跟對兒子“鞭屍”效果差不多——一而再、再而三地刺激他的神經,挑戰他的底線,使帕特里克本就所剩無幾的“感情”也徹底蕩然無存。

還有在離婚(分居?)後,喝得醉醺醺的帕特里克回到家中拿個人物品,想親近兒子被瑪麗驅趕……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帕特里克想要洗心革面但失敗了,活成了另一個蹩腳的大衛;但瑪麗不是無所作為的埃莉諾,為了斬斷梅爾羅斯家族遺傳“毒瘤”對孩子的毒害,她會堅決站出來說“不”。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帕特里克要戒的不是毒,也不是酒,而是伴隨了他一生一世的心理陰影,那個循環往復似乎永遠跳不出去的夢靨。

他不得不參加自己一直看不上的互助小組,忍不住出言譏諷,還被狂躁野性的小姐姐勾引……可有那麼一刻,他突然頓悟了。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帕特里克最終沒有踏上那段繼續沉淪的階梯,而是轉了一大圈重新回到互助小組裡。大家的掌聲,讓他相信自己會好起來。

沒有瑪麗的真心幫助,帕特里克恐怕很難把母親的葬禮辦得像模像樣。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這或許是他在致辭前最開心的時刻——除了瑪麗、約翰尼、茱莉亞等人外,整個葬禮上沒有幾張他希望看到的臉……

帕特里克的致辭稿上只有一個問號,他沒法寫出想對埃莉諾說的話,因為他在鼓起勇氣向母親提出問題時,並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甚至於根本沒有答案。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埃莉諾一直都知道大衛性侵帕特里克的事情,她非但沒有阻止,還總是欺騙兒子,不斷讓帕特里克失望,直至絕望……在整樁事情裡,她始終以“受害者”自居,除此之外,她再無任何表示。

這是一個遠比帕特里克更會“逃避”的人,帕特里克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希望能追回她……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這句話在此同樣適用,光是這份虛假,就足以壓得帕特里克永世不得翻身。

好不容易撐過了最艱難的部分,帕特里克的“頭疼”仍在繼續,“老不休”尼古拉斯不停在耳邊嗡嗡作響,敬愛母親的安妮特逮著機會就“傳道”,一個被埃莉諾接濟過的爛人弗勒爾哪壺不開提哪壺,就連茱莉亞不尊重人的態度也讓人膈應得慌……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一切負面情緒都在尼古拉斯倒地後“爆發”了:他終於在犯病時閉上了那張嘴,弗勒爾裝聾作啞一臉無辜,安妮特用“冥想”施救,茱莉亞陰陽怪氣的語調裡還帶著一絲幸災樂禍……不,這一切都不是帕特里克想要的。

只有努力救人的約翰尼和身邊被嚇壞的羅伯特才像個正常人,帕特里克忽然意識到,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了。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尼古拉斯沒挺過去……帕特里克忽然意識到,這是父母社交圈裡最後一個離世的人——現實再次告訴他:一個時代結束了。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帕特里克撥通了電話,那一頭不是新認識的女服務員海倫,也不是纏綿多次的茱莉亞,而是真誠相待的妻子瑪麗。

到現在我都不知道童年時的帕特里克,究竟有沒有義正言辭地拒絕、駁斥大衛,這看起來實在像個幻想……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勇敢說“不”,粉碎一切醜惡和虛偽——就算這不是真的,這一刻成真也不晚,只要勇於踏出那一步,就永遠不晚。

帕特里克·梅爾羅斯的一生陰影從法國拉科斯特豪宅裡的那個房間內開始,在英國倫敦一間小公寓的大門外結束——希望如此。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曾經那扇門後是黑暗和罪惡,而這扇門後是光明和希望

第五集《At Last》最終留下了一個美好的收尾,這多少和《梅爾羅斯》致鬱的風格不符,可我還是很喜歡這樣的結局,

在痛苦的現實和美好的理想之間,該劇把整個身子獻給了前者,卻做出了衝向後者的姿勢,不再畏懼。

演技專場

正文在上面寫完了,接下去這段純粹是為了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出色演技附贈的“加料”。

第一集《Bad News》中我們已見識了“顫抖”和“狂躁”,可驚喜遠不止於此。

想說很重要的話,卻總被不長眼的服務生打斷,帕特里克突然暴走轉身怒斥。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此前他就已經處於將崩不崩的狀態了,一直隱而不發,本尼的轉場爆發力實在驚人,宛如平地一聲雷,這也襯托出隨後他道歉時的謙恭。

被母親氣到險些失控的情況下,帕特里克用基本理智的情緒說出了相當感性的憎恨話語。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儘管大家知道這裡

“理性”和“感性”並不衝突,可這種歇斯底里的感覺本尼真是演繹到位

還有帕特里克在雨中抽悶煙的場景,已經不止一次被人說像雨果·維文飾演的大衛了。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除了感謝化妝,更要讚歎本尼的表演,他明顯是做了許多功課,去揣度理解大衛在該劇中的形象,進而做到了比“形似”更為難得的“神似”,讓帕特里克這個“逃不出父親陰影”的角色變得更為立體生動。

偷偷跑出來買酒的一場戲裡,帕特里克大半時間都像個嬉皮笑臉的混子,卻在打電話的一刻淚如泉湧。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這一幕純粹就是虐了,簡單粗暴有力量,“被困在泥潭裡的人拼命想要抓住一根沒有用的稻草”,大抵如此。

而在葬禮上致辭到一半忍不住跑出來,向瑪麗盡情傾訴的場景,有些像前面好幾場戲的“集大成者”。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這裡本尼的表現不是一張動圖塞得下的,僅僅兩個鏡頭內,本尼依次經歷了癲狂、憤怒、恐懼、哀傷、絕望、平復等多個狀態,堪稱行雲流水

除了那麼多“放”的精彩,本尼也有不少“收”的漂亮——在家人表現出希望他回來的意願後,帕特里克深呼吸了一口氣,站得從未這麼筆直。

《梅爾羅斯》E3-E5:我們能做得更好

這算是一個演員能做到“收放自如”基本功的“基本表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