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鵬先生及其人其書法


林鵬,字翮鳳,號蒙齋。1928年生於河北易縣南管頭村,今狼牙山鎮。1941年參加革命,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1958年轉業山西,1990年離休。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山西分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和評委。現為山西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林鵬以草書名世,擅大草,遒勁豪邁、氣勢磅礴,出版有 《林鵬書法》;擅治印,其印質樸厚重,出版有《蒙齋印話》。他不僅是一位書法家,更是一位學問家、思想家,出版有書法理論《丹崖書論》、長篇歷史小說《咸陽宮》、學術隨筆《蒙齋讀書記》、《平旦札》等。

自明清國變以來,風檣陣馬、雄健豪邁之連綿大草日漸衰落,嘉、道之際,碑學昌盛,帖學一脈逐漸淪落為藝術之奴婢,狂草之風亦隨之泯滅。道隨天變,物以機生。時隔三百餘年之後,書道中興,草書遂接明季之續。但由於時代既缺乏相應的人文環境,書家又缺乏一定的文化修養,故書風多有流弊。與此之中,而能狂而不肆,奇而不詭者,不過數人而已。林鵬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先生擅書,不止於工穩一路,而落腳於狂草。猶如先生崇儒不限於思孟學派,而於顏回、曾皙一脈以及所傳之莊子學說也用心良多。先生是規矩中人,也是性情中人。抒賦性情的一面,就表現在他的草書上。草書,歷來大家頗多,羲之之古拙,獻之之倜儻,張旭之雄渾,懷素之冷峻,山谷之潑辣,枝山之狼藉,董其昌之簡淡,王鐸、傅山之綿密、磅礴。先生對此都一一鑽研,吸取精華。而懷素、王鐸、傅山則是先生書法風格的支撐點。

先生的書風重圓勁,圓勁則中含。懷素草法奇詭多變,然用筆逮乎提按中鋒,線條圓勁,此所謂篆籀筆法。先生草書之圓潤勁健,多滋於此。中鋒用筆,線條圓轉;結字避方趨圓,宮斂內含;章法奇逸多變,而又不是中行。此先生又謂之“中氣”。先生之草書正因為在任情恣性、左盤右蹙間“中氣”彌滿,故而有化百鍊鋼為繞指柔的妙處。

先生書風的另一個特點是綿密。書法至明季,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等輩出,書風走向為氣勢連綿。氣勢連綿來源於字法與章法的綿密。先生重明人之盤結,但字法繁簡併用,故而先生之書,綿密中不失氣舒,盤結中蘊空靈之象。


先生書風還貴在自然。先生說:“書法是感情狀態的自然流露,道法自然,聽其自然,各正性命。得之於心而應之於手,握管使鋒,逐毫而應,不過就是盡情渾灑而已。”先生之言是其實踐的總結。先生作書,揮運之際,了無掛礙,行筆之處,一派天機。其用筆、用墨、結字、章法,無一點雕琢氣,然用筆之精到,結體之謹嚴,章法之暢達,不越雷池半步。這種清健放逸融為一體的書風在明季之後已經很少見到了。

先生對草書頗有研究,尤其對傅山草書創作的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先生在“草書漫談”起首便說“如果探討草書藝術的規律和原則,那麼,傅山就是最好的例證。”因此,先生從用筆、用墨、結構、章法、整體五個方面對傅山草書做出了總結,從而進一步揭示出了傅山“四寧四毋”的藝術創作原則和真諦。

蕭散而高雅,豪邁而奔放,塑造了先生文化與藝術的雙重人格。他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思想是傳統的,發微是現代的。越是傳統的越偉大,越是傳統的越能立足於世界之林。先生繼承傳統,倡導傳統,如醉如痴,老而彌篤。但他師古不泥古,推陳出新,相信他所創造的藝術品與他的其他著作一樣能流傳久遠,昭示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