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鑑賞」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簽字版

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簽字版

「錢幣鑑賞」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簽字版

「錢幣鑑賞」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簽字版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幣制十分混亂,流通市場上銀幣、銅幣、紙幣和鈔票一起流通使用。

民國三年(1914年),北洋軍閥政府正式鑄造袁世凱頭像銀幣,因幣上鑄有袁世凱側身頭像,故民間俗稱“袁大頭”。

“袁大頭”錢幣共有四種面值:壹圓、中圓(五角)、貳角、壹角,其中壹圓“袁大頭”最為常見。“袁大頭”首次的鑄造時間是民國三年,而且該幣被定為中華民國國幣,因此,它在我國的錢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民國八年、九年、十年均有鑄造。其中,民國三年 、九年、十年的壹圓較為常見,民國八年的則較少。

而民國三年的袁大頭銀元中,袁世凱“簽字版”尤為珍貴,包括天津造幣廠試鑄的意大利製版人的英文簽字版,以及袁世凱的左側面像後頸部位的簽字版。

由於簽字版未曾正式流通使用,所以存世不多,目前幾類圖書上所標參考價均為150萬-30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